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让东西方力量开始发生变化,东方大国的崛起从那一刻起已经势不可挡了。

当然,新中国的成立也经过了漫长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击退了日本侵略者,同时也战争了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

建国之后,我们依然面临着来自西方的长期封锁和军事威胁,先后经历了抗美援朝、越南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等,用拳头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为中国后续的发展创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发展,只能依靠自己,任何势力都是不可靠的。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特别是大国之间,想要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要时刻对外交政策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当下的国际情况,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外交战线上要懂得韬光养晦,更要有舍有得。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2)

在解放战争后期,新中国已经成立,然而还有一部分领土并为得到彻底的解放,林彪带领着四野一路南下,在建国第二天就打响了的对广东的解放战役,并在短短的12天之后,就彻底将广东解放。

这个时候,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是否要顺势拿下香港,尽可能解放更多的中国领土呢?

这个问题貌似很好回答,我们只要乘胜追击,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解放香港,然而,一封来自中央军委的急电却让这一行动最终停止。

当时,林彪麾下的四野解放了广州全境,兵力已经抵达罗湖口岸,而对面,几十米就是英国驻香港部队,二者之间就隔着一条罗湖,非常接近。林彪的意思当然是要顺势拿下香港。

而彼时的英国人似乎也意识到香港不可能再留在自己手中,虽然他们提前将驻港部队人数从5000多人增至3万多人,并部署了地面坦克部队和空中的先进战机,但与此同时,港督本人也已经做好了随时撤离香港的准备。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解放军气势正旺,林彪的指挥才能又是大家公认的出色,且在人数和战术使用方面,解放军都占据优势,特别是在地理条件方面,香港紧挨着大陆,而距离英国本土却非常遥远。

正因如此,英国人也明白,一旦战争打响,解放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英国人以及英国军队彻底从香港的土地上驱逐出去,他们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

其实,林彪当时已经制定好了解放香港的军事计划,并且马上就要付之行动了。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3)

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便解放军不动手,凭借香港对大陆在水、电、物资等方面的严重依赖,就算是困,也可以让英国人束手无策,彻底投降,所以林彪认为万无一失。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林彪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央军委发来的急电,电报中明确要求林彪的四野部队原地待命,不得攻打香港。

看到这封电报之后,包括林彪在内的四野全军上下官兵都十分不解。

其中有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中央军委是否因为害怕帝国主义的枪炮才做出这样的选择。

但林彪却在第一时间跟官兵做出解释,林彪认为就凭借当初“紫英号”事件,就足可以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从来不怕任何纸老虎。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4)

解放战争中后期,人民解放军准备横渡长江,攻占南京,将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消灭。

为了能够让百姓免于战火的摧残,共产党希望能够与国民党进行和谈,最终和平解放南京。

正在共产党一方等待国民党回复的时候,英方的一艘名为“紫英号”的军事舰艇不顾共产党多次警告,开入了长江口,并且率先向解放军的阵地发起炮击,最终被解放军的炮火反击得失去了战斗力,并举起了白旗投降。

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央要求林彪停止进攻呢?难道说是要放弃对香港的主权诉求吗?

当然不是,这一切都被随即而来的来自周恩来总理的第二封急电揭开了谜团。原来是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要求解放军停止进攻香港的。

那么,一方面,面对香港百姓对回归祖国怀抱的殷切期盼,另一方面,面对解放军在军事上拥有的绝对优势,为什么毛主席还会做出停止进攻香港的决策呢?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5)

其实,当时,毛主席正在与英方领导人进行秘密交涉,并且达成了共识:第一是英方要撤出全部军事力量;第二是不能在香港从事破坏中国的任何活动;第三是要确保香港同胞的切身利益。

在此基础上,解放军可以暂时不接管香港。事实证明,毛主席做出这样的决定是非常英明的。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6)

首先,这一决定为新中国初期的稳定和后续的发展奠定了最为关键的外部基础。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内外交困,百废待兴。一方面,国内国民党反动派的势力还没有彻底扫清,依然存在部分领土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方面,在外部方面,由于中国所采取的制度,考虑到西方国家的政治偏见,中方面临着各方的压力,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的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这些都严重威胁着新生共和国的主权安全。

此外,毛主席还认为,一旦中国在抗击西方经济入侵、外交孤立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他们就会毫不留情地在军事上加大对中国的挑衅行动,甚至不排除会挑起与中国的战争。

事实证明,这一预判是十分正确的。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7)

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开始在朝鲜半岛上大举入侵,甚至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家门口。我们被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因此,中国在建国之初,必须要保存实力,一方面要将精力尽可能地放到国内的恢复和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另一方面也要在受到外部势力严重威胁的时候给予适当、坚决的反击。

而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当时我们与英国驻港部队展开一场战争,虽然会在短时间内拿回对香港的主权和管辖权,但是解放军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这从维护国家安全这个大目标的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8)

其次,这一决定从实际层面将,为新中国建国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操作空间。

因为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搞严密封锁,所有的工业原材料,甚至是生活物资都需要自力更生,这个时候香港的位置就十分重要了。

如果我们暂缓攻打香港,就可以凭借其国际第一贸易港的优势,更加廉价、便利地获得来自全世界各国的进口材料,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民众的生活也会获得极大的改善。

如果当时强行拿下香港,那么西方对我们的封锁范围一定会扩大到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所有地区。这样一来,我们想要获得重要材料就十分困难了。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9)

再次,这一决定充分权衡了对香港主权的掌控力度。

众所周知,在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件事上,我们是没有任何退路的,香港必须要回归祖国的怀抱,这是任何个人、组织和势力都无法阻止的。

当时考虑暂缓攻打香港是有一个重要前提的,那就是我们有能力随时收回香港主权。

实际上,解放军在收复香港这件事上,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香港离大陆很近,解放军又具备很强的地面作战能力,且英国当时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已经快速衰落了,所以,对于香港收复行动的主导权是完全掌握在中方手中的。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0)

最后,这一决定为中国最大程度上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

即便西方国家的对新中国采取了普遍的封锁行动,但是,由于历史以及国家利益方面的原因,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

就拿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当时的美国已经通过二战获得了实际上的国际领导地位,并且逼迫英国交出了所有海外军事基地。

从骨子里,美国并不关心英国的利益,只关心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这背后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好处。

而英国作为传统的欧洲强国和旧时的世界领导者,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维护本国的利益和昔日的辉煌。

中方在香港问题上的这一决定,给了英国充分的面子,同时也确保了英方在香港的切实利益,对此,英国心知肚明。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1)

因此,我们看到,在新中国成立第二年,英国就率先承认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合法政府。

这一行动为中国打开西方世界的大门,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打破美国封锁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后,中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艰苦奋斗,依靠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依靠灵活自主的外交政策,依靠国内民众的勤劳智慧,在80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外交格局彻底打开。

在中国实力获得极大提升之后,中方开始在香港问题上发力,中英两国在1984年达成了共识,发表了共同声明,最终,中国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历史再一次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和高瞻远瞩。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2)

中国表面上看似向英方做出了让步,但实际上一方面并没有放弃对香港的主权,并最终实现了这一目标。

另一方面,借助西方之间的复杂关系,纵横捭阖,最大化地实现了国家利益,让中国的综合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我们继续维持了在香港施行的资本主义制度,继续确保其重要国际贸易港和金融中心地位,确保了其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949年林彪欲带兵收复香港)(13)

最后,我想说的还是那句话:大国之间的博弈总是长期的、复杂的、多变的,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这是国际关系中不变的真理。

因此,要懂得进退和取舍,要综合考量利弊得失,一切决策和行动都要以最大程度确保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行稳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