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新时代E赞清江浦:淮扬菜为什么姓“淮”,这是有原因的

淮扬菜是发源于淮安、扬州的地方性菜系,流传和形成于淮安、扬州、镇江及周边一带,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三字组词最早的文字,出现在晚清民初文化名人杨度的《都门饮食琐记》中:“淮扬菜种类甚多,因所代表之地域亦广,北自清江浦,南至扬镇,而淮扬因河工盐务的关系,饮食丰盛,肴馔清洁,京中此类极多。”

淮扬菜发源于扬州还是淮安(逐梦新时代E赞清江浦)(1)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后,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北京饭店设招待晚宴,这被称为“开国第一宴”。为了兼顾大多数宾客的口味,选用兼容南北菜系之长、适合大众口味的淮扬菜。“开国第一宴”邀请了当时北京有名的玉华台饭庄的朱殿荣等9位来自淮安的淮扬菜大师掌勺,他们使出拿手绝活,做出的淮扬菜肴让嘉宾们交口称赞。淮扬菜姓“淮”,这不单是地理上的说法,更是彰显了淮安在淮扬菜形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淮扬菜发源于扬州还是淮安(逐梦新时代E赞清江浦)(2)

淮安素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在淮扬菜系的发展过程中,淮安是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据史料记载,从明初至清中叶,出现了“漕河盐榷”萃处淮安一郡的独特局面。朝廷先后在此设置漕运总督、江南河道总督,淮安成为集全国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船制造中心、漕粮储备中心和淮北盐集散中心于一身的“运河之都”,更是运河沿线江淮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淮扬菜发源于扬州还是淮安(逐梦新时代E赞清江浦)(3)

淮安地区的烹饪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七千多年前,在淮安“青莲岗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用于饮食的陶器如钵、鼎、杯等占有相当比重,表明当时人们的饮食已达到较高水准。淮河下游的部落进贡的白鱼,是《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唯一淡水鱼贡品,其中势必包括对鱼的独特烹制技术。此外,保存了2500多年传统技艺的钦工肉圆和江淮一品,以及被乾隆皇帝赞为“极品”的平桥豆腐和赐其美名“绉纱小馄饨”的淮饺,都是脍炙人口、闻名遐迩的淮安精品肴馔。

淮扬菜发源于扬州还是淮安(逐梦新时代E赞清江浦)(4)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文楼蟹黄汤包”,本是经陈海仙三代人艰辛研发而成,甚至到了民国,在北京仍要排队才能购得。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话说扬州的吃》里写道:“北平淮扬馆子出卖的汤包,诚哉是好,在扬州却少见;那实在是淮阴(今江苏淮安)的名产,扬州不该掠美。”

淮扬菜发源于扬州还是淮安(逐梦新时代E赞清江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