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②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③。

注释:

① 几:接近。

② 与:指与他人结交、相处。

③ 尤:责怪,怨恨。

译文:

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愿居处的地方,因此其境界很接近“道”。这类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总能真诚、友爱、无私,言谈总能恪守信用,为政总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不与万物相争,也就不会有怨恨。

后语:

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推崇水,认为水的德行是很接近“道”的。水滋养万物而对万物无所求,且甘于居处在最卑下的地方。它清洁干净,可以涤荡世间一切污秽。它流动无方,充满生机和活力。它无色透明,却能映射出天空与大地。它包容一切,对万物同等看待,毫无偏私。它美妙而又纯粹。

“夫唯不争,故无尤。”不与人相争,那么最后无论是什么结果,既不会怨恨他人,也不会被他人怨恨。

道德经分为八章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