今天是教师节,在这里向全国的老师们道一声:您辛苦了!

中国自古有着尊师重道的传统,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教师节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就从拜师仪式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尊师重道的。

古时候拜师仪式要说什么(说说古代的拜师仪式)(1)

最早,在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释奠,即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不过拜师却一直无专门礼仪。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当时师徒关系之建立较为朴素,心仪成礼,辅以束修(干肉)而已,乃一种私人关系。

唐代史学家杜佑所著的《通典》第一次提到了拜师礼。该书卷六七“礼典”强调:“天子拜敬保傅”,说天子也要拜师,把拜师纳入国家典制中了。可是它内容仅谈了汉成帝等人敬师的事,并未记载其礼仪状况。正式的拜师礼也是从这时才确立的,该书卷一一七《开元礼类籑·皇太子束修条》就详细记录了皇太子拜师的过程与礼仪。

下面说说古代拜师的大致流程: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当然,拜师时弟子们也需要赠与师父礼物以示诚意的,即六礼束脩。所谓六礼束脩,亦即古代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分别是:

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时至今日,这些古老的拜师仪式已经不常见到,不过一些行业还是保留了祖宗的老传统,像之前新闻所报道的赵本山、郭德纲等艺人收徒的拜师仪式。下面看看赵本山收徒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古时候拜师仪式要说什么(说说古代的拜师仪式)(2)

2008年2月11日20时许,赵本山在本山影视基地小剧场举行了一场正式的收徒仪式。这是赵本山第一次公开举行收徒仪式。整个仪式历时1小时30分钟,35位徒弟经过叩拜、敬茶等7个环节后,正式拜入赵本山门下。当晚,身着中式正装的赵本山偕夫人马丽娟出席了收徒仪式。收徒仪式“拢共”分七步:首先是赵本山给东北二人转的祖师爷牌位上香行礼;第二步是35位徒弟向师傅行谢师礼和拜师礼,其中,除大徒弟李正春由其夫人代替行礼外,其他34位徒弟全部到场行礼,这其中大都是赵本山以前收过的旧徒。徒弟行礼后,赵本山要向其颁发证书和赠送信物;仪式的第三步是众位徒弟集体宣誓;第四步是赵本山“训话”;第五步是徒弟代表向师傅赠送礼物;第六步是徒弟代表讲话,最后是师徒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