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粿是某些地方习俗吗(每年清明节前后)(1)

●黄世谦 张 峰 文/图

就跟过年蒸年糕一样,在明溪县的农村,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蒸清明粿。清明粿的主料是粳米搀艾草,因艾草又名清明草,故而得名清明粿。

做清明粿工序复杂,又以“舂饭”环节最耗体力,必须由男劳力上阵。在农村,男人“做饭”可是件稀罕事,况且还要调用多人打下手才能完成,其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下面记录了村民做清明粿的全过程:

一、到田间地头采摘鲜嫩的艾草,摘去黄色小花,用清水洗净备用。

二、将粳米洗净,用冷水泡软后放入饭甑用猛火蒸熟。

三、将蒸熟后的米饭搀入艾草(每500克粳米搀100克艾草),拌匀倒入石臼,用舂具在臼里用力捣,捣得越黏越好,这样捣出来的“饺皮”有韧性,就不会破皮露馅了。

四、将精肉、春笋、萝卜、香菇、小葱剁碎,加香油、食盐、酱油、味精调成馅。

五、将捣好的“饺皮”一团一团地拽出,揉圆,再用大拇指压在中间,捏出一个坑,把馅料放入,最后像包水饺一样收口即成清明粿。

六、将清明粿放入饭甑,每个清明粿之间要隔出3~5厘米的间距。当摆满了一层后,铺上洗净的芭蕉叶或粽叶,再按3~5厘米的间距摆一层清明粿,如此反复,但不可装得太满,以防热胀冷缩粘在一起。最后盖好饭甑,先用猛火蒸20分钟,再用文火蒸10分钟就熟了。

用原始石器捣制出的清明粿,柔韧有嚼劲,回味更绵长,不失为一种返璞归真的饮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