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诗词该怎么写?原创七律4首,写夏日到扬州游玩所见所感,最喜欢哪首?

七律 游平山堂大明寺

平山堂外叩禅扉,斑竹荆花自有期。

壁上碧纱僧所寓,龛中香火蝶奚疑。

入怀云白千年客,放眼湖烟万古丝。

落帽风流嘉佑后,蜀冈犹有醉翁诗。

平山堂 位于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中峰大明寺内。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

嘉佑,(1056年9月-1063年),是北宋时期宋仁宗使用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八年。

写三月下扬州去旅游的诗词(扬州旅游写七律4首)(1)

七律 游广陵次韵

旧说维扬游者便,青衫载酒不堪传。

风流明月空遗影,梦想诗人正少年。

惯见温柔千古事,生憎烽火两淮缘。

江都门外王孙草,已没平山屋数椽。

维扬,扬州 的别称。《书·禹贡》:“ 淮 海惟 扬州 。”惟,通“ 维 ”。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淮 海 维扬 ,三千馀里。”

一二联取唐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为意进行抒发。

三四联则对扬州千古以来的繁华与烽火进行历史变迁的感慨。

写三月下扬州去旅游的诗词(扬州旅游写七律4首)(2)

七律 蜀冈行

携访蜀冈前主人,泉声活泼好茶焚。

水流月落坡仙圃,花发莺啼野老坟。

方外僧欹百年石,淮东船渡一溪云。

栖迟未欲歌招隐,曲尽芜城谁念君。

蜀冈,(扬州)府城西北四里。绵亘四十余里,西接仪征、六合县界,东北抵茱萸湾,隔江与金陵相对。上有蜀井,相传地脉通蜀也。

首联写蜀冈第五泉与茶。五代毛文锡《茶谱》中称"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旁蜀岗有茶园,其茶甘香,味如蒙顶。"(蒙顶,是四川峨眉蒙山之顶,山顶之茶是唐珍品,白居易曾作诗云"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当时蜀岗茶还作为贡品进贡,至今蜀岗有茶树五百亩,其茶以芽尖鲜嫩,条索紧密,汤色明亮,清香浓重为宇内称道。

写三月下扬州去旅游的诗词(扬州旅游写七律4首)(3)

扬州蜀冈中峰大明寺水名列第五。北宋欧阳修守扬州时,曾品尝该泉水,并在井上建"美泉亭",还撰《大明寺泉水记》,称赞泉水之美。苏东坡守扬州时曾记道:"大明寺塔院西廊井与下院蜀井的水,以塔院为胜。"真是: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过去此处一直有塔井和下院井之说,明代大明寺僧沧溟曾掘地得井,嘉靖中叶,巡盐御史徐九皋书"第五泉"三字,青石红字,字形丰腴壮丽,人称此为下院井。水岛上一井,是乾隆二年汪应庚开凿山池种莲花而得,并于井上建环亭,著名书法家,吏部王澍书"天下第五泉" 。

第三联则写大明寺。寺前东西院墙上分别嵌着两块石碑,东为蒋衡山"淮东第一观",西为王澍书"天下第五泉"大字。淮东第一观是秦少游诗末句为:"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自此,大明寺景区为"淮东第一观"而名闻天下。方外僧则是指唐鉴真和尚从此东渡的意思。

写三月下扬州去旅游的诗词(扬州旅游写七律4首)(4)

歌招隐,招人归隐。 唐 骆宾王 《酬思玄上人林泉》诗:“闻君招隐地,髣髴 武陵 春。” 明 薛蕙 《草堂》诗:“珍重故人招隐意,草堂南郭可淹留。”

亦指一种楚辞体裁。 汉 王逸 《〈楚辞·招隐士〉解题》:“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

写三月下扬州去旅游的诗词(扬州旅游写七律4首)(5)

七律 蜀冈陈迹

风流千古藓封碑,栖竹堂前花四围。

墨迹尚陈佳句少,钟声应补此情稀。

前朝太守因为癖,我辈游人多是非。

欲问蜀冈清贵处,湖山泼翠背斜晖。

#诗词##原创诗词##诗词##唐诗宋词##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