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自古山水灵秀、人文荟萃,而在临川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非遗,是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历年来,抚州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名单中,多达几十项。行走在抚州各县市,仿佛空气中能闻到读书声、墨香、茶香,耳边缠绕着铿锵的宜黄腔......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1)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土生土长,健康质朴,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和生活气息。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2)

抚州采茶戏唱腔,大都来自民歌小调,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唱腔可分为戏曲正调、戏曲杂调和民歌小调三类。抚州采茶戏讲究唱做并举。手势、眼神、身段、步法配合协调。2008年6月,抚州采茶戏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罗汉灯源自明代,已有500多年历史,经历代风雨,至今只流传于东乡县小璜镇一带,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该镇孙家墩村的罗汉灯。孙家圳村坐落在小璜镇中心地域。罗汉灯共由28人组成,其中大小罗汉20人(5个小罗汉),罗汉头2人,领队2人,乐队4人。农闲之时,自练自演,农历正月外出演出,受到各地群众欢迎。

2008年6月,东乡“罗汉灯”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溪县“手摇狮”---

流传在金溪县琅琚镇枫山城上村的“手摇狮”却是一个人舞,动作简单易跳,干脆利落,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独有的,因此被称誉为“华夏一绝”、“狮人舞蹈”。每逢正月初一至元宵,金溪一带地方都要表演手摇狮,它的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加上锁呐和打击乐的伴奏,洋溢着热烈而欢快的乐观情绪,给人以喜庆、吉祥之感,是金溪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民间舞蹈之一。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3)

民间传说的手摇狮拥有108套表演形式,可惜由于后继无人现在已大部分失传。从解放到现在,手摇狮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2008年6月,金溪“手摇狮”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崇仁县“跳八仙”---

崇仁河蜿蜒流淌了千百年,不仅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崇仁人民,更滋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形式,促进了人类精神世界的融合。其中,崇仁的“跳八仙”就是其中之一,它是由宝唐水(崇仁河支流之一)河畔的前河、里河、詹家三村(属巴山镇)中杨、詹两姓祖传的“跳傩”,属傩舞,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4)

崇仁傩舞“跳八仙”,承载祖先的灵魂,戴着神秘的面具从远古走来,是崇仁最生动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几百年来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成为崇仁地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据悉,崇仁傩舞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城县建昌帮药业---

“建昌帮”是我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为全国13个大药帮之一。它发祥于南城县,以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药村集散交易著称。建昌帮药业源于东晋,兴于宋元,于明清鼎盛时成帮,衰落于民国30-40年代。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5)

药技流传赣闽40余市县,在台、粤、港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影响。药界至今还有“樟树个(的)路道,建昌个(的)制炒”、“药不到樟树不灵(齐),药不过建昌不行”之说。2008年6月,建昌帮药业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溪县手摇九龙节---

手摇九节龙是资溪县马头山镇昌坪村竹延山村小组独有的民间舞蹈活动,深受群众喜爱。在当地世代口传身教,至少已流行300多年。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6)

“九节龙”是以参演的龙灯节数为九而得名。道具制作简单,不求形似求神似,扎篾篓作骨架,外罩红布,每节下以一木棍支撑,全龙首尾三丈余,以一粗绳串连,各节间距尺余,耍龙手每人执一节。造型虽简单,表演却不易,表演把式(玩法)名称竟有数十种之多:“搭仙桥”、“树牌坊”、“童子拜观音”……这些把式来源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赋予想象创造,具有研究价值。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7)

2008年6月,资溪“手摇九节龙”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南丰县傩舞---

明、清是南丰傩的繁荣期。上甘、石邮、南堡等村重建或新建傩庙,恢复傩礼,具有军傩特色的“跳竹马”传到赓溪、西山一带,“跳和合”、“跳八仙”等一批特色傩舞相继出现。南丰民间傩舞十分活跃,突破“索室驱疫”的傩仪范畴,将戏剧表演、武术动作融合于其中,并从神话故事、传奇小说、民间传说中汲取内容创作新节目,形成娱人娱神的民间舞蹈。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8)

南丰傩舞风格古老稚拙、粗犷豪放,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因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1996年11月,国家文化部命名南丰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傩舞艺术)”。2006年,南丰跳傩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昌县孟戏---

广昌县孟戏是一种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戏曲,流行于江西省广昌县境内,俗称为“孟戏”,又名“旴河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演出五百余年。而整本的孟姜女南戏本,在国内被认为早已失传。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9)

2006年5月20日,广昌孟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江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昌孟戏表演艺术家谢传儒入选首届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家。

---宜黄昌禾杠舞---

禾杠舞流传于江西省宜黄县河东一带,是山区人民世世代代在山上砍桠柴,利用禾杠和柴刀打着节拍进行歌舞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汉族民俗舞蹈。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10)

“禾杠舞”的特点是生活化、劳动化。以柴刀、禾杠为乐器,人数可多可少,动作幅度不大,脚步自然,多走方步。它的行腔比较自如,一字一音,节奏平稳、轻快、灵巧,用柴刀的各个部位敲击禾杠,打出舞蹈和歌腔的点子和节拍。

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乐安县乡射遗乐---

乡射遗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音乐。流坑村位于乐安县西南部,钟灵毓秀,资源丰富,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誉为“千古一村”。古时的流坑村因文教发达、仕官辈出,村中遗存的汉族民间艺术具有厚重的文化沉淀,是探索乐安民间艺术不可多得的资源宝库。“乡射遗乐”即是这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11)

据流坑村族谱记载,流坑的“乡射遗乐”是明末在南京任刑部尚书的董裕带领族中子弟到宫廷乐队学习所得,并世代传承至今,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12)

“乡射遗乐”之所以延续至今,是因其独特的演奏内容和形式。“乡射遗乐”俗称“小吹会”,演奏乐班一般由9至12人组成,主要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唢呐、板胡、高胡、月琴等2008年6月,“乡射遗乐”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川县舞白狮---

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的一种民间灯彩——舞白狮。相传从元代流传至今,因下桥村坐落在县城的西北方,故又称为“西方白狮”。黎川共流行白狮、黄狮、黑狮、红狮四种,以前舞狮常发生械斗,尊白狮为王之后,武斗动作演化成舞蹈,成为尊重、吉祥的象征。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13)

在各种舞狮中,黎川白狮独树一帜,是南狮的一支特有品种,极为罕见。狮本身制作精细,全部呈白色,造型雄壮魁梧,很有气魄。 舞白狮从妙趣横生的玩狮开始,五个上穿中式对襟宽边黄褂、下着灯笼裤的舞狮人,手举雌雄白狮,在掌龙珠人的引导下,摆出围观、并列、东上西落和前退后进四种队形。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14)

雌雄双狮追抢龙珠,模仿狮子的看、站、定、跑、跳、搔痒、抖毛等动作,在打击乐的配合下,上下翻舞,表演着打脚球、双狮呈瑞等动作,惟妙惟肖。

作为抚州人,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要忘记这些让我们引以为傲的非遗名片!

▍特约撰稿:舒峰

▍图文编辑:掌上抚州

THE END

抚州非遗道情之十大劝完整版(请别忘记这些抚州的非遗名片)(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