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六》

这是《明史》中对明朝丞相胡惟庸的评价。

杨宪临死前为啥大骂胡惟庸(胡惟庸为何不知收敛)(1)

朱元璋

在明初的朝政格局中,相权和皇权并驾齐驱,同样占据着明王朝政坛最重要的部分。在明初的争斗中,都是皇权同相权的斗争,杨宪本是朱元璋身边的特务头子,因为功劳大,受器重,被调入中书省,担任中书左丞。

朱元璋本来想着杨宪,担任中书左丞,自己可以把相权笼络到自己身边。可惜杨宪进入中书省后,不顾朱元璋多次告诫,陷入同李善长和胡惟庸的争斗中。杨宪不知分寸,竟然在朱元璋面前状告李善长,说:“李善长不堪为相”。

朱元璋看到杨宪这副模样,不堪大用,将其下狱处死。杨宪之死就在眼前,胡惟庸接替了中书省丞相的职务。胡惟庸显然比杨宪更加老辣,表现的更加沉稳,他处处顺从朱元璋的意思,让朱元璋以为相权已经归顺于自己的皇权。

杨宪临死前为啥大骂胡惟庸(胡惟庸为何不知收敛)(2)

杨宪

就在朱元璋以为胡惟庸,是个听话的部下时,胡惟庸暗地里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胡惟庸在明王朝各个重要部门,都安插了自己的人生,可谓门生遍布朝野。胡惟庸大权在握后,对于不顺从自己的敌人,都采取了除之而后快的方式,诬陷杀害。

朱元璋被蒙在鼓里,胡惟庸自认为自己很聪明,人作恶太多,自然有人收拾。大将军徐达是朱元璋最器重的将领,是明军的创建者之一。胡惟庸想要拉拢徐达,徐达性格刚强,自然不肯同胡惟庸同流合污。

胡惟庸丧心病狂,竟然策反了徐达的奴仆,让徐达的仆人刺杀徐达。后来,事情东窗事发,徐达逃过一劫。这时胡惟庸的罪行还没有被揭露,公元1379年,占城国前来进贡,胡惟庸选择不报告朱元璋,私自吞下了贡品。

杨宪临死前为啥大骂胡惟庸(胡惟庸为何不知收敛)(3)

徐达被刺杀

朱元璋得知后大怒,怒斥中书省众官员,中书省官员大多被贬职。许多中书省官员看隐瞒不住,纷纷弹劾胡惟庸自保,胡惟庸最终下狱被杀。胡惟庸敢于刺杀徐达、谋害刘伯温,同朱元璋掰手腕,有三大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胡惟庸同李善长的关系,胡惟庸能够登上丞相之位,就是李善长的支持。在李善长的推荐下,胡惟庸才得以担任丞相的之位,可以说胡惟庸为相,就是李善长变相的继续担任丞相。

杨宪临死前为啥大骂胡惟庸(胡惟庸为何不知收敛)(4)

胡惟庸同李善长的关系

李善长以为自己控制住了胡惟庸,其实胡惟庸不甘于人下,李善长这位老师也控制不住他。胡惟庸同李善长关系亲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李善长在胡惟庸背后,一直不断给他提供支持。

在《明史》记载中:

“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

胡惟庸还把哥哥的女儿,嫁给李善长的侄子,加深了两人的关系。在李善长糊里糊涂的支持下,胡惟庸最终独掌了明朝的相权。此后,胡惟庸叛乱案被查证后,李善长也被牵连,最终被朱元璋灭族。

杨宪临死前为啥大骂胡惟庸(胡惟庸为何不知收敛)(5)

李善长被牵连

第二个原因所谓奇异现象,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有皇帝出现,就会有所谓异象。而胡惟庸也亲历了,在记载中:

“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尺,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

其实这都是巴结胡惟庸的门人,编造的谎言,但是对于胡惟庸来说,就是所谓的天意。胡惟庸自认为自己占尽天时,于是积极筹备谋权篡国的阴谋,造朱元璋的反。胡惟庸门人编造的谎言,最终让胡惟庸踏上了绝路。

杨宪临死前为啥大骂胡惟庸(胡惟庸为何不知收敛)(6)

胡惟庸勾结倭寇、北元势力

第三个原因是胡惟庸,同外部势力有勾结,他认为里应外合,自己有很大的可能会成功。胡惟庸在明朝内部安插自己的亲信,同明朝的敌人也有勾结。胡惟庸派遣使者,去往东南沿海联系倭寇,去往北方联系元朝残余势力。

在记载中:

“乃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会。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

胡惟庸以为有倭寇和北元势力帮助,自己完全可以同朱元璋对抗,但是这一切都存在于胡惟庸的想象中。先说李善长,李善长虽说贪图权势,但是让他造反是不可能的。当胡惟庸的罪行被查证后,李善长悲叹:“我们命不久矣。”

所谓胡惟庸家出现的“异象”,更是编造的,只是胡惟庸的门人,在欺骗他而已。倭寇和北元自保都困难,哪里敢找死,帮助胡惟庸谋权篡国呢?倭寇和北元只是贪图胡惟庸的礼物,假装答应他而已,胡惟庸入狱后,任何一个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

胡惟庸在李善长的支持下,掌握了明王朝的相权,在他大权在握后,被虚拟的假象欺骗,认为自己可以同朱元璋掰手腕。但是事情的事实是,朱元璋手段更为狠辣,杨宪被杀,就是因为不听朱元璋的话。

杨宪临死前为啥大骂胡惟庸(胡惟庸为何不知收敛)(7)

朱元璋处置胡惟庸

胡惟庸也是因为听话,朱元璋才让他独揽大权,胡惟庸掌握权力后,自认为自己可以同朱元璋较量了。谁知所谓支持自己的势力,在自己入狱后,当即做鸟兽散,他成为了孤家寡人,最终被灭族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