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1)

特意选择在白天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因为总觉得夜里看这本很“丧”的书,情绪容易崩溃。

但也许是真的因为白天的时候太清醒,我才从原本很丧的剧情中挣脱出来,发现了这本书很正能量的一面。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2)

01为何丧

《人间失格》这本书的“丧”好像是公认的。

就连主人公叶藏也在书中对自己进行了特别负面的评价,他说:“我从小就是一个不配为人的孩子。”

细数叶藏的经历,他生在富庶人家,从小没吃过挨饿的苦,却痛恨吃饭。

理由是家里的餐厅从来都是光线暗淡,加上叶藏年纪小,被安排在最末座,也就是最黑暗的角落。加上家人们用餐时都奉行“食不言”的规矩,叶藏家的用餐气氛就总是透着股诡异。在幼小的叶藏看来,用餐就像是在向中蠢蠢欲动的亡灵们祈祷。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3)

大人们总有更重要的事,因此忽略了小叶藏的恐惧。

而更严重的是,小叶藏性格敏感,他怕给别人添麻烦,因此总是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拼命遮掩自己的恐惧和不安。

自此,恐惧和不安在小叶藏心里扎了根。

小叶藏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他不懂为什么别人对他恐惧的东西浑然不觉,也琢磨不透别人在想什么。

对人的琢磨不透,加上小时候被佣人侵犯过,却无人为他伸张正义,也没人为他做心理疏导,让他走出阴霾,也让他对“与人交往”这件事产生了恐惧。

虽然生活在世界上,可他总觉得自己像是个“局外人”,游离在众人之外。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4)

其实,要是叶藏真的能够享受“局外人”的状态,维持住自己内心小世界的秩序,让自己可以安然生活也不错。

毕竟,每个人活的好坏,其实都在于自己的感受。而在不做上天害人的事的前提下,选择任意的生活方式都是个人的自由。

可叶藏偏不。

他说:“我在极度恐惧人类的同时,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人类死心。”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5)

纠结之下,叶藏选择用故意耍宝的方式,比如故意在夏天穿冬装装迷糊、在上课的时候故意耍宝去逗乐他人等等,借此给自己立上“搞笑”的人设,拉近自己与他人的社交距离,让自己可以融入周围的社交圈里。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戴在脸上的面具,也总有被人摘下的时候。

同学竹一识破了叶藏的伪装。他看出叶藏在做单杠练习时,是故意失败,一屁股摔在地上,引得众人哄笑的。于是,竹一走向叶藏,直接指出他是故意的。

竹一在想什么,没人知道,可叶藏却沉浸在了恐慌之中。

表明看起来,叶藏的恐惧是怕竹一揭穿自己,让自己下不来台,但事实上,他更怕自己人设崩塌之后,自己再也找不到该以怎样的方式去面对他人。他很害怕自己多年来苦心维系的平衡被打破。

但怕什么来什么。对人设崩塌的恐惧占据了叶藏的内心,他想拼命找补,却总是越走越偏,直到最后,他只能用酒色麻痹自己。

后来,在经历了自杀未遂、被退学、被家人抛弃等等事情之后,叶藏的生命也滑进了悲剧的深渊。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6)

02选择挣扎,而非沉沦

梳理完叶藏的经历,很多人都会觉得承载叶藏故事的这本《人间失格》的基调也非常颓丧。

但事实上,一本书传递的是颓丧,还是正能量,和故事人物本身的经历和结局虽然紧密相连,但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我们更应该透过故事,去看作者想要传递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否是正能量,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关键。

而回到叶藏的故事,我们要去分析背后的精神,也需要退回到叶藏的经历去详细分析,而不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现代人的眼光去做判断。

这样看来,你会发现,虽然叶藏整个人虽然很颓丧,但他的“丧”却始终透着一种纵使明知会失败,也还在挣扎的努力。这是一种誓不向命运妥协的倔强,更是一种虽然身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却不愿浑浑噩噩沉沦的清醒。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7)

就像叶藏因为童年被逼用人侵犯,且遭受家庭冷暴力而不由自主对他人产生排斥之后,却依然选择用滑稽的言行讨好他人。用他的话来说,“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极度恐惧人类的同时,却无论如何也无法对人类死心。”

