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3月,广东电视台播出了丽的电视(亚视前身)出品的电视剧《大侠霍元甲》,之后又在在央视和地方台播放,成为内地电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该剧是中国大陆引进的第一部香港电视剧集,在那个内地电视剧行业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年代,港台武侠剧中荡气回肠的儿女情长、跌宕起伏的家国情仇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武打场面,让当时的国内观众为之震撼着迷。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

这部剧播出之后的反响,可说是万人空巷,在内地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武侠片旋风。

随后推出的两部续集《陈真》和《霍东阁》同样大火,霍元甲、陈真等大侠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主演黄元申、梁小龙米雪等人也迅速成为内地几代观众心中的偶像,由此衍生出的小说、评书、连环画更是不可胜数。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

而伴随着剧中那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的高亢歌声,人们也记住了缔造这部武侠剧经典之作的幕后功臣——导演徐小明

徐小明是香港影坛少有的全能型影人,不仅身兼演员、导演、编剧和监制多职,更因为自小学习传统武术,所以以龙虎武师身份入行电影圈,是知名的动作指导。

此外他还是一位歌手,也是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原唱者。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少香港电影人开始赴内地拍电影,引发了合拍片的潮流。徐小明也看准时机选择来大陆拍电影,成为第一批来大陆拍片的香港电影人之一。

当时的香港影坛最流行的是武打功夫片,而内地又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发源地,不缺少懂真功夫的武林高手,因而这股合拍片的浪潮最初发轫于武打功夫片。

这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1982年上映的《少林寺》,影片的横空出世不仅带动了内地电影厂纷纷开拍功夫片的热潮,更掀起了“少林热”。除了让这座千年古刹成为旅游胜地之外,更引得无数青少年看完电影之后远离家乡到少林寺学武,最近的例子自然是王宝强。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

在《少林寺》之后,少林题材的合拍片层出不穷。导演张鑫焱携原班人马开拍《少林小子》,紧接着邵氏公司也开拍了一部《南北少林》。不过,两部作品本质上都是跟风之作,反响也是远远不及。

正是在这股少林武打片热潮中,导演徐小明也编剧执导了一部少林题材的武打片。

该片主演都是武术高手出身,论武打场面和故事精彩程度丝毫不弱于《少林寺》。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

上映之后风靡大江南北,不仅创下当年国产片最卖座的票房纪录,更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合作片特别奖和1984年的文化部优秀影片,被誉为——

“后少林时代”的武侠扛鼎之作。

本期「被遗忘的国产类型片」,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部国产武侠电影的巅峰神作!

《木棉袈裟》

The Holy Robe of Shaolin Temple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7)

电影一开场伴随着徐小明高亢的歌声中,以一副达摩祖师传授衣钵图开场。

传说,木棉袈裟是少林寺达摩祖师遗留下来的一件圣服法衣。

历经几任主持代代相传,成为少林寺主持方丈权利的象征和身份的信物。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8)

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当时奸臣当道、东厂篡权、民不聊生。

权倾朝野的锦衣掌指挥使王澄(俞大陆 饰),更是贪赃枉法、横征暴敛。

野心勃勃的王澄对名门正派自居的少林寺恨之入骨,眼看着不少的百姓和忠良余孽纷纷来少林寺躲避,而且还打着少林寺的旗号和自己作对,决定铲除少林寺这个心头大患。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9)

他召来杀手祁天远,令他去少林寺夺取木棉袈裟,并许诺成功之后由他接任少林主持。

祁天远(于荣光 饰)本是武当弃徒,功夫虽高,却为人阴狠歹毒。

凭着从武当山学成的功夫,做了锦衣卫的爪牙,端的是无恶不作、败坏武当师门。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0)

在王澄的授意下,他剃了头发烫了戒疤,穿上袈裟化名高僧了空大师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1)

另一边,草原上,作威作福惯了的锦衣卫,想要强征当地牧民的马匹。

贩马主林苍伯不愿受锦衣卫的摆布,故意让马群的头马受惊,引发马群失控狂奔。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2)

林苍伯的四个女儿各个身怀绝技,见到马群失控,立刻跟随牧民一起策马驱赶马群。

电影为了凸显马群奔驰在草原的壮观场面,导演运用了当时国产电影此前从未接触过的航拍技术,剧组请了一架直升机来拍摄,以当年的内地电影拍摄技术而言,可谓少见的大场面。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3)

