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到家门口的烧腊档口打包加餐。

等待师傅斩件的时候,发现堂食的朋友们盯着挂壁上的电视入迷。

原来播的是《外来媳妇本地郎》,本广东人的DNA一下子就动了。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

对于每个广东人来说,这部陪伴我们从小到大的家庭情景喜剧,甚至比《家有儿女》还要深入人心!

从2000年起,连续拍摄了整整22个年头,累计播出4000多集,现在仍在B站持续更新。

有意思的是,除了广东人爱看,有些外地朋友也会追着看,把它当成一部学习粤语的启蒙连续剧。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

初代《外来媳妇本地郎》家庭成员

左二:当时刘涛还在里面出演幸子

剧中讲述的是,居住在广州西关的康家一家人的生活。

传统的康伯,本来是希望家里的四个儿子娶本地媳妇,结果四个儿子都娶了外地媳妇,小儿子阿祖甚至娶了个外国人。

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康家每天都在上演着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家庭闹剧。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3)

除了家长里短的小片段外,我也爱极了剧中其他街坊邻居的角色。

为人憨厚的通叔、争强好斗的祝师奶、喜欢吹水的口水威、爱耍贫嘴的作家陈想妹…当然还有嗓门大大、爱美也爱吐槽老板的靓女“娇姐。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4)

娇姐操着一口化州方言,每次在后厨做菜,总会自动配音——我斩、我斩、我斩斩斩。

动作是粗鲁了一点,但喜感十足,关键是她手艺之好,能让康家老二的餐厅起死回生,多了一群街坊帮衬。

每次“汝好餐厅”里来了顾客,必点菜就是一道娇姐掌厨的“姜葱白切鸡”。

小时候,我在屏幕前看着,脑海里都会自觉溜过一圈街坊们的评论——“皮滑肉嫩”,口水忍不住来回翻涌。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5)

在“无鸡不成宴”的广东,一年约莫要吃掉30亿只鸡。

但细究起来,甭管什么豉油鸡、盐焗鸡、手撕鸡…在白切鸡前面,名声都要矮了一截。

在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白切鸡可是被周总理列在宴客菜单上的。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6)

当时尼克松尝过后觉得鲜嫩无比,还特地向总理询问鸡的品种。

于是用来制作白切鸡的清远鸡,一下子就出了名!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7)

清远鸡大多是家养走地鸡,体型小只。

用它做出来的白切鸡,骨脆肉嫩,配得上广东人心目中“鸡有鸡味”的最高赞誉。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8)

水晶皮层吹弹可破,轻轻撩拨而起,便现出了下方的白嫩凝脂。

唇舌轻启,鸡肉的鲜香、弹嫩一拥而上,在嘴里尽情挑逗。

那藏于皮肉之间的啫喱汤冻,不疾不徐地在舌尖上一字铺开,化出了鲜浓的鸡汁。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9)

凉丝丝的触感点亮唇舌,犹如覆上了一层紧急修复的补水面膜。

在接近40多度的高温天里,清爽感满溢而出,没有交杂半分油腻~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0)

咱平日里要是买不到道地的清远鸡,倒也可以退而求其次。

效仿美食家袁枚的选鸡智慧:“鸡用雌才嫩,鸭用雄才肥。”(《随园食单》)

在市场购买时,让档口老板帮忙挑选妙龄母鸡即可。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1)

此外,白切鸡肉嫩弹滑的关键,在于“三浸三提”。

既不靠蒸,也不靠煮,借的是微微煮至沸腾冒泡的“虾眼水”(也叫蟹眼水),将整鸡三次浸烫至8成熟的状态。

而后提起,立马淌过冷河,让鸡皮收紧,水分全然锁于皮肉之间。

待到整体定型后,才将整鸡放入沸而不腾的热水中,浸泡至全熟。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2)

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一道菜,实则最是考究做菜人的耐心。

急不得,慢不得,哪一步行差踏错,那做出来的味道便大打折扣咯!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3)

- 白切鸡 -

[ 食材 ]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4)

清远鸡1只(750-1000g) 香葱5根 小黄姜100g 沙姜30g 花雕酒2大勺 芝麻油1小勺 盐2大勺 花生油4大勺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谱 ]

1.白切鸡:整鸡清洗干净,在鸡脖子与鸡身连接处开一个小口,把鸡脚塞入腹腔中

前后的开口,是为了浸鸡时,保持整鸡内外温度一致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5)

2.备一口深汤锅(深度可完全没过鸡身即可),煮一锅沸水,放入3根香葱、2大勺花雕酒、2个黄栀子、1大勺盐、些许姜汁或者姜片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6)

3.水再次沸腾后,调最小火(水冒鱼眼泡),用手提着鸡脖子,把鸡身浸入热水中20秒再提起,让热水流走,重复此动作三次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7)

然后泡入冰水2分钟,使鸡皮定型

三浸三提再过冷水,是使白切鸡表皮脆爽,鸡皮不破损的关键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8)

4.把鸡重新放入热水中,保持最小火(水温约85-90℃)浸25-30分钟,至筷子可轻松插入最厚的鸡肉不冒血水,切块鸡骨呈浅粉色即可

这是750-1000g鸡的浸煮时间,1500g左右的鸡需要浸煮40-50分钟,大家需要根据鸡重量来调整浸煮时间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19)

5.浸煮好的鸡,迅速泡入可食用冰水20分钟至鸡肉凉透,捞起沥干水份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0)

6.砍件,先卸掉鸡头和四肢,再对半斩开鸡胸,斩成小件,装盘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1)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2)

7.姜葱酱:小黄姜、沙姜去皮,拍碎剁成姜蓉,挤出姜汁,分开姜蓉、姜汁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3)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4)

8.香葱2根,切成葱珠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5)

9.碗中加入姜蓉、葱珠、1小勺芝麻油、2小勺盐拌匀,浇入烧至九成热的花生油,激发出姜葱的香味,姜葱酱完成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6)

广东人评判一道白切鸡是否嫩滑的标准,在于“斩开鸡骨一线红”。

斩件时,如若骨头有胭脂红现出,恰好证明了鸡肉熟度刚好,鸡肉细嫩。

反之,则是熟过了头,鸡肉干柴老化,吃起来就考验牙口了~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7)

斩件盛盘的白切鸡,如羊脂白玉。

还得衬上一撮“祖母绿石”(姜葱酱)点缀,才能将肉里的清鲜味精准地勾搭出来。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8)

私心作祟,每次出现姜葱酱的配对场合,我总是会不自觉做多一些。

没有蘸完不要紧,接下来的几天,拿来做成姜葱煲仔饭或者面食的浇头都很不错。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29)

虽然在广州的大小食肆中,姜葱酱已然成为白切鸡固有的官配。

不过我还是得跟大家科普一番,传统的蘸料方子里,白切鸡还有另一种配搭:黄芥末 白醋。

两者搅拌混合,酸而微辣,拿来蘸取白切鸡来吃,开胃、解腻,也很受广州老饕青睐 。

为什么我的盐焗鸡不黄(盐焗鸡在它面前输了)(30)

纵使尝遍了天南地北的吃食,但每次你们要是问我哪儿的东西最好吃?

我的回答,依旧是这口简单的故乡风味。

它标注了一段又一段年少回忆:外婆养的满院子走地鸡,妈妈为四邻称道的浸鸡手艺……

无论过去多少年,都值得从心窝里掏出,一个人细细回味。

所以你看呀,为什么《外来媳妇本地郎》连播二十几年,依旧呼声不断,也是这番道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