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世关系(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前世绛珠仙子)(1)

《红楼梦》在开篇写了两个神话故事,是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贾宝玉的前世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子。绛珠仙子原本是一棵绛珠仙草,生长在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它,绛珠仙草吸收了天地的精华和甘露的滋养,变成仙女,就是绛珠仙子。后来神瑛侍者想要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子也要跟他下凡,要把自己一生的眼泪还他,报答他的灌溉之恩。这就是人世间的林黛玉和贾宝玉。那么薛宝钗有没有前世呢?我的回答是:有,也没有。

一、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作者要写的是现实世界的故事,包括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现实世界的普通人。开篇那两个神话故事是假的。如果以假为真,那么真的也就成为了假的了。如果说有,那僧人把那绛珠仙子和那石头与一干"情鬼",统统带到警幻仙子处挂了号,让他们下凡,"造历幻缘";而且有人认为,林黛玉有前身,第五回册子里有薛宝钗和林黛玉共存,所以薛宝钗也有前身,只不过作者没说罢了;甚至有人把薛宝钗的前身也找到了,诸如警幻仙子的簪子、山中大士,等等。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世关系(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前世绛珠仙子)(2)

但是,须知“林黛玉有前身”,这个大前提本身就是虚假的,既然“林黛玉有前身”可以信以为真,薛宝钗为什么不可以是那一干"情鬼"之一?何况她确实来到现实世界"造历幻缘"了?读《红楼梦》不是有那么一个很时髦的做法,作者没说,正好,我把它编出来,反正不用上税。

如果说没有,也可以在书中找到依据。首先,作者确实没有说薛宝钗有前身,更没说她的前身是什么。册子上有,也不能作为有前身的证据,因为

警幻微笑道:“一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两边二橱则又次之。馀者庸常之辈便无册可录了。”

册子所录的一省现实生活中的女子,如果有册可录,决不会只有这三册;就连这册子上所录者,也没说都是有前身的;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本身也是个神话,这个神话和前两个神话的联系在于那两位联系仙界和人间的神仙,他们只说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却没提到薛宝钗。

故事发生在真假之间,仙界和人间之间,模棱两可,自由切换。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读《红楼梦》不可不查。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世关系(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前世绛珠仙子)(3)

二、林黛玉为什么有前世“绛珠仙子”

贾宝玉只认木石前盟,而不认金玉姻缘,薛宝钗也亲耳听到了。木石前盟就是宝黛爱情的神话性的注脚。第一回,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原来是警幻仙姑主动撮合的。启发绛珠仙子下凡报恩。警幻仙姑是干什么的?是专门

司人间之宇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因近来风流冤孽缠绵于此,是以前来访察机会,布散相思。

警幻仙姑这布散相思,就包括宝黛互相的相思。所以他们第一次见面就似曾相识,这是由前世带来的前两世的情缘(草木与石头、绛珠与神瑛)。作者要写前世注定的一段情缘,变成现实世界的爱情故事,又告诉我们这美好的爱情是怎样在现实世界遭到破坏的。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世关系(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前世绛珠仙子)(4)

三、《红楼梦》不是宗教故事,它是现实主义的,却又不能直白地描写现实世界;它是浪漫主义的,却又不是神话

按照宗教的说法,人人都有前世。而且认为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擦肩而过的缘分。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贾宝玉和薛宝钗能修得共枕眠的缘分,修成夫妻,必定与宝玉的前世有着很大的渊源。可见薛宝钗是有前世的。宝钗和宝玉的缘分,甚至比宝玉和黛玉还深。

红楼梦有两个故事,一个是虚幻仙界的故事,一个是现实的故事,林黛玉和贾宝玉是虚幻故事的主角,现实故事的主角多一个薛宝钗,神话里的人物来到现实世界。这就是《红楼梦》的高明之处:如果没有木石的神话,就成了发生在现实社会中三角恋爱的故事;如果没有金玉姻缘,木石姻缘就成了纯粹的神话故事,二者都会流于陈腐旧套。而这样让木石神话和金玉姻缘遭遇起来,加上结局,小说的深刻性就出来了。这一点我们下文专列一题。

有两个人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贯穿《红楼梦》全书。这两个真人下凡为了度化风流冤家。他们把仙界和人间联系起来,不但负责把仙界的神仙送到人间去造劫历世,还负责把他们再度脱回仙界。

“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薛宝钗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但她和贾宝玉前世没有交集,不是前生注定的关系,而是贾宝玉来到现实世界遇到的。所以没必要去描写她的前世。或者说薛宝钗干脆就没有前世。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世关系(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前世绛珠仙子)(5)

四、何以见得薛宝钗没有前世

薛宝钗和《红楼梦》中的其他很多人都没有前身。至少是作者没有提及。宝钗是个很实际的人。生活简单,思想复杂。薛宝钗想问题特别实际。让人觉得是为了嫁宝玉而来的。在众兄弟姊妹中就她人缘好,她处处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要求自己。好像什么事都看透了似的。

《红楼梦》是赞扬女性的,把薛宝钗和林黛玉并列在同一首判词里,都是奇女子。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薛宝钗无疑是《红楼梦》人物群像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位。而其成功,就在于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薛宝钗有很多缺点,比如为王夫人化解金钏之死时的冷酷,比如自己偷听到红玉和坠儿的谈话却嫁祸给并不在场的林黛玉的奸诈,比如参与“金玉良缘”阴谋时的自私等等。

但是,在薛宝钗身上同时还具有更多难得而可贵的优秀品质,否则她就不能和林黛玉并列第一。薛宝钗宽容忍让,顾全大局,适可而止,忍字当先;她才华出众。无论是诗才、学识、修养甚至口才,都是超一流的,甚至不在林黛玉之下;她精明干练。贾母要惜春画大观园,薛宝钗有条不紊地拿出解决办法,表现出远远胜过众人乃至林黛玉;宝钗协助探春理家是非常得体得当。

这一切都表明薛宝钗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宝钗活在尘世,是个现实的人;宝钗只是一个俗人,她是一个聪明的俗人,几乎完美的俗人。

薛宝钗是封建社会女性完美的代表,而宝玉宁肯出家也不和宝钗同床共枕。其实林黛玉和薛宝钗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社会,一个是新希望,一个是腐朽没落的旧社会。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前世关系(红楼梦中林黛玉有前世绛珠仙子)(6)

五、悲剧,就是把美好毁灭给人看

《红楼梦》第一回告诉我们,黛玉的前世是绛珠仙子,为还神瑛侍者雨露之惠而下世还泪。

宝黛的木石前盟公案,就是一场荡气回肠的还泪大戏。只有经历一场刻骨铭心但又注定没有结果的恋爱,才会流尽一生眼泪。作者要写一场爱情悲剧,金玉良姻就成了推进这场悲剧的核心设置。宝黛之恋是前世盟约,盟约里规定结局是以黛玉泪干告终,宝黛恋情因为金玉良姻的阻隔,不管怎么努力,俩人都不能成眷属。必然走向泪尽而亡的结局。

金玉良缘就是指薛宝钗和贾宝玉婚姻的代名词。一首《终身误》曲子明确表达了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而非薛宝钗。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宝钗出现在宝玉的生命里,宝玉对宝钗能够欣赏却爱不起来,因为他们本来属于两个世界。

爱情是美好的,情感是真实的,却是神话;婚姻是恶俗的,情感是虚假的,却是现实。现实的必然战胜虚幻的。哪怕你们是神仙,来到这个现实世界,也必须服从这里的规矩,这叫礼教。

正如鲁迅所说的,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原来《红楼梦》的作者也在揭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亲爱的朋友,这其中之味,你可解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