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人生就如同海水一般,潮起潮落。刚刚拍打上岸,转瞬间便退回大海。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王莽而言,只要失败了,一切都将付之东流,不可能东山再起。打个登山的比方,一个人若从五米跌落,还有重新攀登的可能,但从喜马拉雅山摔下,那只能是粉身碎骨。王莽的失败就好比从喜马拉雅山跌落,毫无生还可能。当然这也说明,他曾成功辉煌过。

王莽历史事迹(王莽曾是众人好评的大汉王朝二把手)(1)

身为世家大族,王莽幼年丧父,支系力量单薄,但他凭借天赋与谦逊,不仅深受姑母(汉成帝一朝的太皇太后)怜爱,还获得叔伯父们赏识。随着年龄增长,其政治才能越发凸显,道德品质更无可挑剔。作为皇亲国戚,他没有一丝纨绔子弟之风,非但自己彬彬有礼、勤于政事,并把自己的俸禄分给平民和门客,而且其夫人也十分平易近人。据说朝中官员去他家中议事,竟然把他夫人当作"女仆"对待,王莽夫妇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悦之情。因此,朝野上下无不赞扬他,而他也在众人的好评下成了大汉王朝的二把手。

可惜没过多久成帝就因病驾崩,其侄子欣继承大统,是为哀帝。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是外戚当政的汉末。此后几年,由于哀帝不管政事,汉朝的统治权落在新皇帝的祖母与母后手中,即太皇太后傅氏、皇太后丁氏。在她们的执政下,王莽不仅被革职,还被遣到封地。不过傅、丁两族并无能力,所以上至中央朝堂、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怀念王莽。也正因此,待新皇帝与两位太后相继离世后,王莽再次被启用。而这一次他却有了夺政心理,并很顺利地排除异己、成功地夺得政权。

王莽历史事迹(王莽曾是众人好评的大汉王朝二把手)(2)

王莽的成功之路虽大起大落,但总体还算顺利。不过很快他就从山顶跌进谷底,这是为何呢?


一、改革初心甚好、效果实为不佳

首先失败与王莽的改革息息相关。他夺政后,展开了全方位改革。在政治上,他致力于恢复"井田制"、"分封制",并禁止奴婢买卖;在经济上,他着重于开发利源,增加生产,且大改钱币;虽然这些改革有好有坏,且初心是防止商人剥削、为老百姓谋福利,但他一味地"托古改制",既损害原诸侯大臣与皇亲贵族的利益,又使百姓变相地受害。就比如币制改革,他仿照《周礼》屡次改革,不仅恢复了刀币与布币,还不断缩小钱币币值。如此一来,市场逐渐紧缩、民间交易愈发紊乱,百姓财富剥削得更加严重。

另外王莽在官制改革方面也存有诸多问题。他先将原官职更名,又增添众多新官职。他还根据周制大封五等诸侯。被封侯者有数百人,附庸者更甚。但这些人大部分都无封地,每月只能领几千钱。如此大动干戈实行的措施非但无实际性意义,还加重了财政压力,甚至激化社会矛盾。为缓解该压力,王莽决定减少官员俸禄。如此这般,各级官吏不得不贪污受贿、榨取民脂民膏。据了解,当时少有廉政清风的官员,而他们的生活却十分困苦。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新法,效果可想而知。

王莽历史事迹(王莽曾是众人好评的大汉王朝二把手)(3)

二、帝国内忧外患、战争连年四起

王莽改革不单恢复"分封制",还分天下为九州,废除所有王号,凡以前受汉封王的四夷君王全部降为侯。这一举措使四夷君王大为不满,于是纷纷起兵反叛。与此同时,九州大地接连遭受旱灾和蝗灾。在天灾的影响下,河水日渐干涸、粮食异常短缺;百姓难以果腹,无奈之下大批难民走上了游掠的道路。随后他们又逐渐演变成有组织的暴动集团,例如"赤眉"、"绿林"等。由于王莽政权忙于对付四夷,一时无暇顾及暴动集团。而暴动集团迅速壮大,一些有谋划的军队也趁机起兵反抗,比如东汉先主刘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冲击下,王莽深感应接不暇,原本凭借王朝军队的规模与设备,他还处于敌对双方的上风。但"天时地利人和",他一个也没占。而且更重要的是王莽在创业期间攒下的国民好感越来越少。当年人们敬他,是因为他所做之事确实利民;现在人们厌他,是因为他使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王莽历史事迹(王莽曾是众人好评的大汉王朝二把手)(4)

当然王莽的失败除了以上等现实原因,还源于他刚愎自负的性格缺陷。不过从总体来说,他虽然"伪",但他所做之事归根结底是为救民,所以我们不能因其失败而一概否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