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哲学家语录(世界最伟大哲学家的经典语录)(1)

泰勒斯,古希腊哲学家、几何学家、天文学家,米利都学派(亦称爱奥尼亚学派)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留下名字的思想家,被后人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经典语录:过份的执著会带来毁灭。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主义创始人。他认为数学可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对数字痴迷到几近崇拜。

经典语录: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东周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经典语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后代敬称孔子或孔夫子。东周春秋末期鲁国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并沿用至现代。

经典语录: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十名哲学家语录(世界最伟大哲学家的经典语录)(2)

赫拉克利特,古希腊哲学家,爱菲斯学派创始人。相传他生性忧郁,被称为“哭的哲学人”。

经典语录: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巴门尼德,古希腊哲学家,埃利亚学派一员。他认为真实变动不居,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因此人不可凭感官来认识真实。

经典语录:知识必须有一个对象,而对象必须是某种存在的事物,否则就不会有知识。

埃利亚的芝诺,古希腊哲学家。他以提出了四个关于运动不可能的悖论而知名。

经典语录:人的知识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墨子,子姓,墨氏,名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说创始人。

经典语录: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

十名哲学家语录(世界最伟大哲学家的经典语录)(3)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与其追随者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经典语录: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同时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史称“西方三圣贤”或“希腊三哲”。

经典语录: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牵涉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经济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经典语录: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孟子,名轲,东周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尊称为孟亚圣,又称孟子林,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经典语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十名哲学家语录(世界最伟大哲学家的经典语录)(4)

季蒂昂的芝诺,古希腊哲学家,受到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犬儒学派等的影响。于公元前305年左右创立了斯多噶学派。

经典语录:我们有两只耳朵,但却只有一张嘴,所以应该多听少说。

伊壁鸠鲁,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创始人。他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经典语录: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思想家,法家思想代表人物。他认为应该要“法”、“术”、“势”三者并重,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经典语录: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一个人立志的境界,不在于胜过别人,而在于胜过自己,要做到这一点,才是最困难的。)

王充,字仲任,东汉哲学家。与王符、仲长统并称后汉三贤。

经典语录: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知道这个房子漏水的人,就住在这个房子里面;知道施政有所缺失的人,就是民间的老百姓;知道儒家经书之误的,正是读着诸子百家的书的学子。)

十名哲学家语录(世界最伟大哲学家的经典语录)(5)

塞克斯都·恩披里柯,罗马帝国时期希腊专家,怀疑论者。恩披里柯的著作记载了古代怀疑论者的主张以及他们对各派学说的反驳,是研究古代哲学的重要史料。

经典语录:怀疑是一个艺术,将事物一切可能的出现方式与思想方式对立起来,以致我们因为对立的事态,论证难分高下而中止一切判断,进而得到灵魂的安谧。

龙树,一称为龙猛、龙胜,音译那嘎呵朱讷,南印度佛教僧侣、大乘佛教论师,在佛教史上具崇高地位,许多人认为他是释迦牟尼佛之后,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论师。

经典语录:下人破戒,中人著戒,上人不著戒。(下等人破戒,中等人执著戒律,上等人不执著戒律。)

普罗提诺,又译作柏罗丁、普洛丁,新柏拉图主义奠基人。其学说融汇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视太一为万物之源,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其思想对中世纪神学及哲学,尤其是基督教教义,有很大影响。

经典语录:人类处于神与禽兽之间,时而倾向一类,时而倾向另一类;有些人日益神圣,有些人变成野兽,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希波的奥古斯丁,俗称圣奥古斯丁,早期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其思想影响了西方基督教教会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会。

经典语录: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是温柔甜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