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

越王勾践剑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2)

金庸题“越王勾践之剑·雪耻之精·复兴之魂”

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现在,那些刀光剑影,儿女情长,统统都化在一片烟云故梦中了。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3)

不知不觉间,已经四年了。

犹记那年,突闻先生驾鹤而去的那天傍晚,我看着手机上传来的消息,瞬间眼泪夺眶而出。我知道,他已九十几岁了,我也知道,迟早会有这一天。在这之前,我还以为,真的这一天到来之际,我难过是难过的,但也就是难过一会儿吧。我未曾料到,自己会如此“失控”。3岁的女儿当时也在边上,忽见妈妈飙泪,吓了一跳,不知所措,还好她爸爸在旁边见势不妙,赶紧哄着抱着她下楼去玩了。我无需再掩饰,一个人进了书房,一下扑在书桌上,痛哭失声。

半夜,睡得很不安稳的我,被自己的眼泪惊醒。怕吵醒睡在身旁的人,我压抑着自己的声音,泪却流个不停。

心,好像忽然被掏空了好大一块。

那种感觉,就如在辞别,一个父辈,一位挚爱,一段,青春。

那年那月,背着书包,梳着长长的马尾,行走在校园里。书包里,除了正正规规的教科书,就是悄悄摸摸塞在最底下的小说。琼瑶,古龙,倪匡,还有,最爱的金庸的著作。

我的父母都算开明,特别是父亲,对我真的算得上“宠溺”,我看“杂书”他也不怎么会干涉。记得初中时从同学那里拿了一本《金瓶梅》,坐在自己的卧室里大大方方看着,也没有刻意去掩饰,父亲后来看到了,只是微微一笑,柔声对我说了一句:“妹妹你在看<金瓶梅>啊!”我说“嗯呢!”他也没有大惊小怪,更没有强行阻止我看所谓的“禁书”。后来长大了,在心里回忆起这一段,我总是对父亲涌起难以言说的感动,他是信任我的啊,信任我这顽皮的小女儿,就算看着“禁书”,也是把持得住自己的,知道从书中撷取精华而弃其糟粕,信任女儿有一颗纯洁的心。

但是看先生的书,我从未感觉到“糟粕”为何物。只是觉得太好看了,怎么这么吸引人啊,我不吃饭不睡觉也想一口气看完啊!但是学校里有老师盯着呢,要是被发现那可惨了,书没收不说可不定还要请家长,所以这些小说自然是被我做贼一样藏着掖着放进书包带进学校的。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会忍不住一笑?当年的你,是不是也和我有过同样的举动?!在那段青葱岁月里,这么做过的同学啊,不止一个两个吧!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后悔的是,看这些书的同时,没有回过神来好好练数学题,任由理科成绩不知今夕何夕,让身边关爱我的人着急,想来真的惭愧!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心中仍是难过的,为什么难过?我想起了谁,想起了哪些往事?窗外是黑漆漆的夜空,桌上是温暖的桔色灯光,我又在多愁善感了么?

要是先生看到他的这样一位读者,又在伤春悲秋了,他会不会带着慈爱的笑容,对我说:“你这个女娃娃呀,又是何必呢?世事本无常,离别却是平常,你要看得开,才会快乐呢。”

是的,先生,我记得您曾经说过的话啊!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4)

汉代玉剑首1

玉,石之美也;剑,冷兵器之君子也;先生,一代武林盟主是也。先生本身是没有武功的,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知识渊博的书生,一位具有政治眼光的成功儒商,一位多情痴情且又豁达的人……他的身份可谓多多,但最让人称道的,定是他以笔为剑,为我们创造出好一片武侠江山的“大侠”英名。

在这篇有点长的文章里,就让我们用“剑与玉”连接起古今,看帝王贵族与翩翩侠客似背道而驰却又相互辉映。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在我国,剑产生于商代,最初为铜制。春秋战国时期,长剑开始出现。而衬出那三尺青锋的高贵,便是这“玉剑具”了。

所谓“剑具”,实指镶嵌于剑柄与剑鞘上的装饰,而“玉剑具”自然就是以美玉所作的剑饰了。玉和剑相结合,西周时期已经出现,到了春秋战国,玉剑饰开始逐渐完善,而到了西汉,就进入了极盛时期。古人铸剑,有时不惜祭上自己的性命;而堪称艺术珍品的玉剑饰,又何尝不是匠人心血之凝成。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5)

剑饰部位说明

如上图,一般完整的一套玉剑具,分为四个部分: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zhi,去声).玉剑珌(bi,去声)。一套美玉装饰的剑,被称为“玉具剑”,其身份,贵不可言。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6)

