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闲时翻书君

“极端的行为来源于虚荣,平庸的行为来源于习惯,狭隘的行为来源于恐惧。这样来寻找原因一般不会出错。”——尼采

想和你聊一聊“虚荣心”。

虚荣是人的本性,所以只要是个人,都免不了有这个东西。

尼采的三个感悟(感悟尼采精妙的思维)(1)

虚荣心大体上是无害的,有的时候不仅无害,甚至还是生活前进的一种动力。

比如说一个女士看到同事背着名牌的包包来上班,她也许会这样想:大家都做同样的工作,如果她可以消费这样档次包,我也是可以的。然后大概还会对自己说: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些。

这个思维的将变成一种购买的冲动。当然,理智一些的女性或许还会找一找两者间的不同,比如说对方有一个有本事的老公,又或是家里有矿。这么想的理由在于:可以抑制非理性的消费支出。

当然,虚荣心的有无,并非是看购买行为的结果。虚荣心是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的东西的那一刻,脑子里自动产生的“羡慕感”。

尼采的三个感悟(感悟尼采精妙的思维)(2)

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说得再仔细一些。

羡慕这个事情并不都是坏的。我们可以通过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来定位自己的方向。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羡慕别人,可以理解为看到了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这样的角度是合适的。

我们总会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物,比如苏东坡这样的历史文化坐标,比如某某时尚明星的励志经历,如果能正确看待这种偏爱,看清我们所认可的精神、人格实质,这种羡慕就是一件好的事情,让我们在人生孤独的道路上,多少体会到一种找到“知己者”的感觉,从而有信心和勇气走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

但这种羡慕如果仅仅是一种可以炫耀的比较,无疑将落入虚荣心设下的圈套,从而失去对情绪的控制力。

我们当然也没有这么脆弱,正如刚才例子中提到的对家庭财富的理智分析,便是人用理智对抗虚荣心的一个自发行为。

但客观地说,虚荣心这个东西是非常强大的。而理智更像是“挨打”后的被动“防御”,可能成功,也可能被打得鼻青脸肿。

于是,为了把自己的意识从虚荣心那里夺回,人一定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能让理智提前,在虚荣心作祟之前就将其摆平。

尼采的三个感悟(感悟尼采精妙的思维)(3)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基本是哲学家干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再读一下尼采写的这个句子:“极端的行为来源于虚荣,平庸的行为来源于习惯,狭隘的行为来源于恐惧。”

事实上,没有人能够一劳永逸地根治虚荣,也许有,那他一定就是“圣人”。对于我们来说,我认为孔子主张“修身”的意义正在于此。

人生,实际上是本能与精神追求,感性和理性永恒斗争的一个过程。

本能的东西,你不训练它,它总是在那儿的。而精神追求使一个人看起来不那么像动物。

尼采的三个感悟(感悟尼采精妙的思维)(4)

最后,让我们来结束今天的这个话题吧:

手戴名表,肩挎名包,是一个人选择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能为这些奢侈品的主人增添一分为人的涵养,而如果拥有者除了自己喜欢外,又多了一分炫耀的颜色,那么无疑,他(她)是在炫耀原始天性中的虚荣心了。

这份虚荣心是需要回应的,否则就变成了一幕没有观众的独角戏,略显滑稽。

但事实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观众的目光为之吸引,积极地以虚荣心来回应炫耀。

在这个时候,恰好是一个人看清虚荣本质,并得以提升意识的最佳时机。

End。独家的感悟,每日更新,若你还喜欢,来关注闲时翻书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