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平 萧红(萧红笔下许广平)(1)

"人若把自己框在一定的范围内,就容易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格局。"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同样的空气,但人的想法却是千奇百怪的。下雨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欢喜的人看到了花草得到了雨水的滋养,忧愁的人看到了脚下那双已经变脏的布鞋。

性格的迥异让人们对事物有着不同的感受,好与坏,悲与喜,每个人的定义可能都不尽相同。

生活就是柴米油盐,到处都能看到烟火气息。

鲁迅生平有过几段令人猜测的恋情,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与许广平的"师生恋"了。1924年,鲁迅以教师的身份出现在了许广平的视线中,那时的鲁迅总穿着补丁衣服,标志性的胡须,俨然一副长者的风范,许广平做梦也没想到余生会与这位老师一直纠缠不清。

有才华的人往往都有一种独特的个人魅力,大概就是鲁迅的才华吸引了当时涉世未深的许广平,让她敢于抛开一切世俗观念与鲁迅交往。

1925年,在鲁迅的书房内,许广平勇敢的向鲁迅表示了好感,鲁迅内心的动荡战胜了他的自卑,他对着许广平说:"你战胜了",此后他们二人正式的恋爱了。

被热恋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会做出一些惊人举动,1927年,许广平和鲁迅正式开启了长达十年的同居关系。在许广平与鲁迅同居以后,她的生活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广平 萧红(萧红笔下许广平)(2)

许广平不再涂抹胭脂,也不再添置新衣,要知道许广平之前可是一个富家小姐,殷实的家庭条件把她保护的过于周全,许广平衣食无忧,在她平静的生活中缺少的正是对传统生活的宣战。

在结束第一份包办婚姻后,许广平一直在寻觅她内心渴望的感情,终于在鲁迅这里她找到了那份寄托。

红颜知己终薄命

萧红,是我国民国时期少有的女作家,拥有许多优秀的代表作品。萧红和鲁迅的关系甚好,也曾受到过大家的揣测,但都无从证实,众多人眼中萧红是鲁迅的红颜知己。知己跟爱人不同,爱人是生活气息浓郁的,而知己则是灵魂上的伴侣。

1936年,萧红开始频繁的出现在鲁迅家中,那时的鲁迅身体抱恙,一直卧床休息。萧红几乎每日都会去鲁迅家拜访,和鲁迅一聊就是几个时辰,甚至有时候一天去数次。

许广平 萧红(萧红笔下许广平)(3)

萧红在与鲁迅攀谈的时候也观察他与许广平的相处,她大胆的猜测鲁迅其实根本不爱许广平。萧红眼中的许广平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对鲁迅毕恭毕敬,甚至近乎卑微,她不忤逆鲁迅的任何决定

对自己几近到了苛责的地步,穿着破旧的衣物,未经粉饰的面容,这些都让萧红觉得许广平在与鲁迅这段恋情中一直处于讨好的地位。

萧红还观察到鲁迅根本不在意许广平,他任凭许广平穿着寒酸,自己却一身体面的行装。鲁迅在当时的收入并不低,但却被每月购书花去了大半,萧红认为正是鲁迅的疏忽才让许广平的处境变得如此凄凉,才会让大家在读在她的文字时有了许广平真情错付的深切体会。

在萧红的文字里曾这样描述到:"她终日忙得脚不着地,也没时间打理自己,她每天上下楼跑着,所穿的衣裳都是旧的,次数洗得太多,纽扣都洗脱了,也磨破了,都是几年前的旧衣裳。她冬天穿一双大棉鞋,是她自己做的,一直到二三月早晚冷时还穿着。买东西也总是到便宜的店铺去买,再不然,到减价的地方去买。"

许广平 萧红(萧红笔下许广平)(4)

这些生硬的文字俨然是萧红在替许广平打抱不平,她认为许广平在和鲁迅同居时充当的不过是一个保姆。

人对于不同事物的认知,一般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萧红一直用自己的理解去思索许广平在爱情中的地位,她所谓的抱不平其实潜意识里都透露着自己的爱情观。

萧红的爱情之路并不顺利,在她的意识里,爱情必须绝对的平等,付出多少就应该收获多少,萧红认为女子不必卑躬屈膝的去讨好一个男人,正是她性格里的某种缺陷导致了每段爱情都无疾而终,甚至到了偏激扭曲的地步。

1942年,萧红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留给世人的只有那些作品和她临终的那句"我不甘心"。这世界本就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许广平到底在这段爱情里是幸福甜蜜的,还是卑躬屈膝的,只有她自己才能说得清楚。

此情无悔,此生无憾。

爱情里没有没有绝对的胜负,也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付出与回报根本没有衡量的准则。纵观许广平与鲁迅的十年同居生涯,这点点滴滴的积累岂能是萧红片面的措辞就可以抹杀的。

1938年鲁迅离世,许广平曾这样说:"呜呼先生(鲁迅),十载恩情,毕生知遇,提携体贴,抚盲督注。有如慈母,或肖严父,师长丈夫,融而为一。呜呼先生,谁谓荼苦,或甘如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这段话简短而深刻的揭露出鲁迅对许广平这一生的影响。

在他们以往的书信来往中,鲁迅有着对许广平特别的爱称,在他眼中许广平是"小刺猬",多刺却又吸引,"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鲁迅和许广平同居之后,他再也没有爱过其他人,这种专一不正是鲁迅深沉的爱吗!

许广平 萧红(萧红笔下许广平)(5)

鲁迅临终之前,对许广平说:"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许广平并未信守承诺,她为了继续完成鲁迅未完成的革命事业一直努力奋斗,甚至在她成为政府严捕对象,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里也未曾止步。

许广平还在这期间一直照顾鲁迅的母亲和他的原配夫人,有人会笑许广平痴,但只有她自己才了解这样做的意义。

鲁迅虽然离开了,但是对许广平的一生都有着重要影响,她继续着鲁迅的革命事业,为这个社会献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鲁迅虽然不喜家庭的包办婚姻,但是一直对原配的生活有所照顾,这些许广平都看在眼里,若是一位冷如冰霜的男人,又怎会对原配坚持照顾了这许多年,许广平对鲁迅的爱已然超越了夫妻之间,那是一种崇拜与信仰,她把自己对鲁迅的爱全部融在了日常的烟火气中,那是一个女人对爱最好的表达。

许广平 萧红(萧红笔下许广平)(6)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无权去评断这份感情的幸与不幸,但许广平与鲁迅在革命事业中的贡献精神,却是这辈年轻人,乃至下一辈都值得学习的。

文/朱竟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