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1)

1867年,普鲁士主导成立北德意志同盟,吸纳德国北部22个邦国,同时对德意志南部诸邦施加影响。不久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运用一系列外交手腕成功将南部诸邦收入囊中,同时对法国发起王朝战争。法国战败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

一战战败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德国遭遇前所未有的屈辱与危机。波兰从东西普鲁士之间独立,将德国领土一分为二;立陶宛从东北方向拿走梅梅尔;阿尔萨斯和洛林划入法国版图;丹麦则从日德兰半岛上割走北石勒苏益格。

德奥合并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3)

一战的屈辱使德国上下弥漫着强烈的复仇情绪,在这种背景下希特勒成功上位。1938年3月15日,在纳粹的策划下德奥合并,奥地利成为第三帝国的一部分。

吞并苏台德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4)

欲壑难填的元首很快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首当其冲的便是与德国紧邻的苏台德地区。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签订协定,单方面将苏台德及捷奥接壤部分割予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5)

英法的绥靖并未换来希特勒的满足,次年德国向捷克斯洛伐克剩余部分提出领土要求。由于架不住纳粹的武力威胁,捷总统被迫签订《德捷合并协定》,捷克斯洛伐克大部被德国占领,东部被匈牙利占据,北部一小部分遭波兰瓜分。

收回梅梅尔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6)

取得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德国向立陶宛提出梅梅尔的主权要求,孱弱的立陶宛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便被迫归还梅梅尔地区。

瓜分波兰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7)

1939年,德国百余万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波兰境内,尽管后者与英法存在军事同盟,但出于“祸水东引”的考虑,英法并未进行军事干预。最终,苏联与德国联手再次瓜分波兰。

今日版图

德意志全盛时期的地图(德意志领土变迁史)(8)

1945年德国战败,其领土瞬间缩水至今天的35万余平方公里,当年庞大的德国如今比日本还小2万多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