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2)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3)

忆私立长江中学

——胡家波

01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4)

立志办学 取名“长江”

一九四六年我毕业于当时被人们称为“皇家学院”的国民党重庆中央干部学校,校长是蒋介石,教育长是蒋经国。我被分配在台湾省政府。首批赴台学生由重庆乘轮船直送台湾。当时我有志于教育事业,不想参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政治纷争。船驶经南京时,领队允许学生登岸游玩三天,我以探亲为理由请假回家,又向蒋经国打了报告,谎说生病留在南京。在南京鼓楼华南中学当了一年教师。

一九四七年暑假,我回到了秀丽的家乡——下蜀。南看群山重叠,丘陵起伏,北望长江,秋水浩荡,气势雄伟,江山如画。我憧憬着 :我要在下蜀办所中学,为祖国的建设培养许许多多的人才,就象那长江水一样,奔赴各条战线,浩浩荡荡,川流不息,就给它定名为“长江中学”吧。我当时年青的心在沸腾,觉得怅惘迷茫。理想虽好,实现谈何容易!刚当了一年中学教师的我,两袖清风,要私人办一所中学, 说出来岂不要被人嘲讽为书生狂妄?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5)

但是,有一个思想,一种力量,在鼓舞着我奋勇前进。我想:那巍峨壮丽的古寺、雄伟耸立的宝塔为我们古老的国家增添光彩,给后人留下文化艺术供欣赏,不往往是一些道土和贫僧的作为吗?孙中山先生十八岁鼓吹革命时,手下并无一兵一卒呀!受着种种灾难的家乡贫穷落后,孩子们哪有钱到城市进中学念书,急群众所急,做人民所需,人民大众不是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吗?

我又想:生命是宝贵的,又是短暂的,不能待白了少年头,空叹息。青春怎能虚度,目标需要奋斗。韶华易逝,时不再来,志向已定,切勿迟疑。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6)

☝私立长江中学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02

依靠群众 白手起家

一九四七年七月中旬,我急忙拜访当时下蜀著名的工商业者吴良珠(此人现任句容县政协委员),他是我分别十年的幼时同窗。我说“我决心在下蜀办所中学, 请你大力帮助。计划是八月二十日招生,九月一日就开学。还有一个多月,时间迫切。目前急需三个班级的课桌椅和黑板、办公桌、双人床、饭桌、篮球架等,能否给我介绍一个木匠。”他把木匠田家信师傅(此人现尚在下蜀北街)请来了。田师傅听到后欢喜若狂。他说:“我们下蜀老百姓早就盼有所中学让子弟就近入学了。我一定完成,决不耽误上课。”我说:“按规矩,得先付一半款子当定钱吧。”“好! ”他点点头答应了,当时我身无分文,哪来的定钱呢?就回过头来,对吴良珠说:“请你先垫 下,好吗?”吴良珠很热情地应允了。

课桌椅总算解决了,校舍怎么办呢?里圩徐家有十多闻空草房,我把它租过来,略为整修作为校舍,并利用龙王庙和下蜀东街已经停办的小学校作为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宿舍。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二十日 江苏省教育厅指令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7)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8)

办学校最大的困难是教师。我离家多年,情况不熟悉,下蜀附近待业的大学生甚少。这时我请来了一位幼年在下蜀小学的同学罗秋生。他是江宁营坊人,据他自己说是广西大学毕业。他听说是办学校,表示愿意和我合作共同创办。他热情能干,为创办长江中学他自己拉下一些债,后来卖了他家州上的地才还清的。他又请了几位朋友来当教师。这样,物资方面和师资方面都得到初步解决,我们办好学校的信心更足,兴趣更高了。

八月二十日,报名开始,由于我们长江中学的校舍尚未修好,就请当地三位小学老师赵宗甫(县政协委员)、蔡皓、钟裕德借下蜀小学办公室为我们办报名登记手续,共招收了三班学生。

