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昆明的晓东街,不少朋友觉得很怀念。与此同时,也对晓东街上那些消失了的美味抱有遗憾,其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莫过于就是福顺居的烧鸡。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只曾经被称为“老昆明第一鸡”的烧鸡。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1)

(图源:昆明信息港,侵删)

诞生于烽火战乱中的烧鸡

福顺居烧鸡可以说是诞生于硝烟战火中的产物

抗日战火爆发后,昆明成为了抗战的大后方。为躲避战乱,全国各地的人开始涌入昆明,其中不乏一些在当地就小有名气的烹饪高手。

比如,早就在家乡山东成名的北方清真菜名厨朱维柏、朱微翠两兄弟。

他们来到昆明后,先是在祥云街开了一家名叫“东来顺”的清真饭店,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把极具北方特色的涮羊肉、烤羊肉串等美食带到了昆明。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2)

(图源:昆明东来顺,侵删)

眼看着店里生意不错,于是哥俩计划一番后,又在离“东来顺”不远的晓东街口,开了“福顺居”饭店。

原本福顺居也是打算延续东来顺的风格,卖一些北方风味的盖浇饭、烩菜。但谁也没想到,真正让福顺居声名鹊起的却不是北方菜,而是一道烧鸡。

以至于到后来,提起福顺居大家第一反应都是——烧鸡。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3)

(图源:昆明同城网,侵删)

德州扒鸡 云南香料造就福顺居烧鸡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山东烧鸡的原创人——李子育,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福顺居烧鸡。

李子育是山东德州人,至于他为什么会不远万里来到昆明,也是因为战争。

抗战时期,他携家带口地逃难到昆明,在晓东街附近摆了一个专卖山东烧鸡的小摊,那是飘香万里,生意十分兴隆。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4)

(图源:美篇溪流,侵删)

1956年公私合营后,李子育被分到福顺居工作,专门从事卤菜制作。但这时店里没有鸡,只能卤上一些素食。

直到1963年后,市场供应紧张得到缓解后,福顺居每日有了三四十只活鸡供应。

有了鸡源,福顺居从1964年开始制卖“山东烧鸡”。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5)

(图源网络,侵删)

说山东烧鸡也不够准确,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算云南版“山东烧鸡”。

李子育在德州扒鸡的基础制作工艺上,增加了许多云南特有的香料药材,以秘制配方卤煮,不仅美味可口还有一定保健养生作用。

刚出炉的烧鸡皮酥肉香、油光闪闪,根本不用刀切,全凭厨师手撕脱骨。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6)

(图源网络,侵删)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7)

(图源网络,侵删)

一口咬下去,脆薄的鸡皮和嫩滑的鸡肉相得益彰,丰富的汁水从肉中渗出,吃完唇齿留香。

那才是真的吃了想一年,不吃悔一年。

当时供应的全是传统饲养的土鸡,加上李师傅技术高超,造就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烧鸡。

所以福顺居门前总是排着长队,去晚了买不到的非常遗憾。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8)

(图源网络,侵删)

如今的福顺居烧鸡

我们都知道,对于美食来说,传承和原料非常重要。

福顺居烧鸡一直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来,烧鸡的鸡种变成了肥大的饲料鸡,卤水的味道也不再是原来的配方。

如今的福顺居悄悄伫立在晓东街边林荫下,有一个卖着烧鸡等卤菜的窗口和一个可以堂食的小院子,但不再经营饭菜酒席了。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9)

(图源:大众点评,侵删)

云南六大名鸡之一 消失的34(10)

(图源:大众点评,侵删)

真正的福顺居烧鸡也成为了属于上个世纪的传奇味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