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昨天晚上,杭城的雨水倾泻而下,省市气象部门的预报员们却长舒了一口气。

中午时分,气象部门发出提醒,夏季的强对流天气正在酝酿,大家要防范短时大雨到暴雨。直到下班时分,天空依然艳阳高照。不过等到晚饭过后,雨水终于痛痛快快下起来。

一天之内,天气形势多变,天气预报多次更新。

难怪有网友说“夏天的预报员太难了”。

“预报真的很紧张!”6月15日,一个工作数年的预报员这样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尤其是夏日午后强对流天气,预报难度大,致灾性大,还有初雪也很难预报,如同初恋般可遇不可求的。

还有小伙伴问,虽是梅雨期间,这两天阳光好到不行,正常吗?

夏季天气预报究竟难在哪里?

今天杭州24小时天气预报详情(夏天强对流天气为何难以捉摸)(1)

1】夏季强对流天气为何难以捉摸

昨天,天气一改画风,阳光灿烂,气象部门预报员的神经反而高度紧张。

先是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计下午到夜里,我国东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将有短时强降水天气,小时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达80毫米以上,其中就包括了浙江北部。

气象部门分析,这次强对流是由于东北冷涡南下引起的。东北冷涡破坏力强,影响到山东给当地造成了雷雨大风和冰雹。它继续南下,上海、江苏、及浙江北部都将有强对流天气出现。

为此,昨天中午,省市气象部门早早发出天气提醒,强对流主要表现为7-9级雷雨大风和短时大雨到暴雨,大家要注意防范。

但直到下午傍晚时分,窗外还是艳阳天。

“对于强对流天气来说,阳光越好、气温越高,随之而来的风雨就可能越激烈。”杭州市气象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小时新闻记者。

晚上7时20分,气象台再次发布天气提醒:目前临安、余杭和主城区北部有对流云团发展东移,预计前半夜临安、余杭、主城区、临平、钱塘、萧山北部等地有阵雨或雷雨,局地伴有短时大到暴雨和7~9级雷雨大风,请注意防范雷雨大风对设施农业、水上交通、在建工程及户外广告牌的不利影响。

“对于气象人来说,最纠结的事就是天气变化无常,所以只能紧盯。”气象部门解释说,夏季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难度大,特别是提前较长时间的预报,像昨天的东北冷涡影响下的午后雷阵雨这种。

“这类强天气,轻则出现短时阵雨或雷雨,重则可能出现雷雨大风、强雷电和冰雹。而且局地性明显,事发突然,移动速度快,破坏力强,一旦影响往往有很大的破坏性,所以气象部门对这种天气高度重视,只要有影响的可能,就会尽早提醒。”

昨天,网友们一边感叹“预报员们真是太难了”,一边也在吐槽:夏季午后雷阵雨为何如此难以捉摸?

杭州气象专家表示,这种天气局地性特点明显,拿杭州来说,城中、城南、城北天气往往都不一样,移动快速度快、强度强。“从预报员角度来说,相当于需要‘实况为王’,往往需要根据上游已经出现的天气实况实时调整和修正天气预报内容,需要极强的短临预报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作为支撑。”

简单来说,强对流天气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然而这种天气破坏力很强,属于历时短、天气剧烈、破坏性强的灾害性天气。

另外,强对流天气是以大尺度天气系统为背景,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或决定着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生成、发展和移动过程。

比如说,梅雨期间,大范围的冷暖空气交汇形成梅雨锋雨带,如果配合上地形等有利条件,就会在局部地区产生暴雨。

“但是大小尺度天气系统时刻在变化,也就造成了这种天气捉摸不定的印象。”

2】梅雨期没有雨,正常吗

还有小伙伴关注到,现在虽是梅雨期,但这两天,杭州的雨水似乎偃旗息鼓了。

今天的阵雨,也只会发生在部分浙南地区的下午时分,而其它地方今明两天的天气都是以多云为主。

梅雨期没雨是正常的吗?

太正常了!

“梅雨期雨带会因为冷暖空气势力的增强或减弱,出现南北摆动,降水区域也会跟着出现变化。降雨间隙,阳光就出现了。”浙江天气表示。

阳光一充足,气温就火速爬坡。这两天雨水暂歇后,不少地方会朝着35度高温线目标挺进,闷热感也是大大增加。

别急,之后全省范围内,有两轮降水已经候场。

3】天有不测风云是有道理的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天气预报准确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因为我们天天要看天气预报,有时候就会觉得预报不那么“准”。

“大气运动存在内在的随机性,使得人们对未来大气运动的描述不可能非常精确,也就是说,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准确,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专家说,受观测资料的影响,观测台站间隔较大且分布不均,一些中小尺度天气现象,比如雷暴、龙卷风、冰雹等经常成为“漏网之鱼”。

数值天气预报是现在天气预报的基础,数值预报把大气的演变规律近似表示为一组数学方程式,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对未来天气或气候状况的预报。

人们会觉得预报有时候不准确,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天气现象的局地性 ,比如下雨隔牛背,东边日出西边雨,太阳雨,气象台的预报不可能完全描述。

其实,预报员比谁都在意报得准不准。看似十几个字的预报后面,是各种分析和谨慎。

不过现代气象上,已经有一些先进的预报技术和手段,比如智能网格、雷达、卫星运用,从时间空间分辨率上来看,预报会更精细精准。

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气象局局长问明天天气怎么样,十个预报员,八个举手表示要下雨。局长说,好,明天80%的可能性要下雨。事实上,一条天气预报的出炉严谨得很。

杭州气象局一天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起码三次的会商。下午还有一场省市气象台之间的会商。如果碰上特殊天气,会商就更频繁了。

“这种天气会商就好像专家会诊,如果有疑难杂症,大家一起商量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准确率。如果碰上台风,气象预报大厅都会座无虚席。”气象专家最后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