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养猪业市场发展及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猪场精细化管理也是提上日程,直接关乎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饲养技术是养猪产业的技术支撑,是实现猪场养殖效益的保障。饲养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益,也是扩大市场的基础。一起来了解种公猪、母猪以及仔猪在养殖中的精细化管理和饲养技术。

猪场养殖管理方案(猪场精细化饲养与管理才是养殖效益的关键)(1)

猪场精细化管理

  一、种公猪的精细化管理和饲养技术

  1、品种的选择

  对于种公猪的筛选很是严格,要考虑种公猪的品种特性和遗传特性,同时还要考虑种公猪发育情况,是否能达到标准型的优质公猪。种公猪的遗传特性对于猪场猪群的品种改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还要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饲养条件及管理情况。在筛选时种猪要有具体的基因遗传及种猪系谱,实现公猪的高标准。

  2、营养补充要到位

  提高种公猪的精液质量,保证旺盛性欲,种公猪的饲料应含有16%粗蛋白和0.8%赖氨酸,还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和D等营养成分,避免丧失繁殖能力。蛋白质是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和数量的物质,所以也要适当给公猪添加蛋白质,合理安排饲喂量一般控制在2.3~2.7kg,保证水源的充足和干净。

  3、活动管理日常

  给公猪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远离母猪舍,实现饲养、运动、清洁及休息的统一制度化的管理。增强猪体质,提高繁殖的机能。另外要做好猪舍的卫生,做好疾病预防,定期做好体重检测,保持中上等的重量。

猪场养殖管理方案(猪场精细化饲养与管理才是养殖效益的关键)(2)

母猪精细化管理、喂养

  二、母猪的精细化管理和饲养技术

  母猪要进行阶段性的管理和饲养,母猪分为空怀期、怀孕期和哺乳期,根据不同阶段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饲养。

  1、 空怀母猪

  空怀是母猪在生产后仔猪断奶,到下次配种受孕前的这个阶段。这个阶段要给母猪足够的重视,采用科学管理方式促进母猪的发情排卵,有效提高受孕率和产仔数,以及生产出高质量的仔猪。根据母猪的大小及体重进行划分圈养管理,避免争斗的发生。对母猪进行实时监测,了解母猪发情状态,及时做好空怀母猪的淘汰,同时补充优质母猪。

  要控制母猪的体重,保证母猪的健康,避免母猪受孕率低、难产以及流产的不良现象的出现。如果母猪瘦弱,就需要在饲喂的时候适当给母猪补充营养物质,促进母猪身体状况的恢复。

  2、怀孕母猪

  怀孕后的母猪要做好保胎,避免出现流产,减少母猪产仔畸形率和死亡率,保障母猪处于健康良好的状态。怀孕期间母猪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避免产仔出现难产的现象。

  怀孕前期、中期、后期进行差异性饲养。前期在饲喂的过程中适当添加蛋白质,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怀孕中期,增加饲料,增加营养。怀孕后期增加饲料的能量,蛋白浓度,增加饲喂量。同样重要的还要注意猪舍的卫生,适当调节温度,及时为母猪的产后护理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物质。

  3、分娩和哺乳母猪

  提前一周给产房区做彻底消毒,管理人员要及时观察待分娩的母猪,做好转入产房准备,母猪分娩时,首先遵循顺产,如果出现难产现象,必要时采取助产方式,以保证母猪和仔猪的健康。产后护理工作也要做好,加强母猪在哺乳期的饲喂和营养,以保障仔猪能健康快速的生长。还要及时转换哺乳期饲料,加强对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促进母乳分泌及母猪身体的恢复。

猪场养殖管理方案(猪场精细化饲养与管理才是养殖效益的关键)(3)

仔猪的精细化喂养

  三、强化仔猪的精细化管理和饲养技术

  对于仔猪的精细化管理要根据成长阶段进行喂养,主要分出生后、开食补料、断乳前独立生活和断乳后的喂养。

  1、仔猪的生长特点

  仔猪前期的生长发育较快,新陈代谢也很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很高,出生3天需要补充铁元素。

  2、出生后

  要保证无菌的生活环境,给予适当的生存空间和室内温度,适当添加相应乳食,做好仔猪护理。

  3、开食补料阶段

  要保证母乳量的供给,添加相应的营养物质来补充母乳不足的情况,在16-17日龄引导使用料槽饲喂。

  4、断乳前独立生活阶段

  要做好饲料喂养和母乳的转化,为仔猪独立生活打基础。

  总结:仔猪是猪场比较重要的一环,是促进猪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总体提高猪场品质,为猪场的长远发展及管理技术的提升做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