就在这时,远处路过了一位青年英侠,路见不平,翻身上马,接过牧民手中的套马杆。

正应了那句歌词: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4)

青年不凡的身手与侠义心肠,让林苍伯的大女儿林英(林秋萍 饰)芳心暗许。

都是江湖儿女,为人不拘小节,马群得到控制之后,林英便大胆问起对方的名字:

对方自称丁默,路经此地,才出手御马。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5)

草原的女儿大多比较直接热烈,林英得知对方有要事在身,遂不敢多加挽留,只得将随身的一柄匕首赠予对方。

丁默虽游历江湖,但却并未在儿女私情上动过心,只当是牧民的感谢,于是随手取出一枚佛珠赠予林英,作为交换。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6)

之后,林英手持佛珠,目送丁默离去,心中却是念念不忘对方的身影。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7)

丁默离开草原,一路向东而行,去往少林寺。

原来他正是少林大弟子慧能(徐向东 饰)。

与此同时,少室山下,锦衣卫指挥使王澄突然造访少林寺。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8)

王澄见到少林方丈圆慧大师,美其名曰是来拜佛,实则是以少林窝藏朝廷重犯来问罪。

可王澄却表示,朝廷可以不追求少林寺的罪名,但需要圆慧大师来承担罪责。

言外之意,圆慧大师已经不适合再做少林方丈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19)

此时,祁天远化身的了空大师闪亮登场,威逼圆慧退位让贤。

少林寺毕竟千年古刹,何曾有过空降方丈一说?

少林僧众心知肚明,王澄此举显然是故意针对少林寺,众僧人便欲发作。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0)

圆慧大师毕竟是大德高僧借口说——

既然了空大师是圣僧,何不让他登坛讲法?

祁天远是个半路出家的假和尚,根本没读过半本佛经,如果比拼佛学,肯定当场露怯。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1)

祁天远自知比拼佛学,遂提出少林武艺名扬天下,想要以武定输赢。

王澄不顾少林僧众的反对,在一旁威逼圆慧大师必须同意这场比武。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2)

随即,两人于大雄宝殿内展开交手。

祁天远为人阴狠,出手更是狠辣,招招都是杀人致命的歹毒拳路,

然而圆慧大师毕竟是少林高僧,功力高深且技高一筹,处处压制祁天远的招数。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3)

圆慧大师不愿伤人,想让对方知难而退,却低估了锦衣卫爪牙的狠毒。

祁天远利用供桌上的香炉,将香灰打翻,导致圆慧大师双眼失明,随即以重手偷袭。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4)

眼见方丈被暗算,少林武僧们怒不可遏,随即与祁天远展开缠斗。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5)

关键时刻,一名男子突然飞身至大雄宝殿,凌空一脚逼退祁天远。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6)

就在此时,指挥使王澄下令强攻少林寺。

原来锦衣卫大军早就化身成为山下的香客,将少林寺包围,随后他们又与寺内的祁天远等杀手里应外合,闯进少林寺大开杀戒,逼迫圆慧大师交出木棉袈裟,让出主持之位。

慧能虽然及时赶回少林救援,但少林武僧因为毫无防备,终因寡不敌众,死伤大半。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7)

眼见方丈圆慧大师身受重伤,慧能不得已率领弟子护送方丈,退守至藏经阁。

为了保存实力、保住木棉袈裟不被奸人夺走,圆慧方丈命大弟子慧能、与师弟慧慈一起带着幸存的少林弟子杀出重围,将袈裟送往法华寺,交给圆秀师叔收藏。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8)

慧能等人不愿意放下方丈,可圆慧大师却表示要与少林共存亡。

他命令慧能等人突围下山,随后又为了保全其他少林弟子的性命,而选择自焚圆寂。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29)

悲愤之下的慧能带着一班少林弟子,经过一翻血战后,终于冲出少林寺。

可不料在前往法华寺的途中,遭到祁天远及锦衣卫的追杀。

慧能决定兵分两路,将袈裟交与师弟慧慈,而自己则负责引开祁天远率领的锦衣卫。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0)

慧能一路边打边逃,但最终还是被锦衣卫围困在山崖上。

最终,受伤的慧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孤注一掷地跳下了悬崖。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1)

当慧能再次醒来,才发现自己来到了草原上。

原来当日慧能跳下悬崖之后,居然没有死(废话,武侠片里跳悬崖的都是不想死的),而且就那么巧,被路过的林苍伯救起。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2)

