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清朝共有九大总督,属于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湖广总督为九大总督之一,管理湖北、湖南两省的军政民事务。

湖广总督的得名,源自元朝时期设立的“湖广行省”。明朝时期,“湖广行省”变成了“湖广布政使司”,依然是中央下辖的省级行政区。清朝时期,“湖广布政使司”一分为二,变成了湖北省和湖南省。朝廷设置湖广总督,管辖湖北省和湖南省,驻地在湖北武昌。

晚清期间谁任了湖广总督(清朝湖广总督的驻地为什么选择武昌而不是选择长沙)(1)

那么,湖广总督的驻地为什么选择湖北武昌,而不是湖南长沙?

这得从头说起。

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了北京,并陆续攻占了北方一带,湖北即其中之一。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湖南大部分处于南明政权的控制之下。清朝顺治年间,朝廷虽然设置了湖广总督,可湖广总督实际管辖的区域,仅限于湖北。因此,湖广总督的驻地选择在湖北武昌,也是无奈之举。

后来,清朝统一了全国,湖南也被湖广总督所实际管辖。这时候,湖广总督的驻地依然选择在湖北武昌。

晚清期间谁任了湖广总督(清朝湖广总督的驻地为什么选择武昌而不是选择长沙)(2)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是没必要轻易改动湖广总督的驻地。湖广总督的驻地,是湖北、湖南两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轻易改动的话,会在治理上带来很大的麻烦。

二是武昌的发展非常好。武昌历史悠久,早在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就已经成为东吴的都城了。此后,不管是隋朝、唐朝,还是宋朝、元朝、明朝,武昌都属于大区域行政中心。元朝的“湖广行省”,明朝的“湖广布政使司”,均以武昌为治所。武昌的城垣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比较繁荣,人烟比较稠密,作为湖广总督的驻地有天然的优势。

三是武昌地理环境优越。从地图上看,与长沙相比,武昌属于中国的中部,位于四通八达的中心节点。从武昌出发,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可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河南、陕西,经洞庭湖南达湖南、广西,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湖广总督将驻地选择在武昌,方便进行治理。

晚清期间谁任了湖广总督(清朝湖广总督的驻地为什么选择武昌而不是选择长沙)(3)

相比之下,长沙就没有这么多优势了。

虽然在五代十国时期,长沙曾经短暂地作为南楚的都城,但在之后的1000余年时间里,在全国的政治区域版图里面地位并不高,远远比不上武昌。元朝初期,朝廷一度在长沙设置“潭州行省”,但不久就被裁撤,并入以武昌为治所的“湖广行省”。明朝时期,长沙依然隶属于“湖广布政使司”,为长沙府,府城设于长沙、善化两县。

受行政规格的影响,长沙的城市、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不但比不上武昌,甚至还不及益阳等地。因此,很难成为湖广总督的驻地。

晚清期间谁任了湖广总督(清朝湖广总督的驻地为什么选择武昌而不是选择长沙)(4)

1664年,清朝考虑到湖广行省的规模过大,将它一分为二,变成湖广右布政使司和湖广左布政使司。湖广右布政使司的驻地在长沙,湖广左布政使司的驻地在武昌。1723年,湖广右布政使司改为湖南布政使司,湖广左布政使司改为湖北布政使司,这就是湖南省和湖北省。1724年,朝廷设置了湖南巡抚,驻地在长沙。于是,长沙就正式成为了湖南的省会城市。

武昌却同时成为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的驻地。

【参考资料:《大清会典》《武昌》《长沙》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