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多心目中,孔子就是圣人,因为他达到了千百万人进入不了的“四勿”境界,这非常令人敬服。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憨聊译注

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意:通“臆”,主观揣测。

必:武断绝对。

固:拘泥固执。

我:自以为是。

  • 憨聊俗解

一个人聪明与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是重要评价指标,思维的方式与过程,也是主要的衡量依据。孔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杜绝了四个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这非常令人赞赏。

“毋意”,思考问题,不凭空猜测,有充分的材料做依照。

思考问题,要在大脑中努力搜寻真凭实据,借助分析研究,按照证据链,形成经得起推敲的认知,绝不不胡乱揣度。

妄加猜测害己,迷失心智方向,束缚前进脚步,损害个人名声。妄加猜测害人,没有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判断,误解人,影响人际关系和谐。

“毋必”,评价人事物,不主观武断,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思考问题,应该“三思”;评价人物更应该全面分析,综合做出判断;自作主张,武断专横,不听别人建议,不许别人发表意见,这样非常容易犯错误,甚至引发严重后果。这种人,如若做领导,掌握一定的权力,那危害就更大了。

“毋固”,明辨是非,不要固执己见,要能借鉴他人智慧。

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硬是不肯回头认错;有的人是因为对自己太自信了,主观过于强势,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结果酿成大错。

固执己见,不愿学习,不善学习,不虚心借鉴别人的智慧,您构筑的愚蠢宫殿越来越坚固,智慧都阳光很不容易照进您的小圈子,其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毋我”,付出行动,不自以为是,要懂得包容并蓄。

孔子认为,做人不能过于自大、唯我独尊,要低调行事、谦虚做人、谦恭有礼待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非常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念头,为了自己的私欲和尊严,不顾别人的感受。这种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的人,不仅孔圣人鄙薄厌弃,普通人也不屑一顾。

人的一生,充满挑战,要想成为一个比较有智慧的人:思考问题,不主观臆测;评价人物,不主观武断;明辨是非,不固执己见;付出行动,不自以为是。

  • 浅悟零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家语永远取代不了论语(论语子罕四孔子四戒)(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