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乾陵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规格最高、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且唯一没有被盗的陵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

女皇帝武则天的墓在哪里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1)

乾陵之奇在于选址

我相信《推背图》这中华第一预言奇书即使没看过,恐怕没听说过的中国人也不多,它的两位作者李淳风和袁天罡的大名早已随着《推背图》而广为人知,成为历史上恐怕是最有名的两位道士,而乾陵的选址就出自这两位道士之手。

传说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建造帝陵,而被选中为高宗帝陵选址的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两位道士,二人分别遍游九州,回来后交旨都说选在了好畤县(今乾县)的梁山上,武则天便派使臣去察看。

到了梁山顶,袁天罡说他在这里埋下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这里订下一枚铁钉。刨开土,李的铁钉正好扎在袁所埋的铜方孔中,在场的人无不拍手惊奇。

于是,武则天便把陵址选在了梁山并下令立即开工,很快就将乾陵修好,安葬唐高宗,后随夫也葬于乾陵。乾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最绝妙的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

女皇帝武则天的墓在哪里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2)

乾陵奇在从未被盗过

中国历代帝陵中,乾陵是最特殊的一个,它凿山建穴,规模宏大,收藏丰富,一男一女,两朝皇帝,合葬一室,且1000多年间,原封未动,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在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中,梁山上就没有断绝过盗墓者的身影。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次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活动就有三次,但是又都因各种原因中途停止而未盗成功。

最著名的就是唐末领导农民起义的黄巢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甚至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挖走了半座大山,都没有找到乾陵的位置。

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是个有官衔的大盗墓贼,他也曾动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但挖掘过程十分不顺,三次挖掘总是狂风暴雨,停止挖掘即刻天晴,温韬因此受了惊吓,才绝了发掘乾陵的念头。

到了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亲率一团人马,也想学学孙殿英炸慈禧和乾隆墓的样子,在梁山上埋锅造饭安下营寨,用军事演习作幌子,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最后却也没能捞得半点好处。

直到今天,许多专家认定乾陵是唐十八陵中惟一从未被盗掘的陵墓,保存完好!

乾陵还奇在珍宝无数

乾陵建造时是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的,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

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

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230万平米。

至于里面的宝贝,经过多年的探测考察,一位文物工作者推算最少有五百吨!

在前后通道的两侧,又各有四间石洞,洞里装满了盛唐时最值钱的各种宝贝,包括很多顶级的字画和书籍等,在通向金刚墙的近百米过道两旁;摆满了各种金银祭器,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那件顶尖级国宝——《兰亭序》也极有可能在乾陵里。

女皇帝武则天的墓在哪里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3)

保护还是挖掘,这是个问题

就在1960年当地农民炸出发现了乾陵的进口后,陕西省文明部门就向中央有关部门递交《乾陵发掘计划》,当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回示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到了1973年,文学家与考古学家郭沫若再次提议发掘乾陵,周总理说:“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2000年4月,陕西省以政府的名义向中央有关部门呈报了一份报告,强调“抢救性发掘是保护乾陵文物的最有用手段”,但仍未得到国家的批准,所以乾陵迄今尚未展开发掘工作。

发掘固然可能可以让很多盛唐时期的珍宝重见天日,让我们有机会一睹盛唐的繁盛,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宗教、艺术等情况。

但如果没有完备的计划和完善的考古保存能力,恐怕这些重见天日的珍宝也可能会让我们的后代再无机会欣赏到它们,如果我们在保存国家优秀历史文化上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不如多留给后代们一些机会和财富,若干年后依然会让世界震惊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