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1)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2)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教育现象包括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教育现象被认识和研究变成了教育问题,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外部规律)另一条是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内部规律)

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发展大体可分为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3)

萌芽时期

中国的萌芽:

孔子

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学说核心:仁和礼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体现了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朴素的公平)

教育的目: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

教育内容:文、行、忠、信;道德教育居于首位;偏重人事和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樊迟请学嫁)

教育功能:个体功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同,差异就会越来越大)

社会功能:庶、富、教

教育原则:

启发性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上最早提)

因材施教原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巩固性原则:温故而知新

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

德育原则:

因材施教: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知行统一:力行而近乎仁、学以致用

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博学于文约之于礼,欲罢不能’

‘博学于文约之于礼’这也是孔子的教学纲领

品德修养指导法: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优则仕:社会本位论的思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和榜样示范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教学反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终身学习

性相近,习相远--外铄论

性相近,习相远和‘有教无类’思想本质是一致的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内发论的观点

人性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又次之,困而不学,思民为下已---体现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师观: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

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自我修指导法。)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4)

孟子(内发论)(大善人)

最早提出‘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持‘性善论’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扩充善性的过程。这一要求贯穿在他的整个教学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在人伦关系上孟子又进一步提出‘大丈夫’人格

荀子(外铄论)

提出‘性恶论’教育目的是‘化性起伪’

学习过程:强调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墨子:

以‘兼爱’‘非攻’为教,

教育内容特色和价值: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突破了儒家六艺,堪称一大创造。

认为知识来源于:亲知、闻知、说知(知说: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法来获取知识)。中国教育史上最先明确提出量力性原则: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从事焉。

《学记》

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教育专著,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古:教师的教促进教师的学,今:教师的教促进教师的学)

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5)

教师观:

藏息相辅:大学之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强调课内课外相结合

豫时逊摩:预防 及时 循序渐进 观摩学习(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

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交喻也

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失者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学不躐等=循序渐进。

朱熹:神话起源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涵泳指的是反复咀嚼切己体察:身体力行、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苏格拉底:

教育的目的:培养治国之才。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道德

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美德即知识’‘德行可教’认为教育可以培养道德。

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是西方最早提出启发法的教育学家。

柏拉图:

认为教育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也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渊源。

《理想国》被称为公共教育思想的渊源

《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教育》并称三大里程碑

柏拉图寓学习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

西方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认为教育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认为教育是国家的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的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并提倡顺应自然以儿童身心的发展成长为主。著作有《政治学》《论灵魂》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6)

昆体良:

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或《论演说家的演讲》是西方第一本教学法论著,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修养的雄辩家

提出班级授课制的萌芽思

总结了模仿、理论、练习的学习过程。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培根提出了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也是近代第一本教学著作。“近代教育学之父”之称。

著 作:《母育学校》《大教学论》《世界图解》(是世界上最早有插画的儿童教科书)

‘泛智’教育:体现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

教育适应自然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班级授课制:这也是他的最大贡献之一。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教学原则: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尤其重视直观性教学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替代他的图片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世界图解》世界最早带有插画的儿童教科书)还有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教学原则。

是第一个系统论述了教学原则的教育学家

德育内容:提出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基本德行还纳入了劳动教育。

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口诀:范自然在班级受劳动

卢梭:《爱弥儿》

卢梭是坚定的“性善论”者

他认为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

卢梭的教育理论以“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著称

他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是使儿童“归于自然”,这是其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

《爱弥儿》宣扬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是《爱弥儿》的开篇第一句

提出消极教育,既不干涉不观书,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并不是完全的不干预只做两件事:观察自由活动中的儿童;防范外界不良影响

提出自然后果的教育方法。儿童犯错后自己承担后果自己提高认识。创办了泛爱学校。

‘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的影响下出现,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泛爱学校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

主张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著

康德:《康德论教育》

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万能论的支持者,

最早在大学开设讲座的学者之一。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7)

裴斯泰洛齐

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孤儿之父”。西方最早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他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位实践家)

著 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1.教育心理学化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所谓“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将教育科学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

2.要素教育论

他认为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能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渐转到日益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

3.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功能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发展。

他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种能力和谐发展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齐

洛克:

英国近代教育家,英国绅士教育和实科教育的倡导者,"外铄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 作:《教育漫话》

1.提出"白板说"

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任何特性;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之八九都是教育之故;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提出"绅士教育论"

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而这种培养只能通过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绅士教育的内容:智育、体育、德育。并认为体育为先,德行为重,智育最后,绅士教育要把德行放在首位

口诀:绅士洛克在白板上画漫画。

斯宾塞:

《教育论》有三篇论文,其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比较有名

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完美生活等同于幸福生活未来生活。但是二者都依赖于最有价值的科学知识。这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本位论(教育准备生活说。)

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

赫尔巴特和斯宾塞都主张实质教育论(主张发展知识)强调实用科学的作用,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特别重视体育。而且主张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反对形式教育主张实科教育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8)

赫尔巴特

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著 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观 点:

1.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

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重视和发展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意识阈”和“统觉”。

2.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两种:“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指与儿童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五种道德观念。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具体来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这五种道德观念。

3.教育性教学原则

在西方教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教育性教学”指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4.教学四阶段论

“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后由其学生席勒发展为五个阶段,即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5.“旧三中心论”

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和中心地位,提出了“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

教育学必背知识点招教网第五章(招教必考考点总结)(9)

杜威:

他倡导活动课程理论,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哲学家们的哲学家”“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著 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观 点:论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这是对“教育即生活”从“教育即生活”到“学校即社会”、再到课程的变革(“从做中学”)是层层递进的。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教育无目的论:“教育即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无目的论”,他将教育目的与教育活动本身联系起来,反映了教育活动主体的自觉。“教育无目的论”并非主张真正的教育无目的,而是认为无教育过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正如杜威所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3.“新三中心论”

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提出“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从做中学”五步教学法

创情境;定疑难;提假设;推断;验证假设

5.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

机能主义的先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等人。(1)主张研究“意识流”;

6.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主张: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即个体经验持续增长;

(3)学校是雏形的社会;

(4)课程组织以学生经验为中心;

(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

(6)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儿童中心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

经验论: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论:教育应以儿童经验为起点‘从做中学’

主动作业论:

课程组织的心理顺序论:其实杜威并不否认课程组织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但他更重视课程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他主张课程组织应从儿童的经验出发,将教材心理学化在教学过程中将儿童的个体经验逐渐提升到财的逻辑水平。

设计教学法:杜威首创克伯屈加以推广并写了《设计教学法》一书。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负责的课程组织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