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民俗节日,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1)

嘉兴粽子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2)

包粽子雕像

端午节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人们要举行许多庆祝活动,但最重要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那么,这一传统节日有何来历呢?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3)

龙舟竞渡

传说一,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为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是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后来,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一举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心如刀绞,于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亡。他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的爱国主义乐章。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4)

屈原像(出自《历代名人画像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都十分悲痛,成群结队地来到汨罗江边凭吊。渔夫们划船来到江中,有人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要让鱼龙虾蟹吃饱,这样他们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状后纷纷效仿。此时,一位老医师还拿来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它们伤害屈大夫。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就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粽子就这样产生了。此后,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就通过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5)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屈子祠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6)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屈子祠屈原像

传说二,是为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

伍子胥,楚国人,出身于名望世家,后由于父兄皆为楚王所杀,故投奔吴国,帮助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是为吴王阖闾。伍子胥忠心耿耿,受到阖闾的信任,遂以其卓越的才能,帮助吴国达到了全盛。阖闾去世后,伍子胥继续辅佐夫差。后来,在吴越之战中,因为他力主灭掉越国而惹怒了夫差,被赐死。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夫差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入皮革投入大江。三年后,吴国被越国所灭,夫差掩面自杀。因此,吴国百姓更加怀念他们国家的柱石之臣伍子胥。于是,就流传着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的传说。因此,伍子胥尸体沉江的五月初五这天,就成为人们纪念他之日。祭祀所保留下来的风俗遂成为端午节文化习俗的来源之一。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7)

浙江嘉兴伍相祠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8)

浙江嘉兴伍相祠伍子胥雕像

传说三,是为纪念渔女曹娥。

据东汉《曹娥碑》记载,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的一个小渔村里,有一个姓曹的渔夫。他有一个女儿,名为曹娥,以美丽和孝顺远近闻名。在曹娥14岁那年夏天,天降暴雨,舜江两岸洪水暴涨。曹娥的父亲外出捕鱼,不幸溺于水中,数日不见尸体。曹娥昼夜沿江哭号寻找未果,便于17天后的农历五月初五投江。没成想,五天后,她竟抱着父亲的尸体走出舜江,一时间传为神话。人们有感于其孝心,便将农历五月五日定为纪念曹娥的日子。

端午节屈原粽子哪个先来(端午节有何由来)(9)

“二十四孝”陶塑——曹娥哭江寻父(山西省稷山县马村4号金墓出土)

另外,也有人说这一节日是为纪念介子推的,但主要是以上三种说法。

文字、图片均为作者原创,若需使用,请联系头条创作者授权。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