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新闻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消息,中国人到巴基斯坦,巴铁会派人持枪保护。但有没有问过,是防范谁呢?

还有,近年来,我国在巴基斯坦的海外资产、办事处、车辆及人员,会经常遭到一个名叫俾路支KB组织的袭击。本次瓜达尔港遇袭,就是这个组织干的,为什么针对我国呢?

本文就说说这个俾路支

我们从地理概念的俾路支说起。涉及三块地方,一块是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一块是伊朗锡斯坦-俾路支省,还有一块在阿富汗,涉及坎大哈省赫尔曼德省尼姆鲁兹省

看图: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怎么了(一族三地的俾路支)(1)

俾路支区域,位于阿巴伊三角地带(物流启示录制图)

阿巴伊俾路支地区的总面积约6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山东 山西 河南 河北 北京”。其中,巴国俾路支省面积约35平方公里,占巴国总面积的44%,是巴国第一大省。

阿巴伊俾路支地区的总人口约1780万人,相当于我国的深圳。其中,俾路支族约820万人,约占该地区人口的46%。普什图族约750万人,约占该地区人口的43%。

问题来了,同属一个民族的俾路支人,为什么会分属三个国家,形成“一族三地”呢?

说来话长,这是由沙俄助攻、并由英国埋下的雷

笔者捡要紧的说。

19世纪,沙俄势力已经渗入到阿富汗和伊朗地区,试图南下,打通到印度洋(阿拉伯海)的出海口。

如果沙俄计划得逞,那么就会对英属印度(笔者注:今巴基斯坦也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构成巨大威胁,同时也会威胁到英国在中东波斯湾的利益

于是,英国发动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入侵伊朗的战争

过程不说了,结果就是:在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的地方,英国搞了“杜兰德线”(上篇文章已交代)。在今天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交界的地方,英国搞了“戈德史密斯线”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怎么了(一族三地的俾路支)(2)

杜兰德线与戈德史密斯线(物流启示录制图)

“戈尔德史密斯线”基本就是今天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分界线。有读者对上文“杜兰德线”评论说,“杜兰德线”没画完啊,是没画完,没画完的原因就是之前已经有了这条“戈尔德史密斯线”。

“杜兰德线”和 “戈尔德史密斯线”恰好合榫,这两条线交界的地方,就是今天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的三角地带。换句话说,传统的俾路支地区被“杜兰德线”和 “戈尔德史密斯线”一分为三,一部划入阿富汗,一部划入伊朗,一部划入巴基斯坦。

由此造成俾路支族群的跨国界属性

1947年,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建国。

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拒绝加入并宣布独立,建立“俾路支斯坦独立国”,但被巴政府镇压了下去。此后,俾路支人多次发动大规模武装叛乱。直到1977年,巴国政府宣布对俾路支大赦,采取一系列怀柔政策,民族矛盾才算缓解下来(依然没有去根)。

俾路支族的这种思想有其历史渊源。12世纪,阿巴伊俾路支地区曾建立过俾路支部落联盟。15世纪,建立过林德·拉斯卡里政权。17世纪时,该地区的一个部落首领艾哈迈德一世,建立了“卡拉特汗国”,即“俾路支斯坦”英属印度时期,俾路支人认为俾路支地区与巴基斯坦本部不是从属关系,是平行关系

因此,俾路支族一直坚持向巴国政府声索:要么独立建国,要么高度自治。

于是,就有了俾路支反政府武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俾路支反政府武装不是一支,而是有多支,具体多少支,没有确切的数字,有说几十支的,有说上百支的。其中最大的有3支,分属马里(Marri)、布格迪(Bugti)和门格尔(Mangal)三大部落。详情不展开了。

这源于俾路支地区的社会治理模式——部落制。各个部落都有酋长,酋长是一家之长,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度和规则在这里不适用。该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组织严密,非本族群很难涉入。

这些与现代社会脱节的部落,拥有对抗当局政府的武装组织似无多大不妥,但他是怎么演化成KB组织的呢?

