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正史》第20篇

秦可卿的经典故事情节概括(反读石头记第5回)(1)

废太子胤礽

(秦可卿屋内陈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甲戌侧批: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甲戌侧批:一路设譬之文,迥非《石头记》大笔所屑,别有他属,余所不知。】

余所不知”,《石头记》文字还有脂砚斋不知道的?故意说辞,这段文字暗藏着不可说的秘密:武则天,赵飞燕,杨玉环,西施都是深得皇帝宠爱,但乱伦的妃子;红娘指情色。

康熙密妃王氏,1686年入宫,1690年侍奉康熙帝,1691年生胤礽的女儿“秦可卿”。不管是康熙夺了胤礽的女人还是胤礽“淫烝”了康熙的爱妃,这都是乱伦;而“秦可卿”成年后,与公公爬灰,与小叔子乱情,较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宿孽总因情”,因为乱情而“淫丧”,因为“淫丧”而酿成曹氏一族几乎灭门的惨剧,所以秦可卿又叫“情可轻”。

寿昌公主:唐睿宗李旦长女。684年,武则天废唐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自己垂帘听政,裁决一切政事。李旦只是个傀儡皇帝。李旦、寿昌公主父女,暗喻胤礽、“秦可卿”父女。

同昌公主:唐懿宗李漼长女,自幼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宠溺无比。20岁下嫁韦保衡,婚礼豪华程度,终唐一朝,绝无仅有。21岁薨,唐懿宗悲痛至极,亲制挽歌,诏百僚为挽歌词,韦保衡撰神道碑,令公主乳母殉葬。唐懿宗与郭淑妃为爱女送葬,服玩每物皆贰拾舆,锦绣珠玉,辉焕三十余里。及灵车过延兴门,二人恸哭不已,中外闻者,无不伤泣。医官韩宗卲等二十余人因公主之死被诛,亲族三百余人被抓捕,系京兆狱。太子胤礽为女儿秦可卿打造公主府“大观园”。秦可卿下嫁曹家两年后死去,死后葬礼奢华,曹家受牵连的人甚多。秦可卿就是清朝版的同昌公主。唐懿宗与郭淑妃暗喻胤礽和密妃。

杨太真:756年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杨贵妃跟随唐玄宗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士兵哗变,唐玄宗被迫将杨贵妃赐死。1710年五月初三日,刚刚复立的太子胤礽迫于太子党压力,被迫将淫乱的秦可卿赐死。

秦可卿的经典故事情节概括(反读石头记第5回)(2)

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了,只留袭人、[甲戌侧批:一个再见。]媚人、[甲戌侧批:二新出。]晴雯、[甲戌侧批:三新出,名妙而文。]麝月[甲戌侧批:四新出,尤妙。看此四婢之名,则知历来小说难与并肩。]四个丫鬟为伴。[甲戌眉批:文至此不知从何处想来。]秦氏便分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甲戌侧批:细极。]

“媚人”,没人。通书此丫鬟只出现了这一次。书中明为留下“四个丫鬟为伴”,实则“没人”。秦氏分咐小丫鬟们看着猫儿狗儿-把门。

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甲戌侧批: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书人知之。】

脂砚斋:此梦描写的文采和情感固然很好,然必须由秦可卿引入梦中,再由秦可卿从梦中引出,竟不知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只有批书人我知道。石门也知之,呵呵!

前脂批“别有他属,余所不知”,此处又“惟批书人知之”。其实脂砚斋什么都知道,因为脂砚斋就是贾宝玉,自己儿时做的淫事不好说罢了,呵呵! “不写之写”笔法。

宝玉在梦中欢喜,想道:“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这里过一生,纵然失了家也愿意,强如天天被父母师傅打呢。”

纵然失了家也愿意”1728年曹頫被抄家;“天天被父母师傅打”第三十三回,宝玉被贾政暴打。

警幻仙姑赋: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出没花间兮,宜嗔宜喜...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甲戌眉批:按此书凡例本无赞赋闲文,前有宝玉二词,今复见此一赋,何也?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不得不用此套。前词却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见其妙。此赋则不见长,然亦不可无者也。]

第十二回,凤姐因见他自投罗网,【庚辰侧批:可谓因人而使。】少不得再寻别计令他知改,【庚辰侧批:四字是作者明阿凤身份,勿得轻轻看过。】“明阿凤身份”:“令他知改”是警幻仙姑身份,警幻仙姑就是王熙凤。

赋中“荷衣”“莲步”“鹅黄”射覆秦可卿。名赋警幻仙姑,实赋秦可卿。《警幻仙姑赋》射覆第二十八回,锦香院妓女云儿的酒令。这是贾宝玉第一次性行为。“春秋笔法”、“双关笔法”。

前有宝玉二词”指第三回,贾宝玉第一次出场,有描写宝玉二词: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警幻仙姑):“...新填《红楼梦》[甲戌侧批:点题。盖作者自云所历不过红楼一梦耳。]仙曲十二支,试随吾一游否?”

“所历不过红楼一梦”,如果作者是曹雪芹,试问曹雪芹一生能有多少“红楼”记忆?

秦可卿的经典故事情节概括(反读石头记第5回)(3)

宝玉听说,便忘了秦氏在何处,[甲戌侧批:细极。]竟随了仙姑,至一所在,有石牌横建,上书“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甲戌侧批:士隐曾见此匾对,而僧道不能领入,留此回警幻邀宝玉后文。]乃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此处就是大观园的玉石牌坊“省亲别墅”;公主府“大观园”就是太虚幻境,王熙凤就是警幻仙姑,秦可卿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不管是脂砚斋批语,还是《石头记》正文:真事隐,假语存。真就是假,假就是真;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如:贾元春判词,名判贾元春,实判秦可卿;《芙蓉女儿诔》名诔晴雯,实诔黛玉;名写薛宝琴,实写林黛玉;名写夏金桂,实写薛宝钗;名写贾宝玉,实写甄宝玉;名写秦钟死,实写贾政死;故事发生地明明在南京,偏偏说是北京;大观园明明在荣府西,偏偏说在宁府东;脂砚斋明明就是作者,偏偏说自己是批书人等等。明白这些方是巨眼,否则勿读《石头记》。

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

这里就是公主的寝宫“顾恩思义殿”-嘉荫堂。

【甲戌眉批:菩萨天尊皆因僧道而有,以点俗人,独不许幻造太虚幻境以警情者乎?观者恶其荒唐,余则喜其新鲜。有修庙造塔祈福者,余今意欲起太虚幻境以较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

脂砚斋:菩萨天尊是僧道们虚构出来的,用以警醒世人。难道就不许我虚构一个太虚幻境来警情吗?有的人厌恶觉得荒唐,而我却觉得新鲜。有修庙、建塔祈福的人,而我今天打造这太虚幻境比修七十二司更有功德。

打造“太虚幻境”的不是作者,而是批书人脂砚斋“余”。和尚脂砚斋以作者的身份阐述虚构太虚幻境的动机。到此,您还以为脂砚斋只是个批书人吗?

听话要听音,看人要看心。不愿脂砚太狡猾,只笑世人太天真!

(未完待续)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如果您喜欢石门的文章,就关注、点赞并转发,您的支持是石门持续创作更新下去的唯一动力。申明:作者文字和观点,未经允许,不得盈利使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告知替换。我是为您讲历史的石门,每天一文,明日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