九月一日开学时间到了,上课的钟声响了,挂着“长江中学”校徽的青少年学生活泼可爱地出现在下蜀群众的面前。从此,下蜀的青少年不要再负笈远行,到外地读书,群众欢喜得沸腾起来,纷纷前来支持帮忙。有捐献钟、汽油灯、风琴的,也有捐献粮食的,还有自动送钱来的,热情洋溢,叫人感动。在外地工作的同乡也为长江中学募捐。下蜀群众集会决定,把下蜀铁路以北所有好几亩公地全部送给长江中学为基地,这样,就有了很大的运动场。

在创办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很高,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任何困准都能克服,一切事业都能成功。同时,又觉得自己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点力,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9)

☝50年代校办厂

03

弄虚作假 巧取立案

按照国民党政府规定,私立中学必须要经过省教育厅批准立案。当时江苏省政府在镇江。我到镇江找到教育厅主办立案手续的负责人,喜出望外,他是我的老师任荣章,这就方便得多了。他告诉我,私立中学要申请立案,必需具有下列四个条件:

1、要有声望的人组成学校董事会;

2、要有存款拾亿元(法币)的基金;

3、要有校舍;

4、要理化试验仪器等俱全。

我立刻写信给蒋经国,请他做董事长。蒋经国回信说:“有所不便。”我不死心,又找到蒋的秘书陈元(是我干校同学)说,我要和教育长亲自谈谈我的苦衷。陈元说:“教育长对我说过,他不便做董事长,还希望你到台湾去。”我知道毫无希望了,只好转请我的四叔父胡泽民,他是国民党仪征县县长(现在在台湾省政府当专员)。由他出面代我请了南京市副市长马元放、镇江商会会长陆小波、江苏银行总经理严惠予、政治大学数授马博安等为董事,组成董事会。

拾亿元基金从何而来?我急中生智,想起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演的空城计。请我叔父把仪征县政府县库存在江苏银行的存款中取出拾亿法币临时另外开一个“长江中学”的户头。我拍了一张存款单的照片,上面写者“长江中学存款拾亿元整”,就权当长江中学的基金。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0)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1)

☝私立长江中学申请立案基金存款影印

当时长江中学的校舍仅仅是破旧草房,又无理化仪器等设备,怎么办?又跑到栖霞中学,通过关系,把它的一部分校舍及仪器拍了照片,一起寄到教育厅去申请立案。

经过以上活动,又有熟人帮忙,果然生效,立即收到江苏省数育厅的批复:

“查句容县尚无其他私立中学,故特从宽办理 先准立案。

这样,长江中学便成了当时句容县第一所立案的私立中学。

04

集资认捐 建造校舍

一九四八年七月,邀请下蜀、桥头、仓头、亭子、江宁营坊、宜昌州的绅士和富户到学校开会,商讨集资建造校舍事项。会议由国民党句容县参议长华选楼主持,会上推选下蜀粮商吴道怀负责筹建。吴道怀当即在会上表态,他代表下蜀各界捐助小麦一百包(每包二百斤)。他随即问桥头绅士代表:“你们捐多少?”桥头商会会长朱为淦立刻表态, 说出认捐数字。其他地方绅士相继表态,提出认捐数字,并保证限期交清。会议气氛热烈,鼓舞人心。

会议结束后,校委会主任罗秋生对吴道怀说:“如果你愿意,就把大家认捐的小麦全部交售给你,你先付钱把校舍造起来。”吴道怀欣然同意,还亲自到镇江请人前来承建校舍。他自己另外又捐赠了三个班级的课桌椅。四八年的九月一日到了,长江中学的校舍由草房改为砖房,规模也由三个班扩大为六个班,教职员工由九人增到十八人。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2)

05

依靠教师 狠抓学风

我们当时办学实行分层责任制。我任校长负责行政事务和对外联系。教务主任对学校负责全校学生学习成绩,各班教师要向教务主任负责教好学生。教师由教务主任本人去物色聘请,充分发挥教务主任的职能。

