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身上有所有中国导演的缺点,比如说戏剧性,我很爱戏剧性,我也是看评书看章回小说长大的,但我知道那是一个缺陷,我们把现实简单化了、娱乐化了、传奇化了。——贾樟柯

简单化,娱乐化,传奇化,确实是很多导演惯用的伎俩,以此企图将一个复杂的道理浅显的,被人易懂的接受,或者说用一条隐晦的暗线就明线之下穿插表现,这样或许更显深意。

正如王文博导演手记中所说的一样:“就像你们看完这个片子觉得是孝,而我讲的其实是性,总之传达给你们是什么是我的事情,但如何理解却也是你们的事情。”

他的《娘惹肉》就是如此。

娘惹语言文化(娘惹肉不孝表达下的深层内涵)(1)

这部微电影讲:老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立约约定,以一年为限,如果老人在哪家瘦了,就继续待一年,以四月初八为期,大儿子在日子将近的时候,拼命的为老娘增重,最后被戳穿,两兄弟大打出手,留落寞的老人一旁而结局。

这部微电影很多人说没味道,烂片,我却从中看到导演表象之下对于“兽性”,“人性”以及“性主体”的隐晦表达,从而让我们反思生而为人的价值。

1、兽性:当母亲在儿子眼中变成“母猪”

叔本华说:“从本性上讲,人是一种野蛮、可怕的动物。我们所认识的人,只是我们经过驯化和教育、我们叫做文明的东西;因而人的真正本性偶然爆发出来,会使我们惊恐不安。但是一旦去掉法律和秩序的枷锁,无政府状态来临时,人便会露出自己的真实面目。”

因而主流认为人的真正本性是兽性,也是原始形态,人形外衣下的动物本性。在《娘惹肉》中,当母亲在儿子眼中变成臭猪肉,便是儿子兽性的体现,这里的兽性并非简单的不孝,而是有更广面的展现。

【1】兽性的目光中:弱者无价值,是累赘

在《狼图腾》一书中,很明确的表达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自然法则下,不存在弱者值得被同情的道理,反而弱者是应该被捕杀或者说是累赘的体现。

年老的母亲,在屠夫儿子的眼中,就如同影片开头砧板上惹众多苍蝇横飞的腐烂的猪头,腐烂的肉,已然失去其价值,沦为社会底层的弱者,甚至是累赘,入眼只剩厌恶。这部短短的影片,通过屠夫填喂母亲和猪圈中的猪场景的切换,讽刺了兽性下屠夫眼中的母亲。

四月初八前一天,两人做了一桌的肉,让老人吃,甚至在老人吃不下的时候,仍然强迫吃,母亲满是油腻咀嚼的嘴与猪圈中拱食吃的猪无差别。

妻子也同样,吃撑的老人又被强迫喝了一大碗汤,无法负荷的老人,吐了,妻子用手接上,强行又塞入老人口中。

填鸭式的喂养,像极了售卖前,为了增重,拼命补给的形式,或许这也是老人在屠夫夫妻眼中,仅有的价值。

为了在约定时间甩掉所谓的累赘,屠夫夫妻锁了厕所门不让老人如厕,在夏天让老人穿上厚厚的衣服。

在老人被两儿子架上称的那一刻,当两个儿子儿媳眼睛全然盯着称体上的斤数时,两个儿子表情的特写跃然而上。

年老的母亲,这头已然腐烂没有价值的“猪”,是两个儿子兽性目光下的累赘。

娘惹语言文化(娘惹肉不孝表达下的深层内涵)(2)

【2】人之初,性本恶,兽性是恶的一面

荀子曾言:人之初,性本恶。

之所以会如此说,是因为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在其最原始的形态下,是动物的兽性为主,因而追溯而言,人的本性就是恶的。

这里的恶,是源自动物世界的自私性,以及被无限放大的欲望。短片中的每个人都体现了其源于动物本性的自私性,两个儿子对于年弱老母亲不赡养,以自我利益以及自我享乐为主体,不懂得感恩的兽性私欲。

甚至最后,当两人的如意算盘落空,老人体重没够的事实败露,屠夫儿子源于动物的自私性,企图撕毁契约抵赖。

人在进化初期,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后在其发展中,随着意识的增强,逐渐变为如何更好的活着?欲望也在逐渐的加大,于屠夫夫妻而言,将年老母亲这一累赘丢弃,才能减少额外的支出,更好的活着。

并且在屠夫夫妻冷漠态度的加持下,老人不过是个全然无关的陌生人,感情的冷漠带动心的冷硬与做事的绝决。

并且恶意是一种无缘无故产生的伤害他人的欲望,目的是从比较中获得快乐。

作为屠夫的妻子,在丈夫的行为影响下,逐渐产生了对于老人行为上的恶,这种恶让她心中有一种畸形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觉使她感到快乐。

娘惹语言文化(娘惹肉不孝表达下的深层内涵)(3)

2、人性:爱是善良以及温暖的体现

这个问题托尔斯泰在《复活》中有精彩的表现,人性受精神控制,兽性受人类欲望控制,人性的精神世界可以满足,兽性的精神世界无法满足,人性有更美好善良的追求,兽性只是在填充欲望。

人性体现在生而为人的情感,受精神控制下的良知以及爱。

这源于老人对于两个儿子的爱,也源于屠夫夫妻对于儿子的爱。

【1】母爱源于本能,子女对母亲的爱源自良知

“娘惹”是对女性的一种称谓,在娘惹文化中,娘惹肉是一味美食,而在这里,我自理解为“娘身上的肉。”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含辛茹苦的将孩子养大,母亲倾其所有,只为孩子能健康长大。

