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必然脱离不了历代皇帝,尤其是皇帝的年号,因为在辛亥革命之前,古人们主要的纪年方法就是用皇帝的年号进行纪年,所以在史书上会出现"康熙三十年、乾隆二十年"这种文字。然而,古代皇帝往往除了年号以外,还有庙号、谥号,一旦理不清楚这里面的关系,就很容易搞混淆。这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体现在起止时间和使用方面。

皇帝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吗(庙号和年号的区别)(1)

第一个拥有庙号的君主,商太祖商汤

一、 起止时间的区别

1、 谥号的起止时间

关于谥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说是周朝以前,有说是周朝初期,有说是西周中期,还有说是战国时期。目前比较受认同的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西周中期,经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周孝王之前的历代周天子都不存在"谥号"一说,比如"周武王"、"周成王"等,都是周天子生前所用的王号。一直到周孝王时期,周朝方才正式确立了谥号制度,周孝王去世后,被谥为"孝王"。

关于谥号的终止时间倒是没什么争议的,1927年,一代史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投湖自尽,清逊帝赐以谥号"忠悫",标志着谥号制度的终结。

皇帝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吗(庙号和年号的区别)(2)

最后一个拥有谥号的人,王国维先生

2、 庙号的起止时间

庙号起源于商朝,商朝由商部族发展而来,而商部族重视祭祀,所以商朝的君主一旦去世,继位之君就会为了祭祀先君而修建一座专门的家庙。对于一些功绩比较突出的君主还会奉上庙号,比如将商朝都城从奄迁到殷,继而让商朝迅速发展的盘庚,他去世后被尊为"世祖",还有开创武丁中兴的武丁,他去世后被尊为高宗。

庙号不仅开始时间比谥号早,终止时间也比谥号晚,最后一个享有庙号的皇帝为溥仪,他去世之后,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在2004年为其奉上的庙号为"清恭宗"。然而这个庙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清王朝已然覆亡,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最后一个庙号应为光绪皇帝的"清德宗"。

皇帝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吗(庙号和年号的区别)(3)

最后一个拥有庙号的皇帝,光绪帝

3、 年号的起止时间

年号起源于汉朝,和纪年方法有关。汉朝建立之前,人们所惯用的是王位纪年法,秉承的宗旨是"一元纪年",意思就是某王从继位到退位(去世)是按照一、二、三这样逐年纪年的,不会说到了某一年又从一开始。汉朝建立之后,刚开始也是这般纪年,但是随着黄老之学和儒学的不断发展,五行学说和"君权神授"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旦遇到比较严重的灾祸时,大臣们往往就会建议皇帝"改过自新"、"从新开始",所以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纪年都分成了段。到了汉武帝继位之后,这位敢于创新的皇帝为了统一各诸侯国的纪年方法,巩固皇权的威严,正式推出了年号制度。

年号终止于清朝,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标志着年号制度的终结。

皇帝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吗(庙号和年号的区别)(4)

最后一个拥有年号的皇帝,宣统帝

二、 使用方面的区别

1、 谥号的使用情况

用途:对去世的人进行盖棺定论。

使用范围:皇帝(天子)、诸侯、大臣等都可以有。

使用情况:周朝时期使用很广泛,也很讲究,都是一个字;秦朝不予采用;汉朝恢复使用,并且在皇帝的谥号前面会加上一个"孝"字,比如"孝武帝"等;唐朝时期,谥号就成了一种文字竞赛,字数越来越多,既难记,又绕口,所以唐朝之前的皇帝多以谥号称之,比如汉宣帝、隋炀帝等,到了唐朝就开始没用谥号称之了。这种情况一直发展到清朝,比如努尔哈赤的谥号达到了二十多个字,谁能记得住?

皇帝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吗(庙号和年号的区别)(5)

第一个拥有年号的皇帝,汉武帝

2、 庙号的使用情况

用途:汉朝之前是用来彰显有为之君的功绩的;汉朝之后被用来给历代皇帝作盖棺定论用。

使用范围:汉朝之前只有大有为之君方可拥有;汉朝之后,庙号就开始泛滥了,只要是皇帝,都可以有。

使用情况:商朝时期,庙号的前缀只有"太"、"高"、"世"和"中"四个字,后缀只有"祖"和"宗"两个字,比如商太祖商汤等;周朝时期,本着新朝新气象的原则,没有实行庙号制度;秦朝时期,秦始皇同样未采用庙号制度;汉朝时期,恢复了庙号制度,比如汉太祖刘邦等,但是终汉一朝,最终拥有庙号的皇帝仅有七位;三国时期,曹魏将庙号普及了,并且有些滥用的迹象,比如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人竟然都用上了"祖"字;三国之后,历任皇帝皆有庙号,而且庙号只有两个字,便于记忆和称呼,所以当唐朝的谥号不好记之后,人们就习惯用庙号来区别皇帝。

皇帝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吗(庙号和年号的区别)(6)

自唐朝始,多以庙号称皇帝

3、 年号的使用情况

用途:年号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纪年,其次就是宣示君主的正统性。

使用范围: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皇帝皆有之。

使用情况:明朝建立之前,皇帝多有好几个年号,直到元朝时期方才好点,偶有两个、三个的情况发生;明朝建立之后,除了明英宗朱祁镇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位皇帝有两个年号以外,其他皇帝都是一个年号,而且年号用的都是两个字,既方便记忆,又有辨识度,所以对于明清两朝的皇帝,人们除了称庙号以外,还常常以年号称之,比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皇帝的谥号是死后才有的吗(庙号和年号的区别)(7)

自明朝始,多以年号称皇帝

结语

综上所述,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出现时间最早的是庙号,出现时间最晚的是年号;终结时间最晚的是谥号(溥仪的庙号得不到广泛认同),终结时间最早的是庙号;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谥号,使用范围最小的是庙号。唐朝以前,辨识度最高的是谥号;唐朝建立之后,明朝建立以前,辨识度最高的是庙号;明朝建立之后,辨识度最高的是年号。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