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古人的好多智慧都是能一眼看几千年的大智慧,是生存智慧,比如中庸,它不是看的一时之智而是百世之智。用现在的流行概念就是古人是用概率来看待中庸之道的。中庸也许在历史的好多时间拐点上都是不适应当前形势的,但如果你把时间拉长到千年的长度,你就会发现中庸使得汉族延续至今付出了最小的代价!是最优化的选项!

这就好比赌博压大小,无论押大还是押小都有可能大获全胜或者大败亏输,那些个性鲜明的民族就是全押大或者全押小,汉族则是觉得会开大,就多押大少押小;觉得会开小就多押小少押大。看似永远赢不多,但也永远输不多,就这么晃晃悠悠的活了几千年!而那些赌上自己的所有押大小的民族也许一时大放异彩,但它们总会碰到让它们血本无归的最后一次!

中庸之道的真正内涵(我们所知道的中庸之道)(1)

咱再说中国人的性格,是好争不好战!通俗点讲就是好文斗,不好武斗。这正是真正的战斗民族的性格。如果一个民族经历几千年,期间无数战乱会把真正的勇士和真正的软蛋都淘汰掉,留下正是这些好争不好战的奸诈之徒!好争,能为自己更多的赢得活下去的资本;不好战,能避免过刚易折的灭亡命运。这其实也是一种中庸。

往往容易混淆的,是古代的“中”的理论,比如帛书《系辞》的“衷”篇,也叫“道”,但是与现在所说的“中庸之道”,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地评判处事的“中庸之道”,通过分析能够理解的结果,是奴才的忍让之道,是亡国的麻醉之道,是统治的欺世之道,是文人的苟且之道。

“中庸之道”当然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喜怒哀乐不发之为中。所以中就是平衡,就是动态平衡。是一切事物所达到的暂时平衡状态。如果达不到这个暂时平衡状态,一切将不存在,包括我们自身。“常”,就是平常,就是日常,就是像平常一样的处事。随意而而又做到正好,且能办成事情。所以,中庸是办事的最高境界,而不是平庸,并不是和稀泥而没主见。现代许多人硬把它庸俗化,是因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一无所知造成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中庸之道的真正内涵(我们所知道的中庸之道)(2)

通过努力知道了它的本意,我们的智慧就会上一个很高的台阶。因为它是先贤们留给后代的精华。对它做扭曲的解释,就会产生出恶果。对人对己对社会产生出很大的危害。因为真理跨过一步就是缪误。

真正的“中庸之道”,是大道。

(图片资料来源网络,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