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6例3,教科书P98“练习二十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3情境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新华文具店赶在“六一”前夕开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了解图中商品的哪些信息?

【学情预设】学生会把情境图中的8种商品的单价汇报出来。

师:小丽要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支不带橡皮擦的铅笔,一共需要多少钱呢?一个卷笔刀比一支不带橡皮擦的铅笔贵多少钱呢?又要怎么列式计算呢?

师: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或许能帮助我们解答上面的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设计意图】利用情境图,创设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自主获取数学信息,从而引出本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利用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自主列式,探究算法。

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3(1)。

师:请同学们独立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会出现不同的情况:有的学生用口算,有的学生把“元”化成“角”后计算,有的学生用“元”作单位计算,还有的学生用竖式计算。用“元”作单位计算的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不一定明确。

【设计意图】提出数学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有自己初步的意见和想法。

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师:大家有结果了吗?请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的做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的算法?

【学情预设】预设1: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角”为单位的整数进行计算。

0.8元表示8角,0.6元表示6角,8角 6角=14角,14角表示1元4角,用元作单位,用小数表示是1.4元,也就是0.8元 0.6元=1.4(元)。

0.8元表示8角,0.6元表示6角,8角-6角=2角,2角用元作单位是0.2元,所以0.8元-0.6元=0.2(元)。

预设2:列竖式计算。

师:小数计算如果要列竖式该怎么算呢?列竖式时,怎么对齐?

教师指定一个小组板演竖式。让学生边板演边说算理,重点说计算的过程。教师适时给予指导,使学生能规范板演格式。

3.师生共同归纳。

师:你能发现这两个竖式中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吗?

【学情预设】小数加法竖式中,两个加数与和的小数点要对齐,小数减法竖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小数点要对齐。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只有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会对齐。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情预设】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小数点要对齐,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进位加的时候满十向前一位进1,退位减的时候,退一当10。最后再给和或差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竖式,找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组内交流,达成共识,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4.自主迁移,探究小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3(2)。

师:你能自己列竖式计算吗?请大家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再找出有代表性的错例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评议,纠正错误认识。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除了小数点要对齐以外,大家还应注意什么呢?

【学情预设】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整数部分的0不能省略。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小数减法的要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自主迁移到整数的退位减法上,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充分利用学生自主生成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8“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师:第1题请同学们在随堂本上列竖式完成,然后把答案填入方框中。第3题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

【设计意图】这两题是直接计算的题,巩固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运算技能的形成。

2.完成教科书P98“练习二十一”第2、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在读懂信息和问题后,解答比较简单。在理解题意上,教师点拨指导后,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题,再简单交流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完成教科书P98“练习二十一”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学情预设】借助面积模型,让学生用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再比较大小,巩固刚刚学习过的小数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购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通过对比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分析运用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