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源于本能,最无私。

墙上那张泛黄黑白的三人合照,是久远记忆中母爱的样子,如今也随着陈年褪了光彩,泛着讽刺的惨白。

如果说母爱是本能,是兽性,那么良知下的爱是人性独有的情愫。

子女赡养老人,是源自一种孝道,是一种社会规范下约定俗成的道德感,这也正是屠夫儿子虽然不愿意赡养老人,却在良知以及道德的束缚下,仍然遵守着规则,对老人进行着某种责任。

这种责任可能并非源于爱,而是受良知调控的广面的爱,这个爱是社会层面的。尊老爱幼,赡养老人,是传统文化所致。

想起看过的一部老电影,孙媳妇背着老爷爷给老公和孩子吃饺子,而听到老人回来时,忙收拾了碗筷和饺子,最后将窝窝头端给了老人。

孙子在门口看着老人喜盈盈的吃着窝窝头,想起刚才自己吃饺子,心中五味杂陈。终究什么都没说。

十五岁的孩子,孙子的小姑娘,将母亲藏好的饺子端出来给老爷爷吃,老爷爷的心被刺痛,冒着大雨离开了孙子家。

孙子自觉惭愧,去追爷爷,媳妇拉着不让,被孙子一耳光扇回了娘家。

孙子向众人说出了打媳妇的原因是因为她对于老人的态度和行为,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认为媳妇该打。

这就是人性束缚下的良知,如果说母亲对于孩子的爱是天然的,那么孩子对于母亲的爱就是精神层面下良知的体现。

这便是人性,是人独有的情愫。

当孙子骑着母亲用猪换来的自行车,将衣服里掉出来的两块肉递给老人,说“奶奶,你的肉!”老人一脸怅然若失的表情让人动容。那讽刺的两块猪肉,在将老人比作“猪”一样被对待的同时,两个儿子不正是那掉下来的两块猪肉呀。

娘惹语言文化(娘惹肉不孝表达下的深层内涵)(4)

【2】理性下,智慧的运用。

理性对兽性进行了加工,于是有了人性。理性对经验和感官加工,于是有了智慧。

对于想达到的目的,人性下披了理性的外衣,不再赤裸裸的表现自己的欲望以及想法,而是在智慧的包裹下进行了美化。

屠夫夫妻不想赡养老人不是直接将老人丢弃,甚至与在外人而言仍然进行着赡养老人的责任,却在暗处对老人苛待。

为了甩掉这个累赘,屠夫夫妻两人用了他们所能想到的办法,为母亲短时间填鸭式的增重,甚至在体重不达标的情况下,为母亲多加衣,塞猪肉的做法来达到目的。

在社会发展进步的今天,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赋予我们思考,智慧,有了某种外在的能力。比如屠夫利用卖肉生意为生。

3、性主体:三重需要下隐晦的欲望

人类的性,是在动物性本能的基础上,经过人类高智力的加工、演绎,已成为包含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复杂性活动。

“性”这一隐晦的话题,是社会约束下,隐藏的必要欲望。

屠夫卖肉时,对于买肉的妇人挑逗的神色,夫妻二人,晚上行房事时,屠夫所做的前提工作。

导演王文博在手记中同样写到“还有也许有些朋友没看明白,屠夫和媳妇行事前去拿的什么东西?其实那是两块肉,至于肉是干什么的,嘿嘿,你懂的。”

在人的刻板印象中,性是一个难以启齿,极其隐晦的事,不是一个能够在公开场合拿出来言语的隐私,也正是此,放纵了对于性欲望引起的社会现象。

在人处于各种压力的抑制下,对于性的欲望愈发强烈,愈发得到凸显,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性侵犯事件也在社会舆论下受到关注。

对此,我抛开影片本身的“性”表达,想就此表达下对于加强性教育的重要性。

娘惹语言文化(娘惹肉不孝表达下的深层内涵)(5)

今年两会期间,白岩松谈及对于校园性侵零容忍!第一次对这一隐晦话题公开表论。正如白岩松所言,只有放到公众层面,让大家先知道,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就此将儿童性教育提了一个高度。

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在女孩子首次来月经,男孩子首次发生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知识教给他们。”

然而事实上因传统文化所致,性教育一直因其隐晦的面纱而未得到实质性的普及,避而不谈,造就了罪犯的猖狂,也使得受害者承受来自大众的拷问和伤害。明明是受害者,为何还要面临再次的大众侵害。

这就是由于“性”在传统观念下的隐晦所致,大众意识流的体现。

4、影片反思:要想谈“性”色变成为历史,就要敢于正视。

正如影片《娘惹肉》中对于诸多“性”的表达,让我们更深刻的看到人的全面性,从心理层面多重分析人的行为能力。

《大红灯笼高高挂》,《树》,《活着》《盲山》等等这些优秀的影片都在以其独特的角度去显现“性”,正是这些影片让我们对于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这远远不够。

不够的原因在于,还不够触及到年龄小的层面,还不够深刻到大众化的普及。

正如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发问: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诡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娘惹语言文化(娘惹肉不孝表达下的深层内涵)(6)

“性”是多方面的,也决定了人的复杂性,只有正视它,普及它,才能使得教育深入,做到从小明是非,辨真理,远是非。

唯有此,才能使得兽性的原始欲望在精神控制下被压抑,人性得到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