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已经大结局,但热度居高不下,我已经追到39集。今天谈谈这里面的人物个性特征,纯属个人臆断,供大家一乐。

都挺好各个人物评价(今天谈谈都挺好的人物性格)(1)

1、苏大强

没有苏大强,这部戏估计得砍掉至少2/3,苏大强已经被各路网友做成表情包,可见其“影响力”。

苏大强堪称甩锅侠,错了都是客观原因或者是别人的错。虽说因为老婆强势,可能也还是抗争无效也就认命了。

出了任何问题,都是说"我有什么办法",一脸无辜,要么就是装睡装血压高,堪称逃避责任的老司机。

碰到这样的父亲,苏家三兄妹的颠沛迷离的命运也就是必然的了。

2、苏明哲

有人说他是谦谦公子,有人说他是愚孝……

他这样的人“往往是好心办坏事”,我想在中国很多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他的影子,尤其是兄弟姐妹中做大哥大姐的。

苏明哲作为家中的长子,打小学习成绩优秀,考上斯坦福大学,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常被小妹苏明玉说是“书读傻了”。

这样的评价我认为倒是很客观,他说我们这样的家庭只有一条路只能靠“考学”自然没错。

然而,书读得太多,最后做IT,遇事不懂得变通,读万卷书,并不知道行万里路,更不知道“学以致用”。

按照塔勒布的观点这种人不具备反脆弱性,碰到裁员这种情况往往是应对失措,最后还得依靠苏明玉的帮忙应付困境。

其实,像他这样个性的人颇多,至少我看到不少,还死要面子,自己家人跟着受罪。

其实,苏明哲真是老好人一个,心地善良,不懂得拒绝。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真是挺幸运的。

3、苏明成

苏明成被称为“妈宝男”,从小嘴甜,深受老妈的喜爱,生活也是处处受妈妈的照顾和偏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一路顺风水,没吃过什么苦,只到老妈去世,发现很多以前习惯的“套路”没有用武之地了。

生活总是用这样那样的方式给我们教训,让我们成长。

像苏明成这样的人不论是在苏州还是在中国任何地方,这样的个性可谓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本质可能并不坏,但是常常是以“我”为中心的。这样的人眼中哪有“我们”,更没有“你”或者“他”。

让这样的人转变或者成长的方法或许就像剧中一样,让他们吃大亏,让他们处处碰壁。还是苏明玉太心软,也许在牢房里时间长一些,苏明成的成长或许会更快一些。

4、苏明玉

苏明玉是这部片子的灵魂人物。然而,我觉得她是这部剧里最不像苏州人的一个角色。

很多人尤其女性都特别喜欢苏明玉,因为谁都希望成为她这个样子。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成为这样的一个女主的概率是极其低的。

剧中,苏大强曾经对苏明玉说过,苏明玉很像她妈妈,从某种角度来看的确如此。

都很强势,都不讲人情。然而,苏明玉和她妈妈是不一样的,苏明玉是现实的,是懂进退的;她妈妈的很多决定不是基于现实和利益衡量下的理性选择。

所谓刀子嘴,是强势个性的外表;所谓豆腐心,是利益权衡下的理性选择。

这个的确是销售人的必备素质。

5、非非(大嫂)、丽丽(二嫂)及父母

这两人其实性格颇为相似,都是较为典型的江浙沪包邮区女性的个性。不同的是可能上海人(非非)更现实一些,而丽丽更为好面子一些。

丽丽在片中的很多桥段,我认为是比较符合苏州人个性特征的。不会轻易占别人便宜,但是如果吃亏太多也会很不乐意。

虽然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山东,其实我倒觉得江南一带很多人的行事风格颇为符合中庸之道。

非非和丽丽都能较为客观的认清现状,发现明玉才是最具备解决很多难题的能力,事实也是如此。

这也是她们这样的女子不一定能大富大贵,但是总是维持不错生活的看家本领。

而片中丽丽的父母角色塑造也颇为传神,也将对子女真心爱护的家长表演得非常好,也很苏州。

其实,这样的父母比苏大强父母更能代表苏州的父母。这里的很多父母,即使自己日子过得苦一些,也要想办法让子女出过留学等。

都挺好各个人物评价(今天谈谈都挺好的人物性格)(2)

6、蒙总和小蒙总

蒙总的民营企业老板演得真是很不错。当然,实际生活中民营企业的老板不会衣品这么好,也不会这么有气质。

做得好的民营企业老总好多都是草莽出身,所以片中看到他的杀伐决断很是过瘾。其发家必然有几员大将追随,这很正常,否则也不会做大做强。

小蒙总将二代公子哥也是演得活灵活现,从片中演绎来看,在苏明玉的调教下,以后接班也会是顺理成章。

都挺好各个人物评价(今天谈谈都挺好的人物性格)(3)

7、石天冬

小饭馆老板,温和淡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后这样的人估计会越来越多。

他和苏明玉恋爱倒是比较符合性格互补的原则。

剧中的天冬看似温和,其实也是很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温暖苏明玉,同时因为他强大的价值观,才能和苏明玉相处而不自卑,因为一般人的地位观是金钱和权力决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