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通讯员 金小洣

“中青年的高血压多属于肝火型,而老年人的高血压则以气虚痰湿型居多,前者几乎占了所有高血压类型的约30%。”8月29日,在第一届岭南中西医结合高血压防治联盟成立大会、第一届粤桂琼高血压中西医结合防治高峰论坛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年会上,广东省名中医王清海指出,岭南的高血压独有特点。

肝火旺盛可以引起高血压吗(中青年高血压多发)(1)

从理论到临床用药,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日发布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3.2%,然而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于较低水平。如何控制和治疗高血压,中医也有很深入的思考。

中医学上并没有“高血压”的病名,如何用中医指导治疗高血压,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教授王清海从《黄帝内经》找到了答案。他提出用脉胀理论来指导高血压的中医治疗,脉胀理论的实质是把高血压归于血脉疾病。血脉构成的三要素:心、血、脉,与西医认为,高血压是一组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综合症”的概念是一致的。王清海认为,这样通过理论的结合,才能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奠定基础。

其次就是中药和西药的配合。王清海指出:“在用中药降压的同时,我并不排斥使用西药。比如患者的高血压病程长,一直服用西药,则不建议立即停掉西药,而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逐步调整身体状况,从而达到减少西药的剂量,甚至停药的目的。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中西医治疗的侧重点不同,但宗旨则是中医和西医、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达到互补。”

肝火旺盛可以引起高血压吗(中青年高血压多发)(2)

中西医各取所长,中医更注重整体调理

“与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立足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分析身体内部什么地方出现了不平衡,比如气虚不足、肝火偏旺、痰湿阻滞等,通过调理达到阴阳平衡。”王清海说,“所以中医治疗高血压不是治疗高血压本身,而是注重调理气血,疏达气血致平和。”

“西医西药治疗高血压针对性强,降压快。其局限性在于有药物的副作用,同时也不能随意停药。而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也有局限性,它就是起效比较慢,需要时间比较长,但一旦血压降下来之后,则相对比较平稳”。

王清海认为,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就是疏通血脉,确保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控制血压,通过“降、稳、调”,从而改善或消除症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防止血管功能损伤,稳定或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年轻人高血压多属肝火旺,调整生活方式很关键

从临床上看,中医常会把高血压划分为肝火型、气虚型、痰湿型等。“中青年的高血压多属于肝火型、多表现为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睡眠差、急躁易怒等;而老年人的高血压则以气虚痰湿证居多,多表现为四肢无力、懒得动,稍微活动就会气喘、且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泄,舌苔薄白,肝火型的证型约占全部类型的30%,气虚痰湿约占22%。”王清海介绍,“而中医会根据证候特征的不同,分别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肝阳上亢者治以平肝潜阳、肝火上炎者治以清肝泻火、气机郁滞者治以疏肝理气等。”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不仅仅是看血压,还很注重患者生活方式的调理,比如睡眠、饮食、情志等。王清海说,“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就会导致抑郁、焦虑、烦躁等,如果长期持续得不到有效缓解,就会引起血压升高。若恼怒过度或情志内伤,则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可致高血压的发生;或因长期忧郁恼怒、焦虑,则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也可致高血压的发生。”所以,王清海亦特别强调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

据悉,本次大会上,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以及香港、澳门的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2000余人在线上线下对高血压疾病防治进行深入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