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汉字,生活中用的虽不算多,但相信大家都能体会其意。

《说文解字》释为:削也。从刀宛声。一丸切。

《康熙字典》引用了说文解字的释义,且增加了一例句:《韩愈·和裴度假山诗》有曰:“有洞若神剜,有岩若天划。”

拆字解字的人生哲理:生活解字由挖(1)

而削字可解释为: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或可以笼统地理解为“除去”、“减少”等。

我相信,大家心目中的“剜”字绝不是“削”的意思,这可能是古今汉语含义的演变所致,但即使如此,仅仅用一个“削”字也无法将剜的意思准确、完整、细腻地表达出来。

现代的字典则解释得稍显丰富。

如《新华字典》中有三种粗细、深浅不一的解释:(1)挖削;(2)用刀子除去;(3)用手指挖出。

显然,在其释义中引入了“挖”这个动作,应该更接近我们对“剜”字的理解。

但是,仅仅用“挖”字就能表达出“剜”的细腻的意思,完全贴合我们实际生活中对“剜”的理解和应用吗?

实际上,还是不能。

如果细加辨析,就会发现,挖字的涵盖更丰富,更广泛,剜字表达的意思更细腻、更狭窄。

或者说,挖的意思涵盖了剜,剜是挖的一种方式。

我试着对“剜”字做这样的解读: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物体上,采用可能带有旋转动作的方式将其中的一部分挖出来,剜的目标物可能是被挖出来的那部分(如,比干剜心),也可能是被挖后物体上形成的形态(如,剜出一个洞)。

拆字解字的人生哲理:生活解字由挖(2)

将水果里的核剜出来

所以,“挖”和“剜”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与“挖”字有类似关系的还可以举出很多——

,用一种特定的工具从流动性差的固体(或细碎的固体)或比较软的胶状体中取出一部分,是挖的一种形式,如搲西瓜、果冻吃(详细解析可参看拙文:生活解字:“搲”字辨析和详解);

拆字解字的人生哲理:生活解字由挖(3)

搲一勺饭

,与剜字既相近,又在动作形式上有所差别,剜用旋转,抠是将工具(包括手指)伸进最里面然后扒出,如,将盖子抠开来,将嵌在土里的小球抠出来,等等;

,与“抠”字义近,差别似乎在于被挖的部分所处位置的深浅不同,所以,抠多在表面,而掏往往是在目力所不能及的状态下去挖出、取出,如掏耳屎,掏口袋,手伸进鸟窝掏出鸟蛋,等等;

拆字解字的人生哲理:生活解字由挖(4)

,动作的方向性上有其特点:一是方向偏向于水平;二是朝向自身。扒也可以是挖的一种形式,如,扒出一个坑来;

拆字解字的人生哲理:生活解字由挖(5)

海龟在沙滩上扒了个坑

,与扒字义近,但刨这个动作的方向可以由下往上,从里向外,不局限于特定的朝向,如,刨地,狗用爪子在地上刨了一个坑。

同样形式的动词还可以列举,如,等等,都可以和挖联系起来。

由“挖”和“剜”等众多汉字的异同和它们之间特定的关系,让我想到了两点:

其一,汉语也许是世界上表达最为丰富、细腻、生动的语言。上面所列举的各种既相关又各自有其特点的一组汉字就可见一斑,或者说,它们只是体现汉语的丰富性和细腻、生动程度的无数例子中的一个而已。

其二,流行语大行其道是对汉语的丰富、细腻和生动的一种伤害。比如,“搞”字起端于清末,盛行于民国,它可以涵盖和代替多达十多个动词所表达的意思:做(搞软件),干(搞科研),办(搞糟了),弄(搞坏了、没搞懂),进行(搞对象),开展,举办(搞运动),发展(搞关系),使坏(搞鬼),拟定(搞个计划),生产,制作(搞手机),对付(搞定),玩弄(搞花样、搞怪),比(搞不过他),挣(搞钱),设法得到(搞点东西),使……变得(搞清楚),仔细想,似乎还能举出很多实例,真可谓是包罗万象。

如今网络发达,网络流行语更是层出不穷。记得大约十多年前的一天,“给力”一词忽然一夜流行开,一时间满耳、满眼全都充斥着这个词,似乎无论什么样的话题都能凑得上去,用得上它,流行到令人生厌的程度,而在这其中,一些娱乐明星、网络红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类似时髦的词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雷,囧,正能量之类。它们的流行也许有便于口语化表达等优点,但是又实质上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使丰富多彩、细腻生动的汉语言变得贫乏、单调和粗鄙。

流行语虽有其存在的价值,也可能长期流行下去变为一个常态化的表达,比如,上述的“搞”字的演变过程很可能就是如此。但这样的词汇不宜太多,不能充斥在我们的语言中。

#创作挑战赛#

我是@云淡风轻轻谈风云,在这里谈天说地,没有主题;东拉西扯,漫无边际,然皆有感而发,力求言之有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