汉代玉剑首1

先看玉剑首。最初见于西周,它位于一枚剑的剑柄端部。剑首的形状大多薄而圆,像一块完整的“璧”,异形的剑首相对较少。上图中的剑首,就是如此。汉代的剑首,比战国的略大,棱角的弧度相较柔和一些,少了战国的那种咄咄逼人之感。这枚玉剑首,可谓精美异常。玉质高华圆润,底部圆形钻芯手工痕迹明显。阴刻线的龙纹表现出它的细腻,而高浮雕的猛虎螭龙,更彰显出它的身份。在我国古代,佩剑是级别权利的象征,特别是以玉为饰的佩剑,只能相随于皇室贵族的腰间。《说文》上记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特指战事)则带剑,无事不得带剑。”剑饰自然亦有高低之分,身份普通的人所用剑饰,一般是素雅的青铜,剑柄上的缑绳有麻绳,次的还有蒯草;剑鞘大多平素无纹。身份越高,纹饰越繁复,宝石黄金直到最高级别的玉石,材质逐级上升。

举世闻名的“越王勾践剑”,便是用了蓝色琉璃与绿松石镶嵌在这枚“王者之剑”上。

说到越王,自然想到了《越女剑》。挥剑问情,情丝缠心,能斩断否?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7)

汉代玉剑首2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8)

汉代玉剑首2

此玉剑首呈现出的是另一种令人惊艳的风格。它形制椭圆,玉质钙化,狂狷与优雅并存。沁色迷人,栗黄之中朱砂隐现。四角以细腻流畅的羊首为衬,上飞一夭扬螭龙,眉目栩栩如生,张口呲齿,气势威严。一看到它,我就立马开始脑补,当年佩剑的主人当是何等的风姿摄人!

而在先生的《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中,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苗人凤,粗犷耿直的侠客,用起剑来,自然是另具风骨了。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9)

汉代玉剑格1

剑把和剑身之间的“护手”,叫“剑格”。它以铜制或其它金属材质的居多,而玉剑格很少,这也是历代藏家对它格外青睐和珍视的原因之一。

上图中的玉剑格,它的形状有点像倒三角,和田玉质,青白色,土沁自然而生动。兽面纹,有棱有角,边缘给人以锋利的感觉。饰纹规整严密,浑厚之中透着“王气”与“霸气”。它与“剑首1”是一套。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0)

汉代玉剑格2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1)

汉代玉剑格2

这枚玉剑格与“玉剑首2”也属同一套。它很是别致出众。格身上浅浮雕与高浮雕结合,螭纹环伺,雄浑且精美。剑格上部,一螭虎作拧首回望之相,与另一侧面的“S”形螭龙互衬,美仑美奂。中部的通孔,是用来置剑柄的。再看那螭龙的腿部,“游丝毛雕”工艺如此细致地展现于一枚玉剑格上,让剑格这般华贵生动,不用多讲,您已然明白了它有多难得。

在历史上,汉高祖刘邦用来“创不世之功”的,剑名“赤霄”。

先生所著《连城诀》中,狄云的连城剑法化自唐诗,磅礴大气之下却有一股儿女情愁,让人不禁为几位主角的经历添上淡淡忧伤。

受到众多读者喜爱的《天龙八部》,里面的“六脉神剑”曾引来无数艳羡吧,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以内力为“指剑”,其杀伤力和想象力都让人折服。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2)

汉代玉剑璏1

玉剑璏,位于剑鞘的中上部,可穿系在腰带上,这样就可以将佩剑固定于腰间了,它又被称作“剑鼻”。

上图的它土沁斑斑,却丝毫不掩其精致美丽。温厚润泽的玉质反衬出螭虎的威风,王室贵胄之风毕现。长方形孔,底面相对较薄,整体不是那种死板的硬,而是有恰到好处的弧度。两端向内,有勾云纹之美。

皇贵之剑,在于决断杀伐,指点江山;而侠士之剑,在于为国为民。

在先生作品中堪称“中流砥柱”的《射雕英雄传》,所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为人敬仰的“真侠士”精神。

而《白马啸西风》里,比剑更伤人的,是情。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3)

汉代玉剑璏2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4)

汉代玉剑璏2

形制有别的它,却与相应的剑首剑格浑然一体。它的玉色,经山川日月之沁,如此奇妙,寸寸都诠释着“高贵”二字。现在有人“古为今用”,将某些玉剑璏穿在腰带上作配饰,哇,真是别具风味。那种威仪风流之态,我觉得比什么“X马仕”,“XV”等等的LOGO酷帅多啦!而且,绝对的独一无二!有句话说得好:“以器为用,是最高的审美。”器物再美,放在那儿也就是放在那儿;遇见真正懂它的人,与它一起回归生活,融入生活,才会将它的美发挥到极致吧!