因为身受重伤,慧能只得先留在草原养伤,而林苍伯的大女儿林英,见到与朝思暮想的人重逢,更认定了这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对眼前的丁默越来越倾心。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3)

然而此时的慧能却忧心忡忡,根本无暇考虑到林英对自己的好感。

林英误以为对方心有所属,因而整日闷闷不乐。

三个妹妹看穿了大姐的心事,尤其是古灵精怪的四妹林敏,主动追问慧能是否成亲。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4)

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后,林英终于放下心来,决定找机会向慧能说出心事。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5)

可就在此时,一路穷追不舍的祈天远,伪装成少林僧人来到草原,调查慧能的下落。

慧能为了不拖累牧民,本打算悄悄离开,没想到,祈天远发现了林英手上佩戴的佛珠。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6)

于是追问慧能的下落,遂与林家父女展开交手,锦衣卫开始屠杀牧民。

慧能为了保护林苍伯的女儿,于是冲出来与祈天远展开一场马上大战。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7)

这场马上动作戏,以当时的国产电影技术而言,拍摄难度颇高。两名主演徐向东和于荣光都不懂马术,为了拍摄此片,两人都经历了几个月的马术训练,才有了在马上闪转腾挪的高难度武打场面。

不要说在当时这样的拍摄难度不敢想,即使到今天也少有超越之作。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8)

混乱中,林苍伯为救慧能惨遭杀害,慧能则带着林英逃走。

而林苍伯的另外三个女儿则逃亡京城,去求见兵部的刘大人,希望他来为牧民们主持公道。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39)

然而锦衣卫杀手一路追杀,逃亡的林英因受伤太重而晕倒。

就在慧能与林英山穷水尽之时,居然来到了武当山境内,被武当掌门玄玑所救。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0)

玄玑道长得知少林遭遇的惨剧,于是收留了慧能与林英,让他们留在武当山疗养伤口。

没过多久,祁天远带着锦衣卫来到了武当山抓人,却被玄玑道长阻拦。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1)

祁天远见到曾经的师叔玄玑道长,不仅没有半点尊敬,反而想要动手硬闯。

却没想到一山更比一山高,玄玑道长几招便将祁天远打成重伤。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2)

祁天远见硬闯不行,只得暂时退下山,打算调集锦衣卫大军血洗武当山。

结果在武当山脚下,锦衣卫遇到了护送袈裟的少林弟子,锦衣卫夺走了木棉袈裟。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3)

另一边,锦衣卫指挥使王澄被兵部刘大人弹劾,指责他贪赃枉法滥杀少林门徒。

为了彻底扫清少林的后患,王澄命令祁天远带着木棉袈裟赶回少林寺,接任方丈。

与此同时,在武当山的慧能已经养好伤,而玄玑道长也决定传授他武当绝学。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4)

祁天远之所以掌管少林之后武功大增,就是因为他身兼武当与少林两家绝学,所以要破祁天远的武功,就必须了解掌握武当拳,正所谓知己知彼。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5)

慧能与林英在武当山就了破祁天远的武当拳术后,决定重返少林。

而此时,慧能不希望再将林英卷入此事当中,终于说出了自己少林弟子的身份。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6)

随后,慧能毅然下山,带着其他逃出来的少林弟子,赶赴少林寺。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7)

这天,少林寺内钟鼓齐鸣,正在举办新一任方丈接任大典。

就在祁天远准备披上木棉袈裟接任主持之际,慧能出现在大雄高殿。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8)

却没想到,祁天远早有准备,立刻让在场的少林僧众脱下衣服,原来都是埋伏的锦衣卫杀手。

慧能虽然武艺大涨,但毕竟毕竟寡不敌众。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49)

就在此时,林英居然带着武当门人杀入少林寺,与锦衣卫杀手们展开交手。

而慧能则与祁天远展开殊死搏斗,一人用剑,一人用齐眉棍,打得难分难解。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0)

关键时刻,林英加入战局,与慧能联手,顺利解了祁天远的绝招,将其当场诛杀。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1)

祁天远一死,锦衣卫打手们四散而逃,少林寺危机终于化解。

故事最后,慧能作为大弟子,披上了木棉袈裟,接任少林寺新一任主持。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2)

当他转身寻找那个站在大雄宝殿门外的孤单俏影,却再也寻不见了…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3)

作为一部拍摄于36年前的武侠片,《木棉袈裟》早已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经典之作。