当时长江中学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对工作很负责,对学生十分热忱。我到解放后才知道他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我记得当年几位老师有:

罗秋生,长江中学校委会主任;罗栋生,历史教师(罗秋生之弟);魏文华,长江中学教务主任;杨平,语文教师;刘毅仁,数学教师;张黎宇,英语教师;裴少音,音乐教师;杨x ,语文教师;张志新,物理教师。

当时我不知道他们是共产党员,也不知道罗秋生是地下党联络站负责人。我主张办一所民主学校,反对成立三青团,也反对个别老师演排活捉新四军的戏,不许在课堂上讲戡乱建国。觉得上面这些教师任劳任怨,工作负责,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精神令人钦佩。教学工作放手让教务主任魏文华去抓。他们在教材方面有所改革,以鲁迅作品作为语文教材,以社会发展史为历史教材,《大众哲学》、《 普希金选集》、高尔基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苏联译本,以及一些传播进步思想的文艺作品,在学生中传阅。这一切我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证明我办一所民主学校的主张是真实的,是不反对共产党的。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3)

☝50年代教室

教师热心教学,办学之初,就抓学生的学风,严肃纪律,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为了鼓励学习,各班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一律免收学费。还采取学习比赛的方法,每次考试后都依成绩顺序排列,名次通知家长,并张榜公布,因此学习空气十分浓厚。清晨课堂外,书声琅琅,晚上集中自习,教室内只闻“嗤嗤”的汽油灯声,秩序井然,无人喧哗。

由于老师工作认真,学风良好,声誉广传开去,句容县城、龙潭、镇江、仪征、六合,丹徒等地,都有学生前来长江中学读书。

解放后,因为平日受到进步思想的薰陶,学生的政治觉悟很高,四九年、五0年,学生踊跃参加解放大西南及其他的革命工作,全校学生,几乎走了四分之三。他们如今散在祖国各地,分布在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货献力量。其中有些回家乡或途经下蜀,还特地到昔日长江中学的校舍(如今下蜀中学的宿舍区)寻访故迹,偶或和我相逢,津津谈起往事。

一九五四年,长江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下蜀中学,首任校长李之沄同志。三十年来下蜀中学已经发展为完全中学,共有二十个班级,学生一千余人,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看到祖国三十五年各条战线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胜欣悦。抚今追昔,草此短文,略表寸心。

1984年9月30日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4)

胡家波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5)

胡家波,1919年3月—1992年10月,句容市下蜀镇新村村雷巷自然村人。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后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蒋介石任校长,蒋经国任教导主任的国民党重庆干部学校,1946年毕业被分配至台湾省政府。赴台途中,称病探亲留在了南京任教。1947年回到下蜀,在其四叔胡泽民(时任国民政府仪征县县长)的帮助下,通过募捐成立私立下蜀长江中学,并任首任校长。长江中学是句容历史上第二所中学(第一所民办中学),1956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改为下蜀中学。54年后,胡家波弃教从医,在下蜀镇与陆锦(原国民党少校军医)等人共同出资成立联合诊所,1958年公私合营,成立下蜀医院,在下蜀任针灸医师。在任校长期间,胡家波先生受在校任教的罗秋生等13位中共地下党员的影响,积极宣传进步思想,上课内容基本都是进步书籍。解放后动员学生参军参干、保家卫国。长江中学桃李遍天下,他们中有将军、院士等等,都在各行各业为建设祖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6)

☝现在的下蜀中学

感谢紫荆花中医诊所针灸师胡训和先生提供珍贵历史资料

感谢下蜀中学赵红梅老师配音

编辑:张萌萌

来源:滨江下蜀

句容市最好的学校 忆句容史上第一所民办中学(17)

福地名城、汉唐风韵,第二届句容集体婚礼邀您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