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蜂群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蜂型,统称为三型蜂。各种类型的蜜蜂有着严密的社会分工,它们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着蜜蜂"社会"的发展。它们到底有何不同呢?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蜂群中,蜂王、工蜂、雄蜂的区别吧!


蜂王和工蜂产的雄蜂有什么区别(蜂群中蜂王工蜂)(1)

区别一:形态不同

蜂王是蜂群中体型最大的蜜蜂,尤其是开产后的蜂王腹部较长(产卵蜂王的腹部比翅长约3个可见体节),腹末略呈尖状,故此在蜂群中有很强的辨识度。雄蜂的体型比工蜂稍大,颜色是黑色的(因此养蜂人常称之为黑蜂子),翅膀宽大,腿部粗短,腹末钝圆、头部的复眼巨大(当它飞往雄蜂集结区与处女王交尾时,这给予了它一个最最需要的、超乎寻常的宽阔视野)。而工蜂是三型蜂中体型最小但数量最多的,外观颜色与蜂种有关,足部有特化形成的花粉刷和花粉框。


蜂王和工蜂产的雄蜂有什么区别(蜂群中蜂王工蜂)(2)


区别二:螯刺不同

蜂王也是有螯刺的,但是它们很少蜇人(主要是用于与其他蜂王争斗),所以有些人并不知道蜂王也有螯刺。但当我们抓起蜂王时,则可观察到蜂王伸出的螯刺。蜂王的螯刺也像工蜂的螯刺一样,尖上带钩的,但是蜂王的螯刺的倒钩与工蜂的相比却没有那么长,而是轻微的倒钩。雄蜂是蜂群中唯一没有螯刺的蜜蜂。工蜂尾部有生殖器官特化而成的螯刺,在受到威胁时会群起而攻之。


蜂王和工蜂产的雄蜂有什么区别(蜂群中蜂王工蜂)(3)

区别三:发育不同

蜜蜂是完全变态昆虫,三型蜂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蜂四个阶段,但不同蜂型在发育周期上有区别。蜂王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且中、意蜂王都是卵期3天,幼虫期5天,蛹期8天,从卵到成蜂大约需要16天左右。雄蜂由未受精发育而成,中蜂雄蜂卵期3天,幼虫期7天,蛹期13天,从卵到成蜂大约需要23天左右;意蜂雄蜂卵期3天,幼虫期7天,蛹期14天,从卵到成蜂大约需要24天左右。工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中蜂工蜂卵期3天,幼虫期6天,蛹期11天,从卵到成蜂大约需要20天左右。意蜂工蜂卵期3天,幼虫期6天,蛹期12天,从卵到成蜂大约需要21天左右。

区别四:食物不同

蜜蜂因蜂型不同其食物也不同,蜂王是蜂群中最特殊的个体,从幼虫期开始便终生以蜂王浆为食(蜂王浆能促进蜜蜂繁殖器官的发育)。雄蜂卵孵化后的前三天能吃到蜂王浆,之后便以普通食物如花粉、花蜜等为食,且食量比工蜂大2~3倍。而工蜂和雄蜂一样在幼虫期的前三天能吃到蜂王浆,之后也只能吃普通蜂粮,假如能一直吃蜂王浆则能发育成为具备正常繁殖能力的蜂王,如:急造蜂王。


蜂王和工蜂产的雄蜂有什么区别(蜂群中蜂王工蜂)(4)

区别五:职能不同

蜜蜂是高度社会化的昆虫,而高度社会化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严密的社会分工,故此不同蜂型在职能上有明确的分工。蜂王在蜂群中主要作用是产卵来繁殖后代,并通过分泌"蜂王物质"来控制、维持蜂群的秩序。雄蜂专司与处女蜂王交尾,不参与蜂群的劳作,整日"游手好闲",在与蜂王交尾后很快就会死去。工蜂是蜂群的主要劳动力,基本上承担着蜂群的所有劳作,如:哺育、饲喂、清房、清巢、筑巢、守卫、采集、酿造、通风、调节巢内温湿度、照料蜂王等全部巢内外工作,是蜂群的生产力。

区别六:繁育方式不同

蜜蜂的生殖方式非常特殊,蜂王在与雄蜂交尾能产下受精卵和未受精卵。雄蜂是蜂群中唯一的雄性蜂,在蜂群中的作用就是与处女蜂王交尾。而工蜂和蜂王一样也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区别在于工蜂因高度特化而无法与雄蜂交尾,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工蜂也能产卵,但只能产下未受精卵,这些卵即使能成功孵化也只能发育成小规格雄蜂。

总结:蜂群中三型蜂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上六个方面,希望广大蜂友们能通过本文了解蜜蜂相关知识,养好蜜蜂。

文章来源:蜂博士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