该片是福建电影厂参与的第一部合拍片,也是继《少林寺》之后又一部让内地观众为之着迷的武术电影,根据相关记载:

光是内地票房就高达1.4亿,放在今天相当于几百亿票房。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4)

影片由徐小明担任编剧和导演,他本人还演唱了片中的两首主题曲,同样传唱度颇高。

和《少林寺》一样,该片也主打真功夫,因而——

启用了很多现实中的武林高手来出演影片。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5)

主演徐向东当年是河北武术队的主力队员,他的鹰爪拳功夫独树一帜,而且拳脚刀枪无一不精,在当年是与赵长军、熊长贵等人齐名的武术运动员。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6)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当今武术界学历最高的一位“大侠”,曾先后在北京体育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后又于法国巴黎第7大学注册博士研究生,能熟练使用英、法两种外语交流,和他后来在影视剧中的想象截然相反,并非那种单纯四肢发达的武夫。

扎实的功夫底子和俊朗刚毅的外形,让他被导演徐小明选中出演《木棉袈裟》男主角少林弟子慧能,出演此片时他才23岁,结果第一次演戏就红遍全国。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7)

可之后他却因为要进修学业而放弃成为明星的机会,直到九十年代才开始重新回归影视圈。内地观众对他最熟悉的作品,应该是《太极宗师》的八卦掌高手董汉成,剧中他与吴京穿梭刀林比武的场景,可说是内地武侠剧中的名场面之一。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8)

而影片中的另一位戏份颇重的反派角色于荣光,是京剧武生出身,得益于多年戏曲舞台的训练,让他身手利落、动作干脆。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59)

虽然整个剧组只有他一个人不会真功夫,但影片上映之后最红的反倒是他,并于之后出演了《海市蜃楼》、《东瀛游侠》等武打片,并于九十年代去往香港发展,塑造过不少经典银幕角色,直到现在依旧活跃在内地影视圈。

饰演女主角林英的林秋萍是福建省武术队成员,曾6次获得全国武术比赛女子太极拳冠军,被称为“太极之花”。出演《木棉袈裟》时她仅20出头,在片中还有一点微胖,但身法灵动、柔和舒展,令人印象深刻,但出演完此片后就淡出电影圈。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0)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1)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饰演反派锦衣卫指挥使王澄的演员,是京剧名家俞大陆,他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俞菊笙是“俞派”武生创始人。而影片中除了导演徐小明作为武术指导外,还邀请了当时的著名武术家曾乃梁作为顾问,亲自把关影片中的拳术动作的设计。

也正因为有如此之多的功夫高手加盟,武打设计成为了这部影片最大的亮点。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2)

影片拍摄的时候电影特技技术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也不过是吊个威亚而已,而这部电影在场面上所透出的气势却着实不俗。片中没有天上飞来飞去那种夸张表演,一招一式都实实在在。

徐小明作为知名的动作指导,所设计的优美动作加上多位武术冠军身份的演员,精彩程度可想而知。既表现出了少林拳外家拳的生猛和大气,也将武当内家拳绵里藏针的柔巧展现得恰当好处,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美感。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3)

尤其是徐向东和于荣光的马上大战,漂亮的骑术和激烈的打斗融为一体,这种精彩动作的张力要远胜于如今那些靠特技支撑的“大场面”,不得不让人叹服当时的国产电影人的创意和探索精神。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4)

影片的故事虽然明显是参考了此前的《少林寺》,都是以历史传说典故为原型,进行戏说演义。《少林寺》取材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的传说,而《木棉袈裟》则依托于《坛经》中所载「六祖惠能」的传奇历史,但却将故事背景从唐朝挪到了明朝,此外连主角摒弃恋爱坠入佛门的终局设计也很想象。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5)

但整体上而言,《木棉袈裟》的故事要更加悲情严肃,影片一方面延续了武术片故事紧凑、情节明快、武打真实的特点,另一方面厚重的故事渊源和历史背景,给一正一反两个人物平添了不可推卸的文化色彩

慧能与祁天远在影片中,表现了各自门派的武功特点,又通过文戏,展现出少林武当惩恶扬善的道德修行,以及江湖世事尘缘儿女的爱恨情仇,为故事平添了几分动人又无奈的感动和遗憾。

五六七八十年代的少林武当功夫片(36年前的武侠神作)(66)

不过,较为可惜的是,该片作为一部经典武侠片,至今都没有发行过修复版。

时至今日还只有古早版的录像带渣画质版,实在让人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