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新坐标#

昨天我们说到屈原批判太康(暂取太康之意)、后羿、寒浇、夏桀和纣王荒淫无度、骄奢淫逸,最终无一例外地招致灭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反观历史上贤明正直、有德行的人才能使国泰民安、成为楷模: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1)

俨(yǎn),庄严、恭敬;

祗(zhī),也是恭敬的意思。

阿(ē),曲从,迎合,奉承。

不论是宏观层面的国家,还是微观层面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延揽人才,还要用好人才,这就是为什么秦国能最终强大,统一天下,为什么唐太宗在被魏征气到要杀他时,长孙皇后会盛装恭贺,以“君明臣直”来规劝他,这是任何一个贤明的君主都明白的道理,德才兼备者被重用,国家和企业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而差劲的昏君、领导多是任用一些只会阿谀奉承的小人,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能力太差,认知水平过低,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另一方面则是嫉贤妒能。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他们最终都难逃桀纣一样的悲惨下场。他们灾殃他们的,本也与我们无关,可是他们祸害得国家灭亡,祖宗基业毁于一旦,百姓无家可归;祸害得有识之士怀才不遇,要么归隐山林,要么郁郁寡欢;祸害了整个团队、整个天下。

屈原就是这样生不逢时,他无力扭转乾坤,只能泪洒衣襟: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2)

阽(diàn),临近危险。

“不量(liáng)凿而正枘(ruì,榫头)兮,固前修以菹醢”,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度量好凿孔就硬装木柄,这正是前代贤人遭祸的原因。结合前文,我认为这也是屈原反思“道之不察”的一个方面。

歔欷(xūxī),哽咽,抽噎。

一句“哀朕时之不当”说出了屈原多少的委屈与辛酸!

至此便是屈原评理。

有这么多的不公,屈原于是上叩天门: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3)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4)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5)

衽(rèn),衣襟

椉,这个字也有两个读音,不论是shèng,还是chéng,都同“乘”,这里是乘坐的意思。

弭(mǐ)节,指缓慢行驶。

相羊(xiāng yáng),亦作“相徉”,徘徊、盘桓。

溘(kè),忽然、突然。

轫(rèn),支住车轮不使旋转的木头。

暧(ài),昏暗,不明朗的意思。

溷(hùn),“混”的异体字。

这一段我看到了什么叫中国式的浪漫,屈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本该唯美的神祇的世界:

神:

羲和,太阳女神和制定时历的女神,中国最早的天文学家和立法制定者。

望舒,月驾车之神,也指月亮。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6)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飞廉,风伯,蚩尤的兄弟之一。

阍(hūn),指看门,多指宫门,帝阍就是把守天门的神仙。

雷师,神话中主管打雷的神。

神的所在:

苍梧,山名,又名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相传舜死后葬在这里,这也就印证了前文屈原是在舜的坟前诉说衷肠。

县圃(xiànpǔ),传说中神仙的居处,在昆仑山顶。

灵锁:神灵的大门。

崦嵫(yānzī),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如日薄崦嵫,但也指太阳所住的山。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7)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咸池,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日浴之处,《淮南子·天文训》中写到“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暘谷,太阳出生的地方。

阊阖(chánghé),神话传说中的天门、宫门。

神树:

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是太阳出来的地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8)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木,也是一个神树名,出自《山海经》。

瑞兽:

玉虬(qiú),传说中的虬龙。

鹥(yī),古书上指鸥。

鸾皇,也做鸾凰,都是瑞鸟名,比喻贤士淑女,也比喻夫妻或情侣。

凤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

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作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9)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有羲和、望舒,有飞廉、雷师;虬龙、凤鸟载着屈原上下求索;他在咸池饮马,用扶桑拴马,用若木遮阳,他就这样逍遥地翱翔九天,但到达天宫后情况却急转直下,本该唯美的天宫竟也是混沌污浊。

这里有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是当天宫都如此的时候,屈原又该何去何从呢?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