求爱,多么缱绻又温柔的词语。

这意味着叶藏在饱受伤害,在失望的同时,却依然对未来留有期待。他战战兢兢,努力克服恐惧,用耍宝的方式,去接近他人。

虽然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叶藏对他人的讨好方式很拙劣、幼稚,但这是幼小的叶藏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他过得不轻松,他的真正样子也可能随时会被戳穿,可他还是坚持着,拼命维持着和他人的关系。

这何尝不是一种朝向美好的挣扎和奔赴呢?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8)

可命运对叶藏并不友好,假面被拆穿,叶藏失去维系和他人关系的工具,甚至绝望到和人相约自杀,而自杀未遂后,他又经历了被退学和被家人抛弃的窘迫。

叶藏的苦,在于没人懂得他的悲伤,更在于即使亲近如家人,也没有耐心去真正考虑一下他的需要。而叶藏又不善于表达,因此只能一直默默承受。

叶藏太难了。

他真的比任何人有理由就此沉沦。他也真的开始跟着好色之徒用酒色麻痹自己。他也发现自己在女人怀里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睡得安稳。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9)

但遗憾的是,这种安稳很短暂。

叶藏在短暂的沉迷之后,发现短暂的欢愉无法填补长久的空虚。叶藏清楚地知道,酒色并不能给予自己真正的慰藉。

他不断自省,觉察出自己其实也是渴望一段稳定温暖的关系,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稳和安慰。

叶藏一次次说服自己尝试,一次次退缩。理由是“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想幸福,却畏惧伤害。

叶藏就像挂在悬崖之上,快要坠下,双手却在拼命抓住泥土。他在挣扎,他期待从痛苦中抽离,可自己势单力薄,无法自救。因此,他只得等待着可以救赎自己的人出现。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10)

很多人看过《人间失格》后都觉得在叶藏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觉得很难过。但其实大可不必。

你看,叶藏虽然畏惧幸福,也找了无数个理由不敢握紧触手可及的美好。但他没有停止尝试。特别是他在被一个叫祝子的女孩求婚后,虽然心存畏惧,但依然选择尝试迈进婚姻的殿堂。

两人结婚前的相处也很有意思。

叶藏先问祝子,自己如果戒酒的话,祝子是否愿意和自己结婚。祝子应了。

叶藏这是习惯性地向稳定关系的尝试,算是一种积极。可当祝子要让叶藏履行承诺的时候,叶藏习惯性退缩了。他说:“不,我没资格。我不能娶你为妻了。”

但在祝子的坚持之下,叶藏怀着对未知的恐惧和期许迈入了婚姻的殿堂,也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11)

这段经历也说明了叶藏在经历了无数次对人,和对人生的失望之后,依然对未来怀有希望。

而很多时候,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希望和向着希望努力挣扎奔赴的过程本身就是迷人的,且充满正能量的。

心存期许,才能迎向未来。

而未来会怎样,这是人无法左右的。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12)

03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是想说,故事传递了什么,和故事本身的结局是好是坏无关,反而和你从故事角色身上能挖掘出的能量有关。

就像叶藏,他脆弱敏感,因此在命运的裹挟之下,不断经历人生的痛苦。可从另一面来说,他一直都没有真正的放弃自己。

如果人生来是完整的,叶藏已经被命运摔得乱七八糟了。

有时候,叶藏想把自己藏在阴影之下,求得心灵的片刻宁静,但更多的时候,他仍然挣扎着,渴望有光能照进自己被摔碎的身体,他想要自救,也渴望被拯救。

就叶藏本人而言,叶藏觉得自己是失败的,因为在书里,叶藏常常说自己不配为人。可在很多和他接触过的人的嘴里,叶藏却是另一种样子。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13)

曾经和叶藏有过一段感情的静子说叶藏是个好人。

认识的老板娘说:“我们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幽默风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静子和老板娘接近的都不是叶藏拼命伪装的假面,而是他真实的样子,她们觉得叶藏很好,也值得美好。可惜叶藏不知道。

人间失格真的是太宰治的自传吗(重温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才发现)(14)

但可喜的是,阅读这本书的我们可以感知到。

如果我们真的在叶藏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那在经历了和叶藏相似的迷茫之后,我们也应该明白,向着美好挣扎和奋斗是有用的。

如果说,要走一百步才能拥抱美好。叶藏倒在了99步,很遗憾,但他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再坚持一下,目的地就在眼前了。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你,也能在感叹叶藏命运的同时,也从叶藏身上汲取勇气。

毕竟,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你也值得人间所有的美好。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