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的夜晚(夜读北外滩)(1)

《夜读北外滩》朗读者招募中,点击报名

藏在《上海年鉴(1852)》中的

虹口关键词

《上海年鉴(1852)》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年鉴,由北华捷报社刊印。书中关于虹口的记载,是上海开埠后有关虹口北外滩区域空间、人文情况的早期记录,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上海年鉴(1852)》中关于虹口的两条线索,其实可以归结为几个关键词。

一是头坝。从1851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出,当时美侨居留地与英租界之间的苏州河上尚未建桥,靠义渡过河。据清乾隆《上海县志》记载,头坝义渡形成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当时二十三保里民钱瑞、金章倡发起建造,志书中记载“沪城八景“之一的“吴淞烟雨”,即是指头坝义渡一带的景象。之后,自渡口向东逐渐形成北外滩地区最早的道路“头坝路”,其路南建有土地庙以及供人避雨的代笠亭等。头坝设渡后,在苏州河上又相继设立二摆渡、里摆渡等渡口,周边道路也逐渐形成。一些不同姓氏的家族迁入,并散居其间,如头坝路的费家宅等。1856年,苏州河口,头坝附近建起第一座桥——威尔斯木桥。

外滩的夜晚(夜读北外滩)(2)

1908年明信片上的外虹桥

二是洪口。清同治《上海县志》卷三记载:“沙洪,在杨树浦西,通江、浦”。沙洪为黄浦江支流,其入黄浦江口处称为“洪口”。清朝前期,“洪口”“虹口”混用。同治年间,洪口统一改称“虹口”,原来的沙洪也称“虹口河”,又称“虹口港”,今“虹口”之名即源于此。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虹口逐渐形成自然镇。为方便虹口港两岸行人的往来,建造了两座木桥,即里虹桥和外虹桥,虹口港两岸也因人群聚集而进一步形成热闹的内外虹口市。

三是虹口路。地图中从头坝义渡到虹口港的这条小路,在当时被称为虹口路。1864年,租界当局将其命名为百老汇路。1943年,改为大名路。后又将虹口港东侧改为东大名路。

四是老船坞。该船坞由美国人杜那普(Dewsnap)于1851年建造,设在虹口江岸。1857年,该船坞由美商连那士接办,翌年“建造得完整一新”,改名为连那士煤船坞,成为以修理煤船为主的专用船坞。1861年,霍金斯从连那士手中接办煤船坞,1862年,因霍金斯把祥安顺船厂的一处简陋船坞扩建为大型船坞,并命名“新船坞”,连那士煤船坞被改名为“上海老船坞”。这一年,霍金斯洋行把它所经营的这两个大型船坞合并,正式命名为上海船坞公司。1860年代,英、法、德等国军舰都在这里修理。1871年,上海船坞公司两船坞招租,耶松船厂抢先以年租9200两,取得老船坞的租赁权。

外滩的夜晚(夜读北外滩)(3)

1853年,文惠廉主持建造的“救主堂”

五是文惠廉。文惠廉,美国卡莱罗纳州人,曾习法律、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44年被委任为美国圣公会首任中国区主教。1845年6月16日,文惠廉携妻子和几位传教士一行10人抵沪,为上海开埠以来首批寓沪的美国人。当时,虹口沿江一带还是一片小河纵横的江滩地,租价便宜。于是,文惠廉便在此租地筑屋,设教堂传教。虹口成为美国人到上海的第一个落脚点,美籍商船也停泊在虹口沿江一带,逐渐带来酒吧、咖啡馆等美国本土生活方式。

1846年,文惠廉在虹口已经造好的房屋中,开办了一所男童学校。1851年,文惠廉又在虹口开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叫做文纪学校。该校是上海的第二所女学堂,首届文纪学生只有8人,教学内容除浅易《圣经》、“四书”外,还有教习纺织、缝纫、园艺、烹调等手艺。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