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行拳走架过程中,腰胯非常重要,古拳谱经常把腰胯放在一块讲,容易让初练者把腰看成胯,或把胯当做腰,或者腰胯不分,所以,初练者分清腰胯非常重要。

太极拳的腰胯的转换 门外看太极太极拳的腰胯(1)

人体腰胯

首先,腰胯是不同的部位。腰是介于胯与肋之间的部分,位于躯干下端,脊柱分颈、胸、腰、尾椎,腰椎部分的躯干为腰。胯介于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位于躯干和下肢交界处,胯有前后胯之分,尾椎连接骶骨,并与髂骨构成后胯,髋骨与大腿构成前胯。腰部骨骼为腰椎,胯部骨骼是由尾椎、骶骨、髂骨、坐骨、耻骨、股骨组成。其次,腰胯联系紧密。因为腰胯在人体相邻部位,动腰必牵扯到胯,开胯必先松腰,腰胯经常联动,古时候拳师还没有掌握人体结构学,所以将腰胯放在一处讲,更加说明腰胯密不可分。

太极拳的腰胯的转换 门外看太极太极拳的腰胯(2)

人体骨盆结构图

认清腰胯,可以指导太极拳科学训练。一是明白如何开胯。太极拳核心是松,松的第一步是要把人体九大关节松开,髋关节是人体九大关节中最大的关节,开胯就是松髋关节,髋关节中的骶髂关节为后胯,髋关节与股骨连接构成前胯,压腿、下腰是开胯的不二法门,腿压不好,腰下不去,很大原因是没有分清腰胯。压腿、下腰是骨盆和大腿折叠,初练者习惯用头、胸与大腿折叠,头胸与大腿折叠实质是折叠腰,这样不仅腿压不好、腰下不了,甚至会对脊椎造成损伤。二是明白如何松腰。人体脊柱有“颈、胸、腰”三大生理弯曲,腰椎弯曲最甚,压迫最厉害,身体很多疾病源于腰椎受压迫缘故,故松腰可以促进健康,太极拳身法十大要领之一就是松腰。松腰就是减缓、矫正腰椎生理弯曲,后凸命门是松腰最有效办法,卷尾闾既可以松腰,又可以开后胯,所以太极拳行拳走架的时候要卷尾闾。三是明白如何发劲。古拳谱曰“劲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通于脊背,形于手指”,太极拳运动规律是根节崔、中节随,稍节领,腿脚是人体的根节,胯是腿脚的根节,所以说太极拳运动动力来源于胯,主宰于腰即为运化在腰,因为腰连接人体下肢与躯干,人体协调一致主要在于腰。脊背、手臂只是负责传达和表达功能。

太极拳的腰胯的转换 门外看太极太极拳的腰胯(3)

人体腰胯结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