《鹿鼎记》是先生的封笔之作,到了这个阶段,他的写作功力已称得上是“炉火纯青”,宛如剑法,讽刺蕴于机锋之间,浑转如意。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5)

汉代玉剑珌1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6)

汉代玉剑珌1

玉剑珌,是安在剑鞘尾端的剑饰品。战国秦汉时代是它的流行期。

剑珌有直形,圆形,长方形,梯形,还有极少数的异形。

图中的玉剑珌,呈梯形。一面高浮雕螭龙,侧面雕有一只活泼矫健的小虎,周围有流畅的云气纹相托。另一面用阴刻线和浅浮雕交织兽面纹,与剑首1遥相呼应,和其它剑饰部分构成了一套玉剑饰的精品。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独孤九剑,变幻无穷,臻至化境。

《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呢?到底书生意气重了些,投入政治旋涡,与帝王抗衡,少了狠劲与霸气,其结果必然是书在前,而剑在后了。

年少第一次读小说《侠客行》,倒让我想起了李白的那首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我真是深羡作为“侠”的豪气干云和潇洒倜傥!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7)

汉代玉剑珌2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8)

汉代玉剑珌2

这枚玉剑珌,让人的目光流连再三。我脑子里居然闪现出了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这真是一枚非常罕见的异形玉珌,上部呈月牙状,下部呈梯形。一面是螭龙纹与勾云纹兼有,一面用高浮雕技法刻出一龙一凤的形象,龙凤尾部相扣,姿态夭矫腾飞,格调华美庄重。我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这套精绝如此的玉剑饰,当年是依于哪一袭寒芒之上?又为哪位所佩?!

剑饰中,有很多用兽面纹螭虎纹来体现其杀威凛凛,希望其所向披靡。剑乃兵器,而玉则内敛含蓄,它们的结合,可谓刚柔并济,是否在提醒王者与将领,征伐守卫,却莫要穷兵黩武呢?

《倚天屠龙记》中,“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碧血剑》,侠骨丹心,江湖,江山,爱恨,情仇,有谁又分得清?

《鸳鸯刀》,写的是刀,而“仁者无敌”,剑术亦何尝不是如此?所有武功,到了“无我”的境界,才真的算出神入化,真的算“圆满”了罢?

我来告诉你什么叫江湖(再见江湖)(19)

...…只听杨过叫道:“花前月下!”一招自上而下搏击,模拟冰轮横空,清光铺地的光景。小龙女单剑颤动,如鲜花招展风中,来回挥削,只晃得金轮法王眼花缭乱,浑不知她剑招将从何处攻来……杨过和小龙女修习这章剑法,数度无功,此刻身遭奇险,相互情切关心,都是不顾自身安危,先救情侣,正合上了剑法的主旨……

黄蓉在旁观战,只见小龙女晕生双颊,腼腆羞涩,杨过时时偷眼相觑,依恋回护,虽是并战强敌,却流露出男欢女悦,情深爱切的模样,不由得暗暗心惊,同时受了二人的感染,竟回想到与郭靖初恋时的情景。酒楼上一片杀伐声中,竟然蕴含着无限的柔情蜜意…… (摘自《神雕侠侣》)

纵然世间好剑无数,却唯有你在身边,才是彼此最强的守护。

有人说:“一见杨过误终生”。倘若我见到他,断然不会。欣赏是绝对,但不会爱上。能与他并肩而立的,唯有小龙女。陆无双,程英,完颜萍,公孙绿萼,郭襄……都是好姑娘,让他怜惜,却不能让他刻骨铭心。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看似“天残地缺”,却完美至极。

当爱情互成了一种信仰,真的就没有旁人什么事了。

所以,最令我们心神往之的,不是那绝世的武功秘籍,惊世的倚天长剑,快意的江湖恩仇;也不是那尘嚣的烽烟战绩,流水的帝王将相,铁打的如画江山。而是,身边有那么一个人,心意相通。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却听龙姑姑清泠温柔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这些雪花落下来,多么白,多么好看。过几天太阳出来,每一片雪花都变得无影无踪;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许许多多雪花,只不过已不是今年这些雪花罢了。”“人人都要死,那也算不了甚么。”

是的。

有情如玉,至坚至恒。

江湖已远,侠影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