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客炒的房价会下跌吗(别听专家聊房价了)(1)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参加个扯淡的研讨会,又听一堆所谓的大道理。其实我是真不爱去的,但这不是人家管饭嘛,还给出台费,那咱总不能为了尊严而不占便宜吧?

但这扯淡会议容易跑偏,就开始念讲稿儿的时候还行,一个个专家们都道貌岸然的,念起台词来也感情充沛,催人尿下。但只要一放下稿子就开始胡扯,张家长李家短孙家蛤蟆一只眼的,全都是道听途说的瞎卖弄。

今天也不怎么又聊到炒房上了,明显是被某中介大佬给带动的,非说北京没有炒房客了。专家们立刻兴奋得就像某种器官,稍微一拨拉就跟着站了起来,硬着脖子说北京从来也没有炒房客,因为总价高炒不动、制度完善炒不了、百姓理智不跟风……

扯淡,真想对专家们喊一嗓子,您不要脸的样子已经突破哈士奇的极限了,但你们真的见过炒房客吗?

我最早也是不信有炒房客的,也是基于这几个理由,就认为北京比海南要理性得多,不可能被炒作。但现实就是那么的被打脸呗,我入行的第一个师傅就是纯粹的炒房客,只不过当年炒的是商铺,那会儿的住宅确实是炒作的不多。之后我就信了,因为没有炒房客还不好卖房呢。

但专家们是高高在上的,根本不知道现实情况是什么,打脸也就不是一次两次了。比如前些年农业品的价格暴涨,专家们也都红口白牙的说没人炒作。结果没多久人家炒大蒜的自己站出来了,把手法过程也都披露,这回专家们没得说了。

其实只要有“社会游资”存在,那商品的炒作就是不可避免的。甭说什么几百万的房了,几千万的我都见过。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人家不敢干的。而且任何炒作品,最关键的不是资金,而是信息,赚的就是信息差的钱。

比如早期的炒房很简单,也根本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要动用多少钱,真要是都动用自己的钱那就不是炒作而是投资了。既然是炒,那讲究的就是以小博大,用杠杆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再一点,永远不要小看中国市场上的“游资”,也就是民间资本。这东西甭说在资本世界了,哪怕是在改革开放前的运动时期都一直在活动。比如我就听我奶奶说过,60年代是大家最穷的时候,那胡同里的大妈们就组“会”。说白了就是集资,由“会头”来操办,谁着急用钱了就从会头手里拿,只不过有时候要经过大妈董事会的同意,然后下月发工资了连本带息的还上。这种行为几千年来一直在民间底层存在,只是不上台面而已。

80年代温州的“抬会”之风盛行,那就是真正的非法集资了。几年闹下来,在那个年代都有动辄几十亿的规模。上网搜搜李启峰、邓斌等人,就知道当年有多疯狂了。最终温州因为各种暴雷而损失惨重,非法拘禁无数,死伤“会头”上百人。

我大概是96年见到这种集资现场的,其实就是个普通的行业协会庆典,吃饭之后有人就提出有生意可做,现场集资入股,竟然达到千万以上。那会儿吓傻了我了,这种规模可不是普通打工者能想象的。

热钱游资的特点有三个,但归根结底就一个字“快”。快速聚集,快速进入,快速了结。这才是真正的炒作,大火猛炒,没工夫慢火咕嘟,那就成乱炖了。

举个例子吧,某楼盘的位置不太好,如果没有炒作的话是根本卖不出去的。于是就找到炒房客谈条件,联手控盘。炒房客要的就一条,用最少的钱控制最多的房,这才能赚的最多。开发商要的也就是一条,只要能在短时间内以自己的价格底线卖出去就行。底线之内的差价完全归炒房客,超出的各家再分账。

房地产其实是最适合炒作的产品,首先是筹码集中,完全控制在开发商手中。其次是用不了太多的钱就能炒动,最多不超过总货值的10%。而如果是让炒房客交保证金的话,那以20%货值的10%算,才不过是2%资本就能撬动。

再一点就是这是个非常讲究概念的东西,只要你能把故事编圆了就行,反正都是远期概念,谁知道真假啊。等反应过来也都晚了,活该。当年各类商铺市场全都是这么干的,大家全是在赌。而像Soho那种就更是纯忽悠了,跟风的都是活该。

炒房客不是白给的,既然交了定金,那自然卖力的去散播谣言。而开发商更不闲着,动用一切媒体来忽悠,火葬场都能给说成是涅槃重生的风水宝地。案场售楼处里更是炒房客的主场,各种房托儿各司其职,根本不是光排个队就完了,那是最低级的小喽啰,真正的大忽悠只在关键时刻才出手配合呢。

