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而且能让人心理得到提升的书(荐书美国人的性格)(1)

有趣而且能让人心理得到提升的书(荐书美国人的性格)(2)

这本书依旧是费孝通老先生的名作,本书是由三本小辑1945年《初访美国》、1947年《美国的性格》、1980年《访美掠影》。由同一位作家,在时间跨度近三十年对美国的认识。而且中间信息几乎是完全断绝的,如同镜头的切换,没有那种渐变式的认识,而是断面式作者和所描述的东西双重改变。在这本书的序中,费老谦虚的自言这每本书的不足之处,唯一之可取之处希望大家根据每辑的不一样,对比其中的变化。

1943年夏,费孝通先生因为受美国太平洋协会的邀请,在美国滞留了一年。其中在芝加哥大学写《乡土中国》(这里也纠正我之前一个错误,我在看第一本的费孝通先生的传记时,说《乡土中国》写于1948年,这是错误的,应该写于1943到1944年)。而这本小辑《初访美国》就是以通讯的形式,一篇篇的发给云南的一个小报。当时中国对美国了解非常少,费先生也是基于这样一个动机介绍美国。(初访美国在本书是第二小辑,也许是因为书名的原因,《美国人的性格》才是第一辑。)

《初访美国》一共分为16章,最后一章是后来要出书写的余笔。从美国的历史,经济与民主的演变,说道文化之间的差异。这里我提出重要的三点:

第一,美国的社会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民主和经济。自由主义贯穿始终,经济自由主义让美国走向了富国之路,1885年前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9世纪后十年完成工业化。上层的经济,以大王著称是自由竞争。下层的民主,由20世纪初老罗斯福总统开始的改良主义,四大自由的确定。民主和经济如同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他们一定是前后促进的,美国的选举也反复的表现两者之间你追我赶。

第二,美国的道德危机是怎样造成的?美国很有钱,二战之后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军事、科技、经济,但是还是非常忧虑。费先生说他们是精神衰弱的一个国家,这种危机来自哪里。美国的独立战争中《独立宣言》宣布人权天授,人人平等。南北战争解放黑奴。然而这种族歧视还是非常严重,黑人唯一可能被认可能是那种街头音乐。这里面还有华侨,东亚的侨民、东南亚的侨民如果细分的其实也很不一样,而华侨又是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了解的桥梁,尽管这种桥梁一直非常保守。

第三,这里要说到费先生在这本小辑的一前一尾。第一篇文章,述说费先生从抗战后方的云南,那么艰苦的环境来到和平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东方和西方的巨大差异,在这一篇《另一条道路》表现的非常强烈。最后一篇余笔里头,表达一种迫切的认知,我们对于破坏的知识增长太快了,文化的交流肩负着减少误会,减少摩擦的重要作用。前后两篇文章中间隔了不过一两年时间,却是中国打赢八年抗战,世界二战结束这个全新的局面。

关于本书按照时间上的第二辑,1947年写的《美国人的性格》一书。1947年国共双方内战正酣,双方都已经风雨欲来风满楼,美国的马歇尔又在积极调停,这份努力注定付诸东流。中国当时国内的形式复杂,国共双方斗争又隐含美苏争霸的前夜,美国本身有进入杜鲁门主义诸多因素让局势走向深渊。这本诉说美国人性格的书,应该算是风雨中的灯塔吧,他的光辉一时被遮住,时隔六十多年,读起来仍然有启发意义。

这本书是费先生在美国女作家所著的《美国人的性格》一书的阅读感受,加上自己的认识写作而成。而本辑的特殊之处在于注重描述美国人的性格是怎样来?到时的杜鲁门主义是怎样产生的。

美国的社会众所周知,是移民的国家。早期在建立政权的时候,应该说贯彻最彻底便是自由精神。但从其平民来说,表现形式是扩殖精神,扩殖精神具体的描述包括厌恶政府权力,相信自己,父母的家庭教育偏向于自由,不断得在往西扩殖的时候,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力量。商业表现出来的是自由竞争,这一点美国不同时期的不同的经济因素总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对于具体的性格特点我就不一一描述了。

在政治上,表现出来是孤立主义。一战后美国的议会没有参加到时威尔逊总统提议的国联,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总统府和议会如此步调不一致很少出现的现象。而在二战后,罗斯福总统在任上去世,杜鲁门即位。杜鲁门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出对自己安全的高度重视,这可以说是一个孤立主义的演变。这对当时中国的政治,世界格局影响非常深远。费先生是看出这一点了的,本来美国式有可能领导世界的,最后却演变成了美苏两极争霸。

第三本书《访美掠影》,是1980年,刚刚复出的费老先生古稀之年去美国的一个月访问之旅。由于各种原因,这第三辑相对来说,读起来没有什么压力。简单来说,就两大点。对于美国的交通做了分析,对于经济史和科技的互动做预测。我慢慢来叙述费老先生这两个描述。

第一,对美国的交通。飞机,飞机发明应该在20世纪初,一战的时候用来侦查,二战的时候开始出现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空军在二战时候已经成长为一个主要兵力。在五十年代初,喷气式战斗机第一次面试,抗美援朝空军较量就是喷气式战斗机的决战。六十年代,喷气式客机技术成熟,大规模商业运行成为可能性,这个最大的影响对石油的依赖更严重,海运的客运几乎完全像空运倾斜。另外一个交通现象值得说明的是,美国的高速公路,应该说美国的高速公路网是罗斯福新政时开始大规模修建的,后来逐渐完善。公路的完善带动是汽车工业第二春,美国家庭平均有两辆车。另外就是石油的进一步消耗。

第二,科技史。费老非常敏锐得出美国最伟大的科技史,是开始于60年代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电子技术运用于管理技术,让人类的组织形式空前的扩大。航天系统是一个机器复杂的系统,要实现这个合作很不容易。(对于这一点我完全是空白,希望有机会能接触到这一个技术的改变,因为信息技术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改变太大,信息革命也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明白的系统工程学,电子技术的一系列运用,就会知道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软公司,软件。到后来电话,手机,一步步到互联网,智能手机时代。有时候,我真的感慨唯有技术史才是真正改变生活的。政治更替、时代变迁和张养浩那首‘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真是道尽政治活动的本质。这里不得不佩服费老先生的眼光,他又提出一个现代正在日益突出的问题,科技与民主,科技的伦理如何平衡,这个问题在现今更加尖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