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人“商鞅”入秦后,大力推行的“变法”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使“秦孝公”抛开亲情,见太子犯法受罚而不顾,且用尽毕生时间来为“商鞅变法”保驾护航,

而在“秦孝公”去世后,一直痛恨“商鞅变法”的太子“嬴驷”,即位“秦惠文王”后,只斩杀了“商鞅”本人,却并未废除“商鞅”所立之法!恰恰相反的是,“惠文王”将同是反对“商鞅变法”阵营中的“公子虔”和“公孙贾”二人,以诬陷“商鞅”造反罪处死!带着以上种种疑问,我们来细诉一下“商鞅变法”的利与弊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1)

公元前359年,一场决定秦国未来命运的重大会议,在王庭内举行,

会议的主要内容只有一点,秦朝是否需要法治的改革,新法《垦草令》是否能够通过,得到颁发实行,“史记”上对此次会议的重点对话内容,进行了描述,(《史记·商君列传》之《更法》篇)

但当时反对派与“商鞅”之间对簿的场面,场外的人却无法体会的到,我们可以想象的到,一份剥夺王公贵胄们切身利益的法律,对他们而言如同抽筋剥皮一般,此举必定会得到王公贵胄们强烈的反扑,双方的辩论将会非常的激烈,此时坐在王椅上的“秦孝公”正面临在一个巨大的分岔路口前,他的决定不但是秦国内部的改变,而且将影响到整个战国时期各国的命运,值得庆幸的是“秦孝公”最终选择了“商鞅”,力排众议新法《垦草令》顺利得到通过,作为后世的我们可以看到,“秦孝公”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变法不但导致了秦朝“始皇帝”完成天下一统,还影响了未来中国千余年各封建王朝的制度。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2)

“立木为信”

在取得《垦草令》的合法性后,“商鞅”并没有急于发布实施,虽然在高层的角逐中,“商鞅”取得了胜利,但新法一经发布,“商鞅”即将面对的是秦朝上下各界人群的质疑声,所以“商鞅”必须要建立威信,取得自己的权重,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通过《史记》的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商鞅”确立威信的方法是多么的高明,在城门闹市区,使用猎奇的办法,引起市民的好奇之心,并许诺奖励重金,办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开始人民都不敢相信,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搬一根木头,就能得到五十金,这可够平常百姓生活一生的了,但当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出现后,“商鞅”的威信也迅速得到扩散,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3)

《垦草令》的中心思想

一切准备就绪后,“商鞅”开始了秦朝内的第一次变法,新法《垦草令》中条款众多,牵扯甚广,笔者认为,百变不离其宗,新法《垦草令》的中心思想,莫过于“富国强兵”将秦朝彻彻底底的改造为战争的机器,而“商鞅”想要的富国,却并非是民富,确切的说应该是国库富足,那么“商鞅”要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4)


第一步:削特权

《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战国时期的“王公贵胄”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1. 权利:“王公贵胄”拥有赦免权,明确一点可以说王法在“贵族”面前是无效的,若想以王法惩罚到“贵族”的唯一方法,只有君王亲自处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若让生,何惧王法!
  2. 财富:获得特殊权利的同时,君王会赐予“王公贵胄”们肥田沃土,固定的俸禄,大把的仆人
  3. 世袭:只要没有被君王剥夺权利,这些贵族们就可以祖祖辈辈的继承官爵,享受待遇,

“王公贵胄”们在优质的环境中过的无忧无虑,招纳“门客”成为他们的爱好,少则几百,多则上千,“门客”的数量也成为了“贵族”们的炫富手法,“商鞅”的新法《垦草令》首先要剥夺的就是“贵族”们的权利,让他们居安思危,低调些,节俭些,动起来,对王朝没有贡献的“贵族”将被淘汰出局,

看到这里不难想象的到,为何“商鞅”新法,会被“王公贵胄”们强烈的抵制,对“商鞅”本人恨之入骨,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5)

第二步:轻商业

《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废逆旅,则奸伪躁心私交疑农之民不行。逆旅之民无所于食,则必农,农则草必垦矣。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令军市无有女子,而命其商;令人自给甲兵,使视军兴。又使军市无得私输粮者,则奸谋无所于伏

收拾了最难缠的“贵族”们后,商人们显得容易很多,现代化经济的核心是全民经济,要的是百姓富足 ,民生安康,经济繁荣,而想要经济繁荣的前提必须是国泰民安,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战乱不断,显然难以达成,所以要先保证王朝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应对战争,“商鞅”的新法采取了

  1. 限制商业经营范围:这个做法可以将社会资源集中到国营,重要的战略物资如粮食等,将不会被私人商贩所囤积,
  2. 提高商税:提高商人的税务后会得到两种好处,市井商人在高税务下,将会弃商从农,加大农业生产,而大商户们的税负,则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通过轻商业的做法,秦国不但可以扩大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还集中了战略物资,充实了国库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6)

第三步:重农业

“商鞅”的新法中,为什么以农业作为头等大事?在古代的战争中,要获得胜利,强壮的兵马固然重要,但充足的粮草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兵家常用的手法,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火烧“乌巢粮仓”,战国时期战乱不止,如若粮草供应不上,必将军心涣散,所以农业成为秦国的重中之重,也是强国之路的根本,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7)

将变法进行到底

公元前350,秦朝迁都与咸阳,在新都城的城墙上,张贴着“商鞅”的第二次变法内容,这一次变法是在《垦草令》的内容上进行深度扩展,并添加了一项最大的亮点制度《县制》,这项改革彻底的改变了以往的权利分配问题,通过官员直接由秦王任命的方式,王权得到高度集中,使秦王得到了利益最大化,相信这也是“秦孝公”用尽毕生时间为“商鞅变法”保驾护航的原因之一,而“商鞅”所立的《县制》也成为以后《郡县制》的雏形,被后世王朝所使用,延续千年


大秦帝国之商鞅变法秦公杀长公子(大秦帝国之霸业的奠基人)(8)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王权的牺牲品


“商鞅”为了将秦朝打造成为一台完美的战争机器,其变法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人性化,虽然强压政策可以使举国上下超负荷运转,但过于无情的法律,也将“商鞅”推向了风口浪尖之上,变法完成后,“商鞅”能为大秦帝国付出的唯有一死!成为新王坐稳天下的牺牲品,

“秦惠文王”即位后深知“商鞅变法”给大秦帝国带来的诸多好处,但“商鞅”不死,王位尚未坐稳的“惠文王”如何获得“王宫贵胄”们的支持!此时“惠文王”的上上之策,就是借“商鞅”项上人头一用,而立天下,这也是“惠文王”只杀“商鞅”,却不废其法的根本原因。

本文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