具体的都不说了,北京现在这种事儿确实不多了。但这不是说炒房客消失了,而是开发商进步了,自己什么都懂,那在利润不高的情况下没必要让炒房客来分羹了。反正买房人怎么都是被忽悠,怎么都省不下钱来。

那新楼盘能被控盘,二手房怎么控?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这有什么难的,玩儿的就是信息差,只要买房人得不到准确信息不就得了。

举个例子吧,某个小区门口有个中介,在这里深耕多年,能做到完全垄断交易。怎么垄断?跟物业关系好,除了自己人,其他的中介根本就不让进小区。说出来还理直气壮,这是为了业主们的安全,所以必须指定中介。

那既然垄断了就好办了呗,先跟业主商量个价格,比如市场价10万就10万,但超出部分咱俩分,你给我返钱。这种情况都是明说的,根本不怕业主反悔。因为如果你不答应条件,那不仅没人来看房,就算是成交了也办不了物业的手续,至少是别想痛痛快快的办了,有的是各种合法折腾你的招儿。

别以为这种情况不存在,告诉你,在前些年,哪个小区不盘踞一堆混混儿啊,甭说租房卖房了,连沙子水泥都是垄断的。你可以不服,但真的惹不起这麻烦。好歹人家赚钱也不多,稀里糊涂的也就忍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中介干的了,他们在某个小区周边连开三五家门店,铁桶合围,甭管进哪家店都是人家的地盘儿。这比几家店联手的威力大多了,垄断中的“卡特尔”组织是不能跟“托拉斯”相比的,一家独大才是真正的垄断。

为什么要开这么多店,不一定是成交量大,而是要用一单的生意赚出三单的钱来。比如你想卖房,肯定得找个门店多的呗,意味着人家的客户多,成交快。于是人家拿出独家代理的合同了,告诉你市价10万,我帮你卖出11万来,就问你签不签吧?

肯定签呗,反正自己也没损失。但真等你签了那就没准了,如果真的是大中介还好说,讲信誉不玩儿虚的,真的按这个价格给你来聚焦带客。人家赚的就是合法的中介费,双方共赢,倒霉的是买房人。

那就这么几家店的区域性中介呢,真没谱儿,生意好的话也会按规矩办事,生意不好就随机应变吧。各种挣钱的道儿都有,反正都是你想不到的。

当然,人家中介也不是什么小区都这么玩儿,成本受不了。得是真有炒作题材,且容易被垄断的小区或板块才行。比如学校和公园,这是最好的题材,有一说八,不怕你不信,就怕你不来。只要来了就很可能被忽悠,反正周边这几家店都是一伙儿的,关上门打起来你跑不了。

再有一种控盘是业主操作的,这就太难成功了,南方的案例居多,北方很少,光听说传奇故事了没见过。

最狠的一种炒房客,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狠,那就是“杀猪盘”。

你想炒房发财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请加入我们的圈子,从资格、选筹到贷款一切都帮你搞定,不信可以和圈子里的诸位大佬交流。互相之间你们也可以串串盘,沟通资源嘛,有钱大家赚,别不好意思。

但你如果好意思了,人家可就对你说不好意思了,赚钱的时候一切都好,风险一来你就是接盘侠。这事儿太多太多了,当然北京不多,基本都是在二三线城市,什么重庆武汉杭州乃至深圳,都有这种“众筹”炒房的团队在运作,谁被坑了谁知道。

当然,所有的炒作都是顺势而为,逆势的不能说没有,太费劲犯不上。而且中国又不是只有一种可炒的,连猪油大葱都能炒,其他的就更不在话下了。借着行情启动的时候推波助澜,把本来应该涨5%的推到10%甚至20%。

看上去不多,但别忘了人家有杠杆啊,或者多来几轮操作不就行了。阿里的蚂蚁为什么上市给叫停啊,50倍的杠杆,赚2%就相当于100%的利润,还要什么自行车?

总之吧,甭听专家说的什么没有炒房客,那是行情不好的时候没有炒房客,都拿着钱等着呢。一旦有机会,资本立刻蠢蠢欲动,只要有足够的利润,各种损招儿都想得出来。这玩意儿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事儿,发现漏洞了就补上,只能是让炒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但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来去如风的热钱游资,根本防不住。

最后说一句,普通人别参与炒房,尤其是别跟什么机构合伙。人家既不缺钱也不缺资源,凭什么跟你合伙帮你发财啊?找你合伙就是做个“对冲”,抵抗风险的工具人而已。赚了钱一切都好,只要赔了就全是你自己扛着,在这种每一把都梭哈的赌局上,肯定是久赌无胜家,只有抽头儿的能赢。

仅供参考。

有房产相关问题,关注“章哥说买房”公众号,点击“免费咨询”私信提问即可。,