过程很复杂,笔者概述如下: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在巴基斯坦接纳阿富汗难民,设立营地,培植反苏武装力量。前文已经说了,在此地经受训练的就有奥马尔和本拉登。

美国训练营地的一个主要区域,就是在巴国俾路支省北部靠近阿富汗的地带。

作为对冲和反制手段,苏联克格勃也进入该地区,建立了多支俾路支独立组织,意在使这些组织脱离巴基斯坦。这就是今天俾路支KB组织的前身。

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入侵阿富汗。重新拾起前苏联培植的这些俾路支独立组织,作为美国的一个帮手,主要是利用其侦查巴塔(巴基斯坦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情报。

同时,印度也一直与俾路支武装暗通款曲

正是有了前苏联、美国、印度等大国在幕后操纵,这些俾路支部落的武装力量才一步一步脱轨成为KB组织。

这里插说一下俾路支族与伊朗的关系

总体上,伊朗对俾路支是“两难”心态。怎么讲?

第一,俾路支人发源于伊朗高原,带有波斯血统,跟伊朗是近亲。

第二,包括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在内的“一族三地”的俾路支人,一直有独立建国的思想,是分裂隐患。同时,俾路支人是逊尼派,与伊朗作为什叶派国家有派别之分。因此,伊朗一直在打压(如俾路支ZZ旅)。

这就可以理解,虽然伊朗和巴基斯坦在边界上存有争议,但在打击俾路支民族主义方面,还是很一致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不消灭之呢?

难哪!

首先是俾路支地区地形太复杂,到处是山洞、沟壑,非常适合游击和藏身,进缴很容易遭埋伏。

其次是部落势力强大,组织严密,制度有别,风吹不进,雨打不透。在外面放几枪,回到家把枪往床底下一扔,立刻就变成平民。

再次是躲猫猫,俾路支地区地处阿伊巴三国交界地带,阿富汗反恐,他们就跑到巴基斯坦或伊朗,巴基斯坦反恐,他们就跑到伊朗或阿富汗,伊朗反恐,就跑到阿富汗或巴基斯坦,两国联合反恐,他们就跑到另一国,三国联合反恐呢?还没出现过。

再再次是阿巴伊三国本身就彼此都有矛盾,谁也不真心打击对方的反政府武装,甚至还在背后支持对方的反政府武装,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再再再次是俾路支武装彼此间也有玩法,比如伊朗境内的俾路支武装进行恐袭时,常常打着巴国或阿国武装的旗号,而巴国或阿国的武装为了扩大影响力,就采取默认态度,反正以后我搞恐袭,也打着你的旗号。一来二去,三国部落武装全成默契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外部有大国势力掺和,而阿巴伊无力与这些大国抗衡。前面已经说了。

以上种种,使得这里成为KongBu主义的温床。

还是得说一下瓜达尔港。

瓜达尔港就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连接瓜达尔港的中巴铁路,需要贯穿俾路支省。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怎么了(一族三地的俾路支)(3)

瓜达尔港和中巴铁路(物流启示录制图)

笔者一直强调,没有中巴铁路,瓜达尔港就是一处孤岛,没有瓜达尔港,中巴铁路就没有了锚地

俾路支地区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天然气、煤、金、铜、铁、铬、铅等50多种矿藏。

以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为例,该省的天然气占巴国的50%(苏伊气田是世界10大天然气田之一),铜占80%(雷克迪克铜矿是世界7大铜矿之一)。

中国投资瓜达尔港,建设码头、物流基地、工业园区和铁路基础设施,发展当地经济,这本来对俾路支是一件好事,但却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也包括印度

那么俾路支就会被人当枪使,被西方NGO组织撺掇,惹是生非。理由就是,破坏当地环境生态啊,瓦解当地部落组织啊,损害当地部落既得利益啊,等等。

所以,这回知道中国人到巴基斯坦,巴铁要持枪保护,是为了防范谁了吧?跟中国一起打击KB分子的是巴国政府,跟KB分子混在一起的是俾路支和普什图,对瓜达尔港和中巴经济走廊产生威胁的,表面上是这两支,实质上是老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