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个人都有名字,它饱含着父母的深爱和期许,也体现着时代的特点和变迁。在新中国69岁华诞到来之际,本报推出特别策划“我的名字叫国庆”。记者采访了4位主人公,来自我市各行各业,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他们都以“国庆”为名,这个名字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自豪和激励。

让我们一同倾听“国庆”的故事,分享“国庆”的快乐与收获!

张国庆 老年生活安逸富足

9月27日9时许,胜利华城小区内,来自万发社区艺术团的团员们载歌载舞,庆祝国庆69周年。伴随着一曲《祖国好》,66岁的张国庆特意挺直了腰板。

1953年8月出生的张国庆,共有兄妹4人,他排行老大。是党和国家让父母那一代人翻身得解放,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兄妹的名字里,每个人中间都带国字。而“国庆”二字,他最喜欢,也最令自己感到自豪。

张国庆家住万发屯,靠种地为生,当时整个万发大队只有两个人名字叫国庆。记得上小学第一天报到时,老师点名“国庆”,全班40多名同学投来羡慕的目光,张国庆兴奋不已。

成家立业后,张国庆在万发屯种了3个蔬菜大棚,每天傍晚,张国庆和老伴将蔬菜整齐地摆放在筐内,便赶紧打个盹,到了凌晨两三点钟,张国庆就蹬着三轮车,将蔬菜拉到蔬菜大厅。从天黑到天明,周而复始,张国庆用勤劳的双手,收获着生活的富足。

然而,看着城里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再走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巷道,回到家中低矮的平房,尤其是看到老伴,每天在凉水中洗衣做饭,全是裂口的双手,张国庆心里多少有些酸楚。

“这辈子如果也能住上楼就好了!”虽然嘴上不说,但这个梦想却一直萦绕在张国庆的心头。

随着棚改政策的推进,让年近六旬的张国庆实现了梦想。张国庆家共分到三处楼房,小区绿化美观,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还记得,当拿着钥匙,开启新家的房门,明媚的阳光扑面而来,照耀在张国庆幸福的面庞,老人激动的眼圈微红。

如今,每天茶余饭后,张国庆和老伴一同下楼散步,和老伙计们下棋,日子特别惬意。

“对于一个农民来说,俺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还能有今天这么富足的生活,这都是共产党给的好日子,让俺老两口享福了!”整个采访过程中,张国庆反复地念叨着这句话。

本报记者 黄宾宾

田国庆 长大参军保家卫国

15岁的田国庆是一名初三学生,在父亲影响下他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像父亲一样保家卫国。

田国庆的名字按照家族族谱来论不应该叫“国庆”。国庆妈妈孙女士说,在生孩子当天恰逢“十一”,当天早上下了大雨,5点多生下国庆后,原本多雨的天气逐渐转晴。

孙女士和家人给孩子起名为“国庆”。以后孩子过生日都过阳历“十一”。

田国庆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守边固防常年在外地工作,即使在国庆节也经常回不了家,无法为儿子过生日。

田国庆和妈妈经常坐车到部队看望爸爸,并在“十一”当天看部队升旗仪式。升旗仪式在早上4点多举行,田国庆起得很早,迎着朝阳,看着鲜红的国旗一点点升起,心中报国的志向也逐渐向上升腾。

每到假期,家人经常领着田国庆外出旅游,饱览祖国的壮美河山,给他讲发生在景点的历史战争故事,增强爱国情怀。

在家人的影响下田国庆从小特别独立,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有了长大后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

如今,田国庆上了初三,个头已经达到178厘米,刚刚举行的学校运动会检阅仪式上,他穿的就是一套军装,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田国庆学习成绩优异,父母也支持田国庆将来高考志愿报考军校。田国庆说:“军人的使命光荣而神圣,虽然成为一名军人意味着奉献、牺牲,但是能够肩负起保家卫国的使命,却又是如此神圣,我将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克服重重困难,奋勇向前。”

本报记者 余春泽

刘国庆 这一天我和祖国同庆

“他这个名字非常有意义!”听说记者来采访,坐在一旁的刘国庆妈妈最先开了口。

原来,1971年10月1日,在联合收农场的一户普通人家里,刘国庆出生了。那时候,给孩子起名字家长都按照家谱中的字排序,可是孩子出生那天是国庆节,家人商量,就叫这个孩子国庆吧,比家谱还更有意义。

打那以后,每年的国庆节,刘国庆都感觉这个节日更加有意义,一家人总能在“十一”当天摆满了丰富的菜品,美美地吃上一顿,除了为自己庆生外,还为祖国祝福,有双重含义。

这个双重含义,在他18岁那年,看完升旗仪式后,感触更深了。

1989年,18岁的刘国庆陪同父亲去北京买车,刚好赶上国庆节,因为这一天是儿子的生日,父亲便耽误了一天时间,带刘国庆来到了北京天安门前,看了一次升国旗。

“那场面真是庄严、肃穆,我原来只在电视机前看过,现在真真切切地站在那里,激动劲就别提了!”刘国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兴奋不已。

刘国庆说,那次在天安门前看升国旗,是自己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和你不一样的国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1)

后来,刘国庆来到山东从事餐饮行业,又辗转去过其他地方,但无论走到哪里,每逢“十一”,他都会回到家中,做一大桌子菜,和家人聚在一起,为祝国的繁荣富强而开怀畅饮。

如今,刘国庆像往常一样忙碌着,“桥南小串”就是他的阵地。“十一”是国庆节,眼看自己的生日也要到了,他把自己的烧烤店打扫得干干净净,要和家人再次团聚一下。

刘国庆说,他要在这里打拼,为了自己更加幸福的生活,继续努力!

本报记者 王茹茹

姚国庆 与七位“国庆”同台“PK”

生于1983年的佳木斯市民姚国庆在杭州打拼多年,他最难忘是在杭州市“十一”期间参加国庆综艺“PK”的情景。

姚国庆的母亲王泽丽说,孩子出生前父母已经给他取好了名字,可“十一”当晚8时20分姚国庆出生后,身旁的亲友和医护人员都建议她给孩子取名叫“国庆”,因为孩子能够在“十一”国庆节出生,太幸运了。王泽丽听了众人的建议,把孩子的名字改为“国庆”。

姚国庆小的时候每到“十一”,家人都会举行庆祝活动,一方面是为国家祝福,另一方面也为姚国庆过生日,希望他健康成长。家人还给姚国庆讲了不少新中国历史故事,教育他爱祖国,长大了报效祖国。

从小姚国庆就有很大的志向,长大后姚国庆怀揣梦想来到杭州创业。

2004年“十一”期间,杭州电视台为了庆祝国庆节举行了“挑战21”国庆节大型选秀综艺节目,而参赛选手名字必须带“国庆”。姚国庆所在单位有方阵参加该综艺节目,于是单位推选姚国庆参加节目,因为姚国庆歌唱得好,还会吹小号。

经过初选最终姚国庆与另外七名“国庆”进入终极对决。在决赛中姚国庆凭借出色的演唱和精彩的小号吹奏最终进入决赛环节,但因为问答题的一分之差获得亚军。姚国庆说,虽然自己没有夺冠,可家人和同学、朋友看到他演出的电视节目后纷纷给他打来电话表示祝福,令他格外激动。

本报记者 余春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