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一战、二战的主要发起国,但德国的两次世界大战均被意大利坑惨了。一战爆发前,德奥意三国组成三国同盟,简称同盟国。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观望了一年,俨然一副中立国的模样,直到1915年意大利对奥宣战后倒戈加入协约国,意大利的倒戈成为一战德国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意大利为什么会在一战中倒戈加入协约国呢

1870年意大利统一,为了经济的发展,急需向外扩张,他将目标定在隔海相望的突尼斯。与此同时法国也在向突尼斯渗透,双方在突尼斯均获得铁路建造权,就在双方在突尼斯瓜分利益的时候。

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德国(意大利次次倒戈坑德国)(1)

突尼斯

1881年法国兵发突尼斯,并成功将其占领,导致突尼斯成为法国的殖民地,破坏了双方雨露均沾的利益模式,而意大利也确实拿法国没有一点办法,毕竟实力不如人,一旦开战,意大利几乎不可取胜。

这时的意大利开始迫切地寻找盟友,放眼整个欧洲也就只有德国能和法国能掰一掰手腕,加上德法本来就是世仇,所以寻找德国作为盟友是个不二的选择。然而德国已经和奥匈帝国结盟,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存在着矛盾,于是意大利不得不放弃与奥匈帝国的领土争端,与奥匈帝国和解。经过多方谈判后,于1882年5月德奥意三国签订同盟条约,即"同盟国"。在欧洲局势的演变下,1907年英法俄三国签订三国协约,即“协约国”,至此欧洲两大军事主义联盟诞生。

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德国(意大利次次倒戈坑德国)(2)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双方以此为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在爆发后宣布保持中立,观察局势的演变,这种行为让德奥气愤不已,可也无可奈何。意大利宣布中立后,双方都在不断地争取它加入自己的阵营,这时的意大利开始坐地起价,提出战争胜利后要将奥匈帝国的大片土地和巴尔干、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地区划给自己,德奥当然不同意,但协约国却接受了意大利开出的条件,意大利在协约国同意自己的条件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加入协约国,又开始观望了起来。

1914年马恩河战役爆发后,德国战败,导致德国陷入长时间的两线作战,战争的形势越来越偏向协约国,这时意大利知道该站队了,如果再不有所作为那么战争结束后连口汤都没得喝。于是在1915年初与协约国在伦敦签署秘密条约后,便向奥匈帝国宣战,意大利正式倒戈协约国。

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德国(意大利次次倒戈坑德国)(3)

马恩河战役

在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后,导致奥匈帝国不得不拿出至少一百万的兵力,来抵御意大利的入侵。在海上虽然意军封锁住了奥匈帝国的海军,但在意大利北部644公里的战线上,意军始终无法攻破奥匈帝国的军队,但也给协约国拖住了奥匈帝国的部分兵力,这时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协约国,最终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

然而这并不是意大利唯一一次倒戈,在二战中意大利同样倒戈,坑的还是德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十年过去了,希特勒抓住了时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希特勒上台后立马拉拢了,还处在经济大萧条中的意大利和日本,于是在1936年11月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也在1937年加入。在1939年5月,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1939年9月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爆发。

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德国(意大利次次倒戈坑德国)(4)

德意日三国首相

在战争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观望局势,以缺少战略物资为由暂时按兵不动。在1940年5月,德国横扫北、西欧,绕过“马其诺防线”一举攻入法国境内。意大利见状再不参战将失去瓜分胜利的果实,于是在战争爆发的9个月后,意大利对法国宣战,好不容易参战在耗费巨大伤亡的情况下,占领了没什么战略意义的非洲,在进攻希腊时,十万大军被一万驻守此地的英军打得溃不成军。

战局的逆转意大利再次倒戈

在1941年9月,德国先是入侵苏联,苏联被迫加入战争,同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美国也卷入战争。在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盟军取得关键性胜利,美国也在中途岛战役中取胜。二战的攻守形势发生了逆转。

1943年的7月盟军成功登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德意联军溃败,于同月的25日,意大利总统墨索里尼下台,巴多格里奥取而代之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成立后意大利再次两边下注,一边忽悠德国会与德国一同作战,一边与同盟国谈判。这次的意大利没了一战时筹码,轴心国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在同年的10月,盟国向它下达最后的通牒,要么投降,要么结束谈判。1943年10月13日,意大利宣布退出轴心国集团,并向德国宣战,意大利的倒戈,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德军不得不面对三线作战,1945年盟军攻入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德国(意大利次次倒戈坑德国)(5)

盟军旗帜

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让自己成为战败国,两次倒戈坑的都是德国,可谓专业坑德三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