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王以襃后故,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因一位貌美的女人而亡国,西周和商灭亡的导火索何其相似。比商朝幸运的是,在周平王的努力下,将王室迁至洛邑。这一迁都虽然饱受诟病,但却是周平王的无奈之举,没有强力军队的他在面对晋、秦的虎狼之师自然需要收起共主的架子。然而此消彼长,失去约束的诸侯们蚕食鲸吞,开启百年动荡,烽火戏诸侯到平王东迁,谁是背后的受益者呢?

烽火戏诸侯对应的是哪个朝代(烽火戏诸侯所开启的乱世)(1)

一、共主衰弱,诸侯林立

关于迁都一事,周平王与臣子们有不同的看法,在周平王看来,镐京屡遭天灾,又经过犬戎袭击,已经是疲惫不堪;洛邑经过周公的经营已成为不逊色京都的大城,而且靠近中原有利于限制诸侯。大臣们的反对意见也很简单:洛邑周围诸侯林立,将会受到限制。平王倒是展现了作为“天下共主”的豪迈,他毅然应允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的邀约,由他们护送自己完成迁都。虽然自己已经是一贫如洗了,但周平王不忘向三位国君开出空头支票,他首先对背景和实力最差的秦襄公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让秦人去和犬戎争斗。对于另外两位大功臣,周平王作《文侯之命》嘉奖晋文侯,提拔郑武公为周室卿士,允许他们拥有代王征伐的大权。

烽火戏诸侯对应的是哪个朝代(烽火戏诸侯所开启的乱世)(2)

看上去周平王稳定了自己的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平王十分乐观地认为:诸侯们始终都是稳定的臣子,用他们的兵卒来攻打我掌握不了的土地,承认他们拥有使用权的同时搜刮一波进贡,岂不是美滋滋。然而秦襄公、晋文侯、郑武公三人都不是傻子,明面上服服帖帖的,但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想方设法增强自己的实力,更关键的是,周平王代表的东周王室养不起军队,这让周天子失去了最大的威慑,迁都后的周王室就像一头垂垂老矣还掉光了牙齿和利爪的老虎,却还在沉浸着先祖的荣光。这样的共主已经不是诸侯们所畏惧的了,当畏惧之心不在,这天下就是诸侯们展现肌肉和拳头的舞台。

烽火戏诸侯对应的是哪个朝代(烽火戏诸侯所开启的乱世)(3)

二、血海深仇,罪臣崛起

“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对于犬戎的仇恨,秦人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秦国先祖曾是商纣王的死忠,“三监之乱”时,嬴氏部族也有人参与,站在周王室的角度来看,这就是铁铁的战犯。奉行“夏君夷民”的周王很快用封赏来收买嬴氏的首领,加上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此时的秦还只是一个部落,为了建国的理想,不计其数的秦人先后死在对抗犬戎的战场上,甚至还有首领上阵杀敌并阵亡,双方已经走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烽火戏诸侯对应的是哪个朝代(烽火戏诸侯所开启的乱世)(4)

到了秦襄公时,这个知道动脑子的首领认为一味的厮杀终会是两败俱伤,于是他先后做了两件事:和亲与犬戎交好;迁都向周王室靠齐。在秦襄公的操作下,不仅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还入了周天子的眼,尤其是护送平王东迁,终于得到了立国的允许,“与誓,封爵之。襄公於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看上去平王东迁后秦国是最大赢家,其实不然,平王不过是以空头支票实施“驱狼吞虎”之计罢了。岐山以西布满戎、狄,没有周王室实际支出的秦襄公屡战屡败,哪怕拼了老命攻到封地岐山,却因为守不住而退回西垂,换成他的儿子秦文公来继承遗志。秦文公也不负众望,赶走了盘踞封地的戎人,“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烽火戏诸侯对应的是哪个朝代(烽火戏诸侯所开启的乱世)(5)

三、夹辅之功,利益至上

在周平王遭难的时候,晋文侯会同郑武公、秦襄公合力勤王,共同护卫周平王完成东迁。不仅如此,晋文侯还击败了周幽王旧臣扶持的周携王,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为嘉奖这位最大功臣,周平王作《文侯之命》,赐晋文侯“秬鬯一卣;彤弓一张,彤矢一百,卢弓一张,卢矢一百,马四匹”,希望晋文侯能像周公旦那样辅佐自己。然而周天子的好意仅能维持一时,当这位股肱的后代们为了争权而大打出手时,继位的周天子不仅作壁上观,还因为一些眼前的利益攻打居于正统的晋室大宗,促成“曲沃代翼”上演。结果是忠于周王室的诸侯们兔死狐悲,不愿也不敢再相信天子的信誉。

烽火戏诸侯对应的是哪个朝代(烽火戏诸侯所开启的乱世)(6)

要说谁是平王迁都的最大受益者,那一定是“小霸”诸侯的郑武公了。“股肱周室,夹辅平王,平王劳而德之,而赐之盟质”,有了护驾之功,郑武公也乐意拉虎皮扯大旗,灭东虢国和郐国,横扫周边鄢、蔽、补、丹、依、弢、历、莘八邑,壮大自己的势力。在周平王的忌惮下,郑武公迁都至原本郐国都城制邑,构建起“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洧”的雄韬伟略。郑庄公继位后,继续书写着郑国的霸业,他打败了想要夺权的弟弟,结算了与卫国的新仇旧恨,讨伐不臣天子的宋国,更关键的是,他打败了周桓王。郑庄公和周桓王撕破脸皮,甚至以自己为表率,用铁与血狠狠打了周王室的脸,于是诸侯们越发不把周天子当回事,积极寻找着属于本国的独立与自由之路。

烽火戏诸侯对应的是哪个朝代(烽火戏诸侯所开启的乱世)(7)

周王室与分封制,就像头狼带领着狼群一样,虽然头狼渐老,新狼林立,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除非分而食之,又有谁敢去只身挑战不知道还有没有保留的头狼。周平王迁都洛邑,站在他的角度不是没有道理,甚至他也是赢家之一:他能驱狼吞虎让秦和戎厮杀削弱彼此,秦文公见好就收献上土地;他能激励并提醒晋文公始终只能做周公旦那样的臣子,于是晋室内乱时周天子起了关键作用;他能强硬表现自己的不满逼迫郑武公迁都并成为替他征讨天下的宝剑。然而周平王坐镇周王室五十余年,仅能保持局面不倒,他的子孙无一没有出色的才能,最终葬送了他苦心经营的局面,他又何尝不是最大的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