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蒙卦全文(周易蒙卦发蒙的含义)(1)

坎下艮上,山水蒙。

蒙卦的初六爻辞讲,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发,启也。发蒙,即启蒙。刑,与型同。利用刑人说的是,宜树之模型,使童蒙有所法式,得为成人,永免罪辟。也就是说,对于孩童,应当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习、效法。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也就是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正知正见。以前的时候,为了记忆方便,把做人的规矩,总结成《弟子规》,一条一条规范童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事实上,我们成人,也应当好好地学习《弟子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孩提时代,没有学过。虽已经长大,但实未成人。做人做事,没有规范,没有规矩,吃了不少的亏。与其一条一条,自己吃一堑长一智,不如直接学习,防患于未然。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妈,谁也不愿意,总是从失败走向失败,苦难中探索。更愿意从胜利走向胜利,一路凯歌,前人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我们提前学习,就可以用来借鉴。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用说桎梏者,说,脱也。桎,足械;梏,手械,用现在的话就是手铐、脚镣之类的东西。最早是木制的,所以是木字偏旁。后来人们学会了冶炼金属,就变成金字偏旁了。相当于枷锁,比喻人犯了罪,受到了惩罚。

常言道,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多是小时没有受到正确的教育,不知道哪些是罪错,哪些是修福积德。没有及时规范,回归正道。长大之后,习惯成自然,经常犯罪,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一旦受到法律的严惩,才后悔当初的罪错。如果,我们从小培养正知正见,从小就规规矩矩做人。从小就修福积德。自然长大,形成良好的习惯。生活、学习、工作,成为正面的榜样。也就免除了牢狱之灾。这是用脱桎梏的大意。也有人,把刑,解释为惩罚。刑人,就是惩罚孩童。惩罚小恶,防止大罪。在道理上也讲得通。事实上,启发孩童,不仅仅只有讲解,奖励,一个办法。适当地惩罚,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尤其是肉体的惩罚,来得比较直观。你犯错,马上就有肉体上的苦痛,自然就建立条件反射。

人人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希望得到奖励,不愿意得到惩罚。所以,奖与惩,是阴阳。运用得当,效果显著。

然而,当代的父母,由于自己,本身接受圣贤教育就少,遇上孩童犯错时,一时情绪不能把控,胡乱惩罚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因此,我们提倡,要学会包容,要给孩子成长,进步的机会。要学会等待,相信树大自直。尤其,我们家长要开善眼、闭恶口。千万不要再盛怒之下惩罚孩子。

做父母的应该是长善救失,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善于体验,从生活中,找出孩子的优秀的闪光的点。在这个基础上,赞叹他们,鼓励他们,他们的善,就会不断地增长。恶呢?由于你忽视它,淡化它,相当于压抑它,它自然就消弱了。好比红花,与绿草的关系。你用大量的时间,来剪除杂草(比喻批评、挑剔孩子),结果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相信我们许多父母都有这个体验,更有甚者,不是普通的挑剔,批评,变本加厉——成了打击、报怨,报复了,结果,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下仇恨的种子。这个一旦发育成熟,家庭的苦难,不可收拾!在家庭暴力的统治下,孩子,不是过于自卑,胆小怕事,消极懦弱,就是过于亢进,招灾惹祸。所以说,家,是温馨的港湾,是讲情说爱,体验幸福、传播幸福的地方。不是法庭,更不是监狱。把剪除杂草的时间,用来种花,一朵朵小小的红花开放了,周围所有的“杂草”,都变成了美景!

因此,初六,利用刑人。这个刑,应当从这个方面来理解,来落实到生活中。树立正面典型,鼓励孩子积极的言行。包括对家里所有的人,放大他们的优点,忽略他们的不足。不足之处,随着他自信心的增长,渐渐自然就会弥补上来。这是大道。

以往吝,是什么意思呢?初与四是一对儿,都是阴爻,阴遇阴为敌,所以不相配,你非要去会四,可能会碰一鼻子灰。

易经中,特别强调相应,在易经术语中,是阴阳和。如果是阴对阴,阳对阳,是得敌,不相应。不相应就不宜动。

吝,行难也。以往,指初与四相会。我们看这个初爻,它是阴爻居阳位,易经这叫不正,又处坎险,处于一种蒙的状态,三爻要前往四爻,三爻也是阴爻,四爻有不相应,所以行难,圣人告诉我们这叫,以往吝。

孔子在《象》中注解: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正,平也。坎为平,故曰正法。指的是以法则示人,让童蒙有所则效。

童蒙养正,第一爻,讲的是给他规矩,让他有所凭依。给他正面榜样,让他有所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