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辨芦苇和芦荻(很学究地告诉你)(1)

荻花秋瑟瑟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秋风冷萧瑟,芦荻花纷纷”。

古人喜欢将“芦”与“荻”连用,一般泛指芦苇一类的亲水植物,其实芦与荻是两种不同的植物

家乡洙水河畔就有这两种姊妹植物。据观察,发现了二者的两点不同:从习性上来说,荻水陆两栖,芦(苇)更亲水。从穗形上看,荻大致是辐射状的花穗,像扫帚;苇大致是平行状的花穗,像梳子。看下图一或图二是荻,图三是苇:

有些材料说,《诗经》中的“蒹葭”即是指“荻”“苇”的嫩枝。

这是可区分的地方,但更多时候,芦与荻是难以区分的。因为中国诗人更多地追求神似,再加上有些平仄的要求(芦为平声,荻为古入声,为仄声),所以芦、荻混用成为常态。


怎么分辨芦苇和芦荻(很学究地告诉你)(2)

荻花偏似雪

01、芦芽与荻笋

早春,芦荻的幼芽,钻出泥土,成为人们的美食,诗人们称其为“芦芽”或“荻笋”,这个,无法区分。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有这样的描写: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蒌蒿、芦芽与河豚并列,不仅因为它们可入诗入画,更是因为它们是自然馈赠给人的美食。

不仅苏轼,他的师友辈欧阳修、王安石也有诗赞荻笋之味美:“荻笋肥甘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春天一到,草长莺飞,桃花流水,可饱眼福;河豚鲥鱼肥美,芦芽荻笋鲜新,可饱口福,这是多么美好的日子啊!

所以芦芽与荻笋,正是表现美好的春天的典型意象。


怎么分辨芦苇和芦荻(很学究地告诉你)(3)

芦花

02、芦花与荻花

芦花与荻花的形态不同,颜色也稍异,但都是秋天的代表意象。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笔下的瑟瑟秋意与临别的伤感都从飘摇的枫叶和荻花中传达了出来。

不仅送别有荻花——

一片芦荻花配上一弯扁舟,一个钓翁,有时还宿过飞鸿与鸥鹭,就是江湖渔隐:

“七尺渔竿八十翁,钓丝轻袅荻花风” (戴复古)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林逋)

“白头终没利名牵。芦花深处伴鸥眠。”(无名氏)

当然一片芦荻花再配上高风夜月,长江短流,断壁残垣又勾起了怀古伤今的千古愁绪: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刘沧)

“天地江山风浪起,汀洲芦荻水烟浮。”(董嗣杲)

“蝉噪秋风满古堤,荻花寒渡思萋萋。”(刘沧)

芦荻花,适合秋天,适合送别,适合归隐,适合怀古。

除以上之外,芦荻可帘可篱,可以编织一片田园:

“土榻围炉豆楷暖,荻帘当户布机鸣。”(陆游)

“枯蔓络荆离,幽花映荻扉。”(陆游)

“编茅为屋荻为帘,老小团栾苦乐兼。”(朱继芳)

“篱疏编荻补,帘断索麻联。”(陈起)

在这里悦华隔空呼叫李子柒:你的田园断不可少了芦篱和荻帘!


怎么分辨芦苇和芦荻(很学究地告诉你)(4)

林荫下的学堂

03、当然,芦荻还可以有故事。

那天在网上做一个答题游戏,涉及到古代四大贤母,在孟(轲)母、陶(侃)母、岳(飞)母之外,还有欧阳(修)母。画荻的故事就来自欧阳母。

欧阳修4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6岁时母亲教他识字,因家贫无笔纸,就铺沙做纸,折荻秆为笔,在地上划字。欧阳氏的一个堂号“画荻堂”就是这么来的。

在刘克庄的诗中,多处用了画荻这个典故以赞美那个时代母亲们的高风亮节:

“簪蒿安隐约,画荻训偏傍。”

“子贵面槐陪国论,母贤画荻课儿书。”

芦荻是中国水边最常见的植物,芦荻意象是中国诗歌最传统的意象,通过它,我们能看到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眼光,这正象流沙河先生所说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