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嫲嫲(奶奶)于2017年去世,享年98虚岁。嫲嫲走了,她带走了我对故乡的一部分挂念,也带给了我更多的关于故乡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认知。八月初一是给嫲嫲上一年坟的日子了,我却因为老公出差郑州,家里没人带孩子,而不能回老家给她老人家上坟,很是遗憾和愧疚!昨日又梦见嫲嫲,我从梦中大哭而醒,一早把我以前写的关于嫲嫲的文章再发一次,权当是对嫲嫲的一种纪念吧。

为什么广东叫奶奶嫲嫲(关于嫲嫲的记忆)(1)

1. 俺嫲嫲

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看看俺嫲嫲,这次元旦回家也不例外,我又坐在了小叔家烧得暖暖的土炕上。 嫲嫲原是躺在被窝里休息的,见有人来匆匆地爬起来,过了好一阵她才弄清楚坐在她面前的我是谁。 她虽不像别的老人那般由于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糊涂了,但她毕竟是老了,她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反应眼前所发生的变化。

也许是我太悲观了,我总感觉对于她,我是见一次就少一次的,唯恐这就是最后一次,害怕下一次回家就见不到她了,害怕这次将是永别。 因为嫲嫲实在是太老了,她生于 1920 年,她来自那个妇女还要裹小脚的旧时代,她今年已整整 95 岁了。

俺嫲嫲依旧穿着她那件民国款式的斜襟棉袄,依然戴着她那顶民国式样的圆顶中间带一颗扁扣子的棉帽,她的头发已经非常非常稀疏了,但依旧被她固执地挽成髻扎在后面。 她依旧如 30 多年前我刚记事时那般的穿着,这般祥和地坐在土炕上,虽然时间也在她的身上留下了印记,比如她的眼神已不再明亮,甚至有些失明,她的耳朵也背了不少,但这种印记远比我娘那头由黑变白的头发来的轻柔得多,我就固执地认为俺嫲嫲没有变,坐在土炕上的这个 95 岁的老人,还和 30 多年前一样,她没有变,她让我感受到了以往的存在。 其实,我知道这只是我对自己的一个安慰而已,我不肯承认自己长大了,爹娘变老了,嫲嫲变得更老了。

嫲嫲经历过残酷的战争、难熬的饥饿、要命的疾病,于我而言,那都是些九死一生的经历,可是嫲嫲每每说起这些过去的日子,都是一脸的平静。 “ 那都是命啊! 坎总会过去的,过去了就好了!” 一句朴实的话把所有的苦难抹得无影无踪,面对困难她就是这么淡然,她信命!

嫲嫲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农妇的本分:伺候好丈夫,招呼好儿孙,把儿孙往正路上引领。

我的记忆里时常有寒冷的冬天放了学去嫲嫲家,嫲嫲会牵过我那凉冰冰的小手,帮我捂一捂,嫲嫲的手是宽厚的、粗糙的,也是温暖的。

嫲嫲把她的爱不偏不倚地分给我们每一个儿孙,幼时觉得嫲嫲那件斜襟褂子仿佛一件百宝箱,嫲嫲总能出其不意地从那里面掏出各种各样稀罕人的吃食,比如冰糖、比如饼干。 现在我已长大,开始由我给她买各种吃的,我也早已不再稀罕从嫲嫲那斜襟棉袄里掏出来的吃食,但是她却依旧坚持着她的坚持,每次见到我或者其他她的孙子辈、重孙辈的人还是会掏出一些她认为还算稀罕的,在我们看来已经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吃食。 她依旧习惯性地把思想停留在里岔公社时代,记得她在那些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把那些将要死亡的小羊羔、大鹅做熟,分成若干份,每个孙子、孙女均有一份,不偏不倚,先到的先吃,后到的就会一直帮着保存,一直等着这个孙儿吃到嘴里才安心。 来客包的饺子,等客人走了,就把剩余的分成几份,每家都有一份。

为什么广东叫奶奶嫲嫲(关于嫲嫲的记忆)(2)

嫲嫲是乐观而坚强的,嫲嫲会面带微笑地把她的脸皱成一个美丽的核桃,给我们讲他们村以前一个叫小白人的人的故事;讲她的母亲带着她熬过的那些苦日子;讲自己年轻的时候为了躲避日本鬼子,把脸上抹上锅底灰挎着包袱躲在沟里的事情。她还讲起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那个头上长疮却没有医治而夭折的 5 岁的女儿———我的大姑,她边说边埋怨:“ 你爷爷还怨我给她包馉馇吃呢! 我得包啊!” 在她看来,她这个夭折的女儿临终前吃上顿饺子是了却了她做娘的一个心愿。 她对于这次失女是在意的,如若不然她也不会反复念叨了这么多年,还讲给我这个比她小了 60 岁的孙女听,但是对于这种失去她是无能为力的,她选择了接受,她接受生活给她的所有的苦难。 她讲她 20 世纪 60 年代为了逃灾荒而带着小叔打算去东北投靠亲戚,在火车站没有走成的失望。 讲述所有这些事情的时候她都是那么一直微笑着,她把苦难平和地反复地叙述给我们,幸好她的眼睛许久前就已经近乎失明,她看不到一直在那里流泪不止的我。

嫲嫲是智慧的,她也希望把自己的智慧点滴不漏地传达给我们。 她时不时会讲一些妇女在湾里洗头被蚂蟥钻到头里;小孩子把花生米扔起来用嘴巴去接而卡死的故事;看到河水起浪花就是上流放水的预兆;甚至是女子月子里吹了风头会疼,一起风就疼,月子里的病要月子里治她也会告诉我们。 直到现在,当我让她吃我买的她以前最爱吃的山楂片的时候,她会跟我说,她不能吃了,人年龄大了一般的东西都不敢乱吃了,那语气是在告诉我,等我年龄大了以后也不要乱吃东西。 她就是这样在处处努力传授我们一些东西,尽到她一个为人母为人祖母的责任,哪怕是在她已经 95 岁的时候。 她只是牵挂着我们,希望我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少走些弯路吧。

嫲嫲是特别坚强的,大病小病她都选择自己扛着,没怎么吃过药、打过针,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她才在儿女的主张下打针、吃药。

为什么广东叫奶奶嫲嫲(关于嫲嫲的记忆)(3)

嫲嫲是善良的,在自己还吃不饱饭的年代,也愿意匀出来一口给路过的讨饭的。 自小她就告诉我要和人好好相处,不要吵架不要闹矛盾,在很多人眼里这或许是懦弱的,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也曾经短暂地这么认为过。 但我很快又意识到嫲嫲的了不起,人原来还可以这么活,这么坦然地活在自己的善里,面对世间的物欲横流而岿然不动,这是大智慧也是大修养。

作为她的后人,我从她那里得到了太多的力量和支撑,她让我在动摇的时候回归到善而纯的根本上来继续坚守,经受了人生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保持着自己从村子里走出来那个时候的本性。

(2015. 1. 9 于江苏扬州)

刘静,1980年生于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2003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现居江苏扬州。2016年出版乡土随笔集《小时候》,2017年出版青春爱情小说《毕业在东,爱情在西》,2018年出版植物科普《妈妈教我认植物》。

为什么广东叫奶奶嫲嫲(关于嫲嫲的记忆)(4)

东北之行(九):K2121带你路过大美阿尔山

胶东风土人情:62.土炕(摘自刘静《小时候》)

为什么广东叫奶奶嫲嫲(关于嫲嫲的记忆)(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