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冯琪)科技进步的源头是什么?“科幻小说鼻祖”凡尔纳三部曲中的内容都实现了吗?为什么钱学森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样重要?……新学期开学首日,陈光南、石磊等多位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走进北京10所中小学校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

新京报记者获悉,今年5月,140个单位被命名为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其中26个基地位于北京。新学期开学之际,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邀请由老科学家、科学家后人、相关研究专家或青年科技工作者组成的“科学精神宣讲团”走进校园,向孩子们讲述自己的科研经历、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让青少年感悟科学家精神。

9月1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石磊先后来到北京景山学校和府学胡同小学,带孩子们走近科学大师钱学森,介绍钱学森不平凡的一生,以及他的工程科学、工程控制论和系统科学等学术成就为我国力学、航空航天和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北京中小学公开课(开学第一课上天入地)(1)

石磊现场讲述钱学森生平。 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摄

同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陈光南则登上北京四中璞瑅学校和人大附中经开学校的讲台,结合实际案例与初中的孩子们分享“机遇与基础”,介绍攻坚克难创新的过程和其中的酸甜苦辣……

北京中小学公开课(开学第一课上天入地)(2)

科学家陈光南在北京四中璞瑅学校与学生们互动。新京报记者 冯琪 摄

据悉,在此次活动中,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张宇庆走进史家教育集团革新里小学,高级工程师高玉峰走进广渠门中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张德良走进景山学校通州分校,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张嵘走进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北京大学王选纪念室主任丛中笑来到史家小学通州分校,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张厚英走进呼家楼中心小学……从地球到星空,从当今世界格局突变到国家间科技较量,让青少年感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新的内涵。

这标志着由北京市科协联合新京报举办的2022年“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在北京市全面启动。据悉,今年十月的校园科技节,主办方还将邀请科学家再度亲临校园,与师生互动,启发青少